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想要提高研發效率,就要找到影響研發效率的因素。本文對中國資源型產業研發效率的影響因素展開了定量和定性的分析。經過研究得到各種影響因素對研發效率的作用。
關鍵詞:研發;效率;資源
借鑒 Battese 和 Coelli(1995) 以及 Zhang 等人(2003) 的模型設定方法, 本文的隨機前沿生產函數模型構建如下:
這其中,下標i和t分別表示行業和時間。Y、L和K分別表示研發產出、研發人員投入和研發資本投入。和分別代表研發人員投入和研發資本的產出彈性。表示待估常數項。代表方程的隨機誤差項,具有復合結構。其中指經濟系統不可控因素沖擊的噪聲誤差, 假定其服從正態分布N(0,),且獨立于。為非負隨機變量,考察研發活動中的技術無效率,假定其服從截尾正態分布N(Mit,)。則表示行業i在t時期研發活動的技術效率,Mit越大表明技術效率越低,也即技術無效率程度越高,意味著投入等量的研發資本和研發人員能夠獲得的研發產出越少。結合理論分析,參考前人研究成果,本文重點考察市場競爭程度、幾個重要因素對研發活動技術效率的影響,則無效率函數模型設定如下:
其中,為待定常數項。t表示時間趨勢,表示研發活動技術效率變化的時間趨勢系數,符號為正,符號為負表示技術效率遞增。-分別表示各種資本占比、企業規模、資本密集度、資產負債率、利潤率、資源狀況等影響因素對研發活動技術效率的影響系數。Wit是回歸方程的隨機誤差項,假定服從正態分布N(0,)。
判斷上述模型設定是否合理,可以考察方程(1)隨機誤差項中技術無效的比重, 也就是考察式
中γ的大小。當γ接近于0時,表明實際研發產出與可能最大研發產出的差距主要來自于不可控因素造成的噪聲誤差,γ越趨近于1,越能說明前沿生產函數的誤差主要源于隨機變量。
本文根據2005年至2011年的數據,進行了隨機前沿分析。通過運行Frontier4.1軟件得到了運算結果,主要的結果數據如下:
在這里,本文發現這里的gamma值傾向于0而不是傾向于1,表明模型的適用性不好。經過比對分析和研究,本文認為可能的原因在于2011的數據,具有不同特性,不宜和2005-2010的數據放在一起分析。2011年的數據全部為個資源型產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研發及研發影響因素數據,不同于之前的大中型工業企業數據。雖然之前文本也將企業規??紤]在影響因素之中,但是有可能二者還有其他更多其他方面的差異。因此,本文將2011年數據剔除,再次進行運算,得到主要結果如下:
可以看到,gamma值雖沒有很接近1,但情況已好很多。并且,似然比檢驗值即LR檢驗值顯著,說明隨機誤差項有比較明顯的復合結構。
從t檢測值上可以看到,delta7、delta8和delta9在5%的水平上顯著,其他不顯著。平均技術效率為0.677。
delta7、delta8和delta9對應的影響因素為企業規模、資本密集度、資產負債率,其中企業規模和資產負債率和研發效率呈反向關系,資本密集度和研發效率呈正向關系。
參考文獻:
[1] Coelli T J, Rao D P, Christopher J. O’Donnell, et al. AN INTRODUCTION TO EFFICIENCY and PRODUCTIVITY ANALYSIS[M]. 2. New York: Springer, 2005.
[2] Aigner, D. J., Lovell, C.A.K., and Schmidt, P. Formulation and Estimation of Stochastic Frontier Production Function Models[J]. Journal of Econometrics, 1977, (6).
[3] 朱有為,徐康寧. 中國高技術產業研發效率的實證研究[J]. 中國工業經濟,2006,(11):38-45.
[4] 馮根福,劉軍虎,徐志霖. 中國工業部門研發效率及其影響因素實證分析[J]. 中國工業經濟,2006,(11):46-51.
[5] 張倩肖,馮根福. 我國地區間用于科技發展的研發績效評估與比較[J]. 財貿經濟,2006,(11):46-5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