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企業的不斷發展壯大,企業的財務管理對企業的發展也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企業的財務管理在發展的過程仍存在著會計信息的不真實性,資金管理的混亂、財務管理系統不完善,盲目投資等問題,因此,企業應加強財務管理意識,明確企業的產權關系,提高企業領導和財務人員的知識和素質,完善財務管理系統,提高會計分析決策能力。為管理者提供所需的會計信息,更好地實現其參與管理、決策的職能大有幫助。
關鍵詞:企業財務管理;問題;改進措施
企業財務管理是企業生產經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貫穿于企業經營管理的整個過程。目前我國企業正處于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競爭激烈,為了企業未來自身的生存和發展,必須搞好生產經營和財務管理工作,規避風險,以取得最佳的經濟效益,加快提升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是提高企業應對復雜形勢的能力,實現平穩較快發展的需要,也是加快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之一,因此,企業應加強財務管理。
一、企業財務管理的概念
企業財務管理是指在國家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指導下,根據國民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和企業對資金管理的要求,有組織的對企業財務活動及財務關系所進行的一項管理工作,是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企業里,一切涉及資金活動的業務,都屬于財務管理的范圍,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目的是控制成本,節約開支、減少浪費、降低費用,使企業資金發揮出最大的效用。
二、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財務管理會計信息不真實,不能反映企業真實狀況。有些企業財務管理意識薄弱、觀念落后、管理方法陳舊,沒有充分認識到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必須加強財務管理的重要意義。存在著會計信息造假現象,企業為了能夠偷稅漏稅,企業財務人員做假賬、出具虛假財務報表。稅務部門在對企業進行所得稅查賬時,往往會發現很多企業的收入、費用、利潤不真實,有的企業為了少交稅,多列費用和成本,有的企業為應付上級部門的檢查或為了獲得銀行貸款,多列收入,多做利潤,影響企業現狀的真實性。部分企業會計賬目不清,信息失真,財務管理混亂,造成企業虛盈實虧或虛空實盈等,不能反映出企業的真實狀況。
(二)財務管理人員素質較低,管理觀念陳舊。目前很多企業的財務管理與會計不分,沒有專職的財務管理人員,財務管理的職能由會計人員或企業主管人員兼職,導致內部管理混亂,責任不明確。有的企業財務人員沒有經過專門化,系統化的知識教育,不是專業的財務管理人員,文化水平較低,有關知識缺乏,知識掌握的不全面,不能熟練的掌握財務會計制度和核算程序、規則和方法,不學習新的制度和準則,按老辦法進行財務管理已不適用現代企業的發展,有的被動參與管理,缺乏職業道德,有時領導為了自身的利益,故意違反財經紀律,慫恿會計人員做假賬,過分干預財務人員的工作。因財務水平較低,不能對企業的長期發展做出規劃和提出建議。
(三)缺乏明確的產業發展方向,盲目投資。企業片面追求熱門產業,不顧客觀條件和自身能力,對國家產業扶持政策不了解,不考慮國家宏觀調控對企業發展的影響,盲目投資,對項目的投資規模、資金結構、建設周期以及資金來源等缺乏科學的籌劃與部署,對項目建設和經營過程中將要發生的現金流量缺乏可靠的預測。一旦國家加大宏觀調控力度,收緊銀行信貸,使得建設資金不能如期到位,企業就面臨進退兩難的境地,甚至造成巨大損失,近幾年來許多企業所投資的鋼鐵、煤炭、房地產等項目由于資金困難而夭折,不僅企業自己為此付出慘重的代價,也浪費了國家資源。
(四)管理基礎薄弱,未制定財務管理制度或財務管理度未有效執行。大多數企業管理模式為所有權與經營權于一身,使得企業在決策和經營管理方面帶有很大的主觀隨意性,缺乏一套比較規范的具有可操作性財務控制方法。一是對現金管理不嚴,造成資金閑置或不足,有些中小企業認為現金越多越好,造成現金閑置,喪失增值機會;有的因資金使用缺少機會安排,過量購置不動產,造成資金流動性差,陷入財務困境。二是中小企業存貨固定資產控制薄弱,造成資金呆滯,在存貨管理上,沒有制定存貨管理辦法,對原材料、半成品、固定資產等管理不到位,年末不對資產進行盤點,財務管理職責不明確,出了問題無人追究,資產浪費嚴重。有效的財務管理能使企業的資金實時的得到最大的效用,不致于資金閑置或資金鏈斷裂,導致企業發展受阻。
中小企業存在著財務管理方面的問題,會影響企業的經濟效益,影響企業的經營和發展,有效的財務管理能使企業持續長久發展,為企業創造出超額經濟效益。
三、中小企業財務管理改進措施
(一)加強財會隊伍建設,提高財務管理人員及會計人員素質。提高財務管理效果加強財務管理及會計職業道德教育,會計職業道德是規范會計行為的基礎,加強學習財務管理有關法規及會計有關職業道德教育,選擇專業的財務管理人員和會計人員,按照招聘程序招聘財務人員。財務管理人員和會計人員自身嚴格要求做到誠實、正直、高素質等,按國家相關規章制度進行財務核算。更新財務管理觀念,不再為了逃避稅收或者達到某種目的而歪曲會計信息,應以不斷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實現企業價值的最大化為目標進行財務管理。
(二)加強企業資金、投資管理,加強資產管理。提高資金的營運效率,形成合理的資金結構,確定合理的負債比率,使資金應用得到最佳的效果。在改善資金結構的同時要維持一定的付現能力,以保證日常資金運用的周轉靈活,預防市場波動和貸款困難的制約,確定最佳的現金持有量。一般來說,流動性強的資產收益低,這就意味著企業應盡可能的減少閑置資金,避免資金閑置帶來的損失。當企業實際的現金余額大于最佳的現金持有量時,可采用償還債務,投資有價證券等策略來調節實際現金余額,反之,當實際現金余額小于最佳現金持有量時,可以用短期籌資來調節現金余額。當企業有充足現金,有合適的投資項目時,企業也可進行投資,擴大再生產,但要對投資進行充分的論證和研究。加強對資產的管理,期末對固定資產和存貨進行清查盤點,做到賬實相符,以減少企業資產的流失和毀損。
(三)企業應當建立財務決策制度,建立內部控制制度,并使之有效運行。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通過股東大會、董事會審議或者聽取職工、相關組織意見的財務事項,依照其規定執行。企業應當建立財務風險管理制度,明確經營者、投資者及其他相關人員的管理權限和責任,按照風險與收益均衡、不相容職務分離等原則,控制財務風險。企業的財務管理實行統一核算、統一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在企業按照本制度規定對企業財務工作統一管理、統一指導的基礎上,財務管理體系中各層級、各崗位按照相應的職責和權限履行財務管理職責,承擔相應的責任。要建立內部稽核監督制度要防范會計核算工作中的差錯和有關人員舞弊,堅持對經濟業務發生前審核批準,經濟業務發生辦理中的審核和經濟事項后會計稽核。
(四)完善財務管理體系,實施會計電算化管理。加強會計信息系統的安全性、保密性財務上的數據是企業最保密的商業機密。也關系著一個企業的生存和倒閉,因此,一定要做到企業的財務信息安全、保密。要做到:一、對財務系統進行防火墻安全,加強財務系統嚴格管理,設置安全防護。二、實施必要的內部控制,防止財務管理人員和會計人員在信息系統管理中惡意破壞,造成財務信息的外漏和流失,給企業帶來損失。三、加強數據的保密與保護。財務系統可設置登陸密碼,在進入每一步都可設置一些問題進行或者選擇指紋認證比較安全,實行崗位專人專職授權操作,避免會計信息泄露風險。
綜上所述,加強企業管理是企業長期發展中一直面臨的問題,有效的企業財務管理能使企業提高資金利用率,提高經濟效益,提高資產使用效率。所以企業應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財務管理制度,并有效執行,完善企業財務管理,提高財務管理意識,對財務管理中發現的問題應及時糾正,充分認識財務管理在企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長久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