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組合作學習是促進學生通過交流聯動進行主動學習的有效舉措,也是培養學生探究意識和創新精神的重要手段。這將是新課程所要求的長遠目標。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我們要努力探索,堅持不懈,努力使這種教學形式朝著更完善更有效的方向發展。本文將主要討論初中地理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初中地理;小組合作學習;有效策略
小組合作學習是目前許多國家普遍采用的富有創意和實效的教學理論和方法,是當代最重要的教學理念和策略之一。同時小組合作學習作為一種風靡全球的教育理論和教育策略,近年來在我國受到了廣泛關注。新時期,對于初中階段地理學科教育教學,我們要重視合作學習的有效開展。在教學過程中,充分認識合作學習的重要意義,合理的、科學的構建合作小組,以及適當選取合作問題,加以合理指導,從而真正的促進初中地理優質合作教學的有效開展。下面,筆者結合教學實踐,對地理教學中如何指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作簡要的論述。
一、初中地理小組合作學習的重要性
俗話說得好,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一句句古語告訴我們合作的重要性。為此,對于初中階段地理學科教育教學,作為教師的我們要對于合作學習模式的開展引起足夠的重視。首先,我們應該正確認識小組合作教學開展的重要意義。小組合作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輕松的學習環境。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教學方式打破了傳統的教師單向灌輸的教育模式,真正把課堂交給學生,學生可以在課堂上提出自己的意見,這樣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投入到課堂上,對初中地理課程感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自然會更投入的學習初中地理課程。而且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下,學生能夠大膽地提出自己的見解,這對學生的創造力和表達力都有很好的提升。其次,通過小組合作可以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小組教學改變了以往的教學模式,充分地發揮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并以小組為基礎進行教學。小組合作探究性學習是指教學過程中,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通過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對教學內容進行自主學習、深入探究的一種教學模式,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應用小組合作探究式學習模式,不僅能夠深化學生對知識技能的理解與掌握,還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對促進學生良好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同時小組合作還可以提高學生的組織能力。在小組合作中,每個小組都會有組長負責整個組的學習與紀律,老師充分利用這個機會,讓每個組員輪流當組長,每個人都經歷過管理的過程,在學習態度和課堂紀律上更能以身作則,同時讓每個人都有機會鍛煉領導組織力,這樣有利于每個學生各項能力的提升。特別是對于性格內向的學生,通過這樣的鍛煉能夠提升他們的自信心和溝通能力,這對學生以后的學習和生活都有很大的幫助。當然,小組合作的優勢還有很多很多,比如,可以提高學生的團體合作能力;提高班級的凝聚力;還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潛能等等。為此,作為初中地理學科教育工作,我們要深刻重視合作學習的優勢,不斷提高自身能力,從而促進合作學習的有效開展。
二、初中地理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策略
(一)分組要科學化、合理化
小組的劃分切忌隨意劃分。教師要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在分組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性格特點。由4~5名學生按性別、學習習慣、個性、能力等方面的差異,按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把班級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同時還要兼顧小組內整組的學習實力。要做到各小組實力均衡,小組內成員性格互補。比如說,要將班級內具有較強責任心的學生分在不同的組,這樣能夠讓負責的學生起到監督和督促的作用。
(二)營造合作氛圍
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只有在寬松、和諧、自主的環境中學習,才能思路開闊,思維敏捷,才能主動參與學習活動。因此在小組合作前,教師必須給學生營造一個自主探索的寬松環境,并讓學生在該情境中有一定的時間根據自己的體驗進行自主探索,自主構建,如教學《海陸的變遷》時,教師是這樣安排的:“海陸的變遷的原因是什么?”然后要求學生小組合作討論,在合作前,教師及時播放神話《麻姑的故事》,通過播放音樂,不但渲染了氣氛,而且激發了學習的欲望,打開了學生的話匣子。
(三)科學評價
教師的評價對激勵學生參與活動,提高學習質量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的評價一定有鼓勵性、針對性、指導性和全面性。在評價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發展制定不同的評價標準,對達標者給予優良評價;同時引導學生縱向比較,從中體會個人的進步,從而消除后進生的自卑感,增強其自信心。對于合作較好的小組,組織能力較強的組長,教師既要積極評價組長,也要及時表揚和激勵組員,讓他們充分體驗到合作的樂趣,充分享受到成功的喜悅。合作活動中小組定期對小組成員共同活動做出評價非常重要,開展小組自評可以更好地幫助組員學會更好地合作。而且合作學習通常不以個人的成績作為評價的標準,而是以各個小組在達成目標過程中的總體成績作為評價和獎勵標準。在對小組合作進行評價時,應把個人計分改為小組計分,評分時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小組成員在合作中所表現出來的合作精神、參與程度、合作技能和總體效果。這種機制可以把個人之間的競爭轉化為小組之間的競爭,從而促使小組內部的合作,使學生在各自的小組中盡其所能,得到最大程度的發展。
三、結語
總之,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是素質教育發展的需要,是有效實施新課標的需要。教師作為組織者和指導者,在實施過程中一定要把握一定的技巧,調動學生參與學習,激發學生對地理問題的興趣,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鼓勵學生創新,大大提高課堂效率。同時,小組合作學習式教學模式還能促進教師素質的提高,協調好師生關系共同進步。
參考文獻:
[1]曾海紅. 淺析初中地理合作學習的有效進行[J].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02:157.
[2]馬剛. 初中地理自主合作學習課堂教學模式探索[J]. 藝術科技,2016,02:387.
[3]郭雅惠. 如何在初中地理課堂開展學習小組合作探究[J]. 學周刊,2016,21:52-53.
[4]李劍萍. 基于“先學后教”的初中地理課堂小組合作學習初探[J].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08:164.
[5]郭麗梅. 初中地理小組合作學習策略[J]. 中國校外教育,2015,2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