稅收是一個國家的根本,也是國家經濟體系的基礎。我國的現行稅制還存在許許多多的問題,不僅給國有企業的改革中的涉稅問題難以形成必要的稅收約束作用,又會阻礙到國有企業深化改革的進程。本文從稅收對國企改革的主要影響出發.對國企改革中的一些稅收問題進行了探析。
在我國,在公有制經濟中,國有企業是國家經濟的基礎及支柱。國企改革就是要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并從國企內部進行相應的制度創新,對產權科學合理地進行界定,同時從企業外部創造出一個公平而又充滿效率的激烈競爭環境。稅收擁有比較特殊的地位,能發揮出不一樣的功能,在宏觀上對國有企業的外部環境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力,在我國的市場經濟背景下,國企與政府間必須要依靠稅收制度對產權關系進行規范,而兩者的分配關系同樣需要由稅收關系來體現。
一、稅收對國企改革的主要影響
隨著國有企業的改革不斷深入,稅收也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國企改革突出了稅收的調節經濟以及配置資源的相關作用。因此,我們必須對稅收這一經濟杠桿的重要性充分認識,并合理利用,推動國企改革深入,并建立健全國企中的現代企業制度。稅收對國企改革的主要影響有:①政企實現分開后,兩者之間的關系一般靠稅收關系來體現。稅收成為了聯系政企的一條十分重要的紐帶,而政府一般都利用稅收手段來對企業的相關生產經營活動進行影響;②稅務部門在執法過程中必須堅持嚴格的態度,按照相關規定征收,從而給企業競爭提供公平的平臺及外部環境等;③國家往往需要依靠稅收來作為重要杠桿實現宏觀調控,并通過稅收的調節及監督活動來對企業的各種經濟活動進行規范;④稅收能夠充分體現政府的相關產業政策,從而優化配置資源,引導企業對產品及產業的結構進行調整,從而適應如今的市場競爭形勢;同時對于企業兼并也要鼓勵并予以適當的支持,并規范企業破產,實施減員增效,并建立再就業工程,從而促進企業競爭機制形成優勝劣汰的規則;⑤建立并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并以稅收的形式來規范并保障該體系。很明顯,稅制得到優化,以及稅收征管體制得到規范,將會對國企改革帶來十分積極的推動作用,并發揮出規范效應。
二、國企改革中的有關稅收問題
(一)稅制問題
我國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就已經基本上建立了能夠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互適應的稅收制度,從而有效保障了國家財政收入的穩定,并規范市場稅收關系,為依法治稅的進一步加強提供了強有力的制度保障。然而,國企改革正不斷深入,而市場經濟也在飛速發展,因此我國的現行稅制的不足就逐漸顯現出來了,并在某些方面甚至對國有企業深化改革造成制約。
1.稅制結構仍不夠完善。我國雖然已經建立流轉與所得兩稅并行的一套擁有基本架構的復合主體稅制,然而在進行具體的實踐操作時,流轉稅所占的比重往往會過高,其中僅增值稅就達到了稅收總收入的半數,對雙主體稅制結構形成造成嚴重影響。
2.增值稅制的弊端。最終向消費者轉移征收的增值稅,對國內消費者需求量的增長會造成抑制作用,進而導致消費者個人在稅收上的負擔,引發消費和投資被排擠,國有企業的經營收入也會因此而受到不良影響,出現下降。
3.所得稅制不夠統一及規范。目前我國的所得稅制度,讓國有企業在改制中加劇了地方與中央以及地方與地方之間的相關利益沖突,進而對國有企業的深化改革造成掣肘。
(二)稅收政策問題
從整體上來看,我國的很多稅收優惠政策都存在不同程度上的過度運用,又沒有相應必要的規范,這不僅導致企業在競爭中不公平,同時也在某種程度上容易導致地方保護主義盛行以及市場封鎖現象,因而阻礙了統一市場的形成。此外我國的稅收政策還存在著覆蓋面積較小的問題,調控力度相對不足。
(三)稅收征管問題
1.由于企業破產而導致的稅源減少。企業在破產以后,就難以避免地會導致稅源在一段時間內不足。而隨著企業破產越來越大,無疑會對稅源產生重大影響,進而使稅收收入難度增加。因此,稅源基礎管理的加強已經勢在必行。
2.企業停產導致欠稅回收難。首先由于企業大部分帳面資產都比較高,而現實中其有效資產往往會有所不足,因而對欠稅無力償還;其次,國有企業的有效資產中很大一部分已因為貸款而抵押給銀行,因而無力償還;最后,停產企業難以啟動再生產,造成欠稅償還基本無望。除此以外,由于大多數的破產企業需要支付大量的職工安置費用以及破產清算費用,因而沒有能力去清償欠稅。
3.納稅主體的問題。企業進行改制以后,其所有制便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因而納稅主體也由過去的單一主體轉變為如今的混合主體。這種不一致的納稅主體,也讓稅務部門難以精確掌握納稅戶的具體增減變化情況。
三、結語
綜上所述,由于稅收會在多方面對國有企業改革造成重大影響,因此格外需要注意國有企業深化改革過程中的有關稅收問題,這些問題主要集中在稅制、稅收政策以及稅收征管等方面。只有清楚了這些問題,我們才能采取相應的措施予以有效解決,并最終促進國有企業改革成功,推動國民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