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樓產品是個性化需求的產品,影樓行業的高利潤和廣闊發展前景。造就了眾多大、中、小影樓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影樓后期制作企業也得到空前的發展。隨著競爭的日益激烈,影樓行業的利潤空間不再豐厚,為了使企業立于不敗之地,除了價格優惠、服務貼心、產品個性化、品種多樣化外,后期制作產品質量是否穩定、如何降低產品成本是影樓業盈利的另一個支點。
一、影樓后期制作行業的現狀
1.依托影樓業,規模較小,以產品制作為主,很少直接面對消費者接單。影樓后期制作企業大部分屬于小型企業,規模不大,人數在100左右,資金投入、進入門坎相對較低,主要為各影樓提供產品制作,不直接面對消費者服務,鮮為眾人所知,是影樓企業的產品供應商或代理加工廠,很少多元化經營。
2.迎合影樓個性化產品服務,生產研發疲于奔命。
(1)產品更新換代頻繁,是消費者個性化需求和每個影樓企業產品的差異需要。為了謀求生存與發展,也為了引領消費潮流,影樓企業常常更換新品以吸引客戶,作為影樓企業服務商的影樓后期制作企業,不得不投入更多的成本和精力,培養和引進具有市場敏感和研發能力的團隊,對影樓的新品進行不斷嘗試和研發,每半年就根據市場需求推出新品,以滿足影樓企業的需求。
(2)訂單產品多樣化和唯一性,生產產品品種繁多。影樓后期制作企業每天從影樓所接到消費者訂單多達上百份,每份訂單要求制作3—5種產品,每件產品內容完全不同,制作要求差異很大,導致產品生產不可能批量化。訂單產品多樣化與唯一性并存,使后期制作企業每天生產產品的種類和數量或多或少,同一天生產的產品種類達到十幾類甚至上百種。
(3)制作周期長,生產跟單難度大。每一份訂單從攝影檔案的接收到實物產品的生產完工出貨,經過漫長的14個工作環節,如下圖所示:
由于工期長,生產每一工序后需要等待干燥成型后才能往流入下工序生產,加急產品也需要一個星期時間,每件產品生產存放在哪個部門哪個環節,也是生產排單和跟單人員跟蹤的難點。
(4)產品手工制作為主,產量不高,效率低下。由于影樓產品屬于具有“精品”特征,都需要人手的細心制作完成,后期制作企業在沒有設備可替代的情況下,只能大量使用人工進行生產,產量很低,人均月產量不到2萬元,效率低,返工率高。
3.信息收集及反饋過程繁雜,客服跟單難度大,客戶投訴率高。由于影樓接收客戶訂單時以手工信息填寫為主,許多客戶填寫不規范,后期制作企業的客服人員在收集訂單信息時需要一一核實,以確保生產下單的準確性,于是出現了影樓、客戶、后期制作企業間的信息來回反饋,使得部份訂單接單到生產完工超過半年以上。這種情形的產生,如果客服人員的工作責任心不強或出現人員流動,加之新客服人員的不了解情況和應變能力差,訂單信息就可能流失,產生訂單滯留,客戶的投訴也相應增加。根據統計,該行業的客戶投訴率高達10%。
二、困擾影樓后期制作企業產品生產成本核算相關問題
1.產品生產時間碎片化,工藝間隔時間無規律,生產周期不固定。以某一影樓后期制作企業為例,產品的生產周期長,從接收客戶的訂單到交貨,通常用一兩個月,最長半年以上。為了完成一個客戶制作兩本相冊、兩張畫像、一個掛簾的訂單,最少經歷14個工藝流程,盡管每個工藝只需要很少的時間制作,但每個工藝完成后需要烘干或自然冷卻成型,每個工藝走走停停,因此無法批量生產,通常至少要一個月才能全部完工出庫。加之不同產品完成時間不同,也給倉庫保存管理帶來了難度。
2、材料無法按訂單或標準定額領用,材料成本損耗率高。由于影樓企業的生產原料涉及種類多,需要按客戶產品的規格要求切割、裁剪和領用,這些材料從倉庫領用到使用完成,也許要用幾個月的時間,增加了成本計算和庫存的盤點的難度,材料裁剪的損耗和自然消耗過大,產品材料成本核算無法定額或標準化計算。有數據顯示,該行業的材料成本損耗率高達30%。
3.產品生產以手工為主,人工占成本比50%以上。每一件產品都經過多種工藝制作,以手工制作為主,堪稱為“手工藝品”。手藝熟練的員工速度快良品率高,新人行的員工需要3—5個月時間老師傅培訓才能上手,行業專業人士較少,熟練老員工如何留住和培養熟練人工,是企業成本控制的焦點,也成了行業內的越來越重視的人力資源問題。
4.訂單陸續投入生產,產品陸續完工,新舊訂單交錯進行,人工及制造成本的攤銷難度大。接收訂單后,每天至少從數碼部(第一個生產工藝)投入生產的訂單幾十份,但由于每個訂單生產產品的復雜度和數量無法統一,每個訂單在生產過程所花費的時間不一樣,單個訂單在生產線停留時間最少一星期,最多兩三個月(由于返工或客戶確認時間過長),很難準確的進行人工成本和制造費用的歸集和分配,每件產品承擔的人工成本和制造費用攤銷不能用常規的方法進行。
5.單件產品分攤的廢品損失較高。從分檢開始,每個的產品生產過程都要求時刻核對原圖要求,否則制作過程中圖片會常常出現張冠李戴的現象。手工藝產品的制作過程的手法不熟練,溫度、濕度控制不合理,都會造成制作過程的廢品率和返工率極高,保質期內返修和重做率也居高不下。種種返工結果,延誤了出貨時間,增加了單位產品的生產成本。
三、對影樓產品成本核算的建議分析
1.每月末盤點完工產品和半成品的數量,做好完工產品和在制品成本計算工作。由于后期制作企業見單生產(每訂單生產唯一產品),很難象批量生產企業那樣事先制訂生產計劃并提前做好生產準備,只有冊心部可以儲備少量空白冊心,其它部門都只能見單制作,當月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的統計工作特別重要。
2、采用分類法計算產品成本,按不同工藝、規格分類,計算各類產品的成本。
(1)采用定額消耗量加成法核算材料成本。
為了使產品生產按標準執行,財務部協同生產部、研發部進行生產工藝標準產品物料清單的收集工作,制訂出每件產品的標準生產用量和工時用量,建立產品標準成本物料清單,再根據實際生產過程中開料損耗增加20%-30%的材料成本。培訓生產部的員工使之有標準成本的理念,按標準統計生產領料,減少材料的浪費,這樣即使產品的生產無法批量或大量生產,但每件產品的生產有了標準的材料用量和生產時間的統計,為推行標準成本加成法做好充分的準備。
(2)板材、布料、棒材等大件材料使用切割核算法處理。考慮到產品的不規則性,和非批量同規格生產,減少領退庫的繁鎖,后期制作企業常整卷布料皮料、大規格木板、整條相框等領料出庫,并按產品的需要進行切割后進一步加工生產。為了相對準確的核算材料成本,要求按材料的批別填制材料切割核算單,核算出材料實際消耗量和脫離定額差異,計算出當月材料約當生產成本。
(3)人工費用的分配根據不同工藝采用不同的方法。如前所述,人工費用是影樓后期制作的主要成本,占成本總數的50%以上,所以人工的分配方法的使用尤其重要。數碼部采用計時加計件工資核算,以數碼部工資總額除以當月生產數量,計算出每月處理的相片單位成本,生產部采用計時工資核算,工資總額與每月員工出勤小時數相除,計算出小時單位成本。統計出每月完工產品的各類產品數量,根據使用數量定額和時間定額標準,歸集和分配人工成本。
3、利用會計電算軟件和方法進行標準成本計算。
從婚紗攝影到婚慶業發展已經形成一個產業鏈條,處于產業鏈上婚慶服務、婚紗攝影、婚禮用品、婚慶產品為代表的婚慶產業鏈逐漸形成,新婚人群對婚禮消費的需求從簡單的溫飽型要求逐步發展為、多樣化的特點。現在經營的大多是一體成型相冊,一體成型相冊是不可替代的,是影樓今后必走的路線,因為大多的消費者是年輕人,他們追求新鮮感,喜歡亮麗的,如水晶相冊,更多的是寫真的味道。但每項產業不能陳舊不變,面對這種轉變,我們就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隨時準備迎合市場的需求。一體相冊做得很火,很賺錢,那我們就讓它多樣化,能出產量,這樣才可能持續發展。在市場競爭激烈、后期的樣式要全、數據更新要快、的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本著人無我有、人有我精,產品穩定、提高競爭力的觀念,持續發展,長期走下去。
此外,還可以根據每種產品的生產工時和規格,制訂分配系數進行制造費用的分配;還可以按重要性原則將當月領用的輔助材料一次性分攤到完工成品;還可以對本月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采用在產品只承擔材料費用的方法核算。
總之,從經濟、發展、未來規劃等方面考慮,面對影樓產業不斷優化與升級,后期制作企業的財會工作要求更細致,影樓企業要加大對財會人員的投入,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吸引具有專業水平的財會人員到企業就業與服務,為企業的發展做好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