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在對一些高校的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建設進行了深入調查的基礎上,結合我校的實際,提出了在高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建設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
黨的十八大以來,“大眾創新、萬眾創業”已成為國家的一項重要發展戰略。高等院校作為實施“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發展戰略的重要陣地,在學校內部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意義重大,這也是培養新世紀創新創業人才的一項重要舉措。
為了更好地在高校實施創新創業教育,2016年5月份國務院辦公廳發布文件《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教育部門要把創新創業教育質量作為衡量辦學水平、考核領導班子的重要指標,納入高校教育教學評估指標體系和學科評估指標體系,引入第三方評估。把創新創業教育相關情況列入本科、高職高專、研究生教學質量年度報告和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重點內容,接受社會監督。
我國 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建設起步比較晚,但發展非常迅速。例如影響力非常大的“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和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1999年,由共青團中央、中國科協、全國學聯主辦,清華大學承辦的首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成功舉行。當時,參加的學校總數為52所。經過多年的發展,目前“挑戰杯”的參與的范圍不僅局限在我國大陸和港澳臺地區,還包括國外的一些知名高校。每次比賽都吸引了大量的投資人和企業家的關注,有些技術含量很高項目成功實現了孵化。
為了更好地在高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建設符合人才培養目標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我國的學者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討。例如華中科技大學教務處許曉東教授認為:建設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必須多渠道,重視學生的實踐教學,改變單一的課堂教學模式,建立包括校外實習實踐基地,企業贊助舉辦科技創新競賽等多種形式的課程教育體系。上海大學張昊民教授認為:創業教育應尊重學校的定位,與專業教育相結合,構建“一體兩翼”創業教育生態系統,以高校、政府與社會三方協調聯動來合理安排大學創業教育課程體系。
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建設主要涉及以下五個問題:課程體系目標是什么?如何選擇課程內容?如何整合這些課程資源?課程體系的總體設計應該遵循什么樣的規律或原則?要采用哪些有效的策略來實施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等。
一、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的主要內容
一般來說: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主要包括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兩部分,其中理論教學主要為學生講授創新創業的基本理論知識要點,這也是高校通常的做法。
根據我們的市場調查,目前 高校主要的核心課程主要包括《大學生創業基礎》、《大學生創業導論》等。
實踐教學主要包括“挑戰杯”創新創業計劃競賽、創業實戰模擬、電子商務模擬大賽、創新創業論壇等,通過創業實踐教學,旨在培養學生創新創業實際運用能力,實踐教學要以要以項目、活動為引導,教學與實踐相結合,有針對性地加強對學生創新創業過程的輔導。隨著我國創新創業教育的進一步開展,我國的創新創業教育將更加重視大學生創新創業實戰能力的培養。
二、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建設的途徑
為了更好地在高等院校普及創新產業教育,我們可以采取以下的途徑。
(一)開設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開設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是普及創新創業教育的首要途徑,各地均出臺相應文件,要求各高校需要開設創新創業教育課程。例如:湖北省出臺了鄂政辦發[2016]24號文件,該文件明確要求:2016年起,全省高校要面向全體學生開設通識性創新創業公共課程和創新創業實踐活動課程,創新創業必修課程不低于3學分(或不低于48學時)。為此,長江大學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重點做好了以下工作:
1.開設創新創業教育必修課。必修課是所有在校生都要掌握的課程,從實踐上來看,必修課一般都屬于比較通俗的介紹類型的課程,常見的有《大學生創業基礎》、《大學生創業指導》等。
2.開設通識性創新創業公共選修課程。公共選修課程一般是指學生可根據自己的條件、興趣加以選擇的課程,一般情況下,創新創業課程主要包括創業意識課、創業能力課和創業實踐課。
(二)強化師資隊伍建設,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創業導師隊伍。要做好創新創業工作,必須要有一支高水平的創業導師隊伍,和大多數高校一樣,我們的創業導師隊伍主要包括自己培養和外聘兩種途徑。為了更好培養自己專門的創業導師,我們在全校范圍內進行公開選拔,選擇了一批具有實戰經驗,熱心于創業教育的導師。這些導師來自于不同的專業,他們經常在一起交流和學習,是我校順利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可靠保證。
此外,我們還聘請一些優秀的商界人士、企業精英、大學畢業校友來幫助我們不斷提高創新創業教育質量,幫助我們在制定教學計劃時,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建議和措施。同時這些外聘的導師能幫助我們開展創新創業講堂,幫助我們建立創業孵化和培訓基地。例如,我們曾經聘請了以為創業導師,我們安排了大量的對創業感興趣的學生進入他們的企業進行學習,學生收獲到了大量的知識,效果很好。
此外,我們在建立好導師庫后,一定要給導師繼續培訓和深造的機會,例如,我們鼓勵校內創業導師每年進入企業進行學習或參加各種經驗交流會,通過學習和培訓,校內導師的綜合能力得到了提高,也為更好服務學生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豐富創新創業第二課堂活動。目前高校常見的創新創業實踐活動主要有挑戰杯、教育部“互聯網+”等比賽,這兩個比賽覆蓋面廣,影響力大,受到各高校的高度重視。但相對來說,這兩個比賽難度比較大,影響學生的參與面。因此,我們建議還舉行以下兩類學校創新創業實踐活動的比賽,根據我們的實踐經驗,這種比賽非常容易得到社會的支持,對學生的鍛煉意義大,且不會產生額外的費用。
當然,各高校實際情況并不一致,所處的地方經濟環境存在差異,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做法也應該有所區別,這才符合社會對各種人才的需要。只要我們能夠上下一心,通力合作,保持與地方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密切聯系,辦出自己的特色,我們就一定會為社會培養出更多的創新創業人才。
參考文獻:
[1]徐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背景下我國高校創業教育問題及對策研究[J]. 對外經貿. 2016(05).
[2] 鄂爽,趙丹,張志,喬輝. 湖北省高校創業教育路徑探究[J]. 科技創業月刊. 2016(11).
本項目為長江大學2015年校教研項目(編號:JY2015048,項目名稱:地方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建設研究)的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