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全球經濟的一體化和企業跨國經營日趨深入,不同國家、不同民族文化沖突表現尤為突出。如何解決不同文化背景的企業員工的文化沖突摩擦,成為跨文化企業管理中最迫在眉睫的問題,本文結合自身的認識就中西方企業文化沖突的管理策略提出了相應見解。
關鍵詞:中西方文化;文化沖突;跨文化管理
一、引言
隨著科技進步和世界經濟的迅速發展,企業在全球范圍內利用資源,將自己所擁有的資本、技術管理、市場、研究與開發等方而與東道國所擁有的人力資源、自然資源乃至市場規模等優勢結合起來,發揮跨文化優勢,展開跨國經營,在全球范圍內實現優勢互補,成為企業國際化經營的主要形式。在大量跨國公司進入中國生產經營多年后,跨國經營也己經成為中國企業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進行全球性投資以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可以充分而有效地利用國際市場,參與國際競爭,提高國際競爭力。在各類跨國經營中形成的國際企業,由于處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地域環境中,必將遇到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這類企業也成為了中西文化交流和碰撞的載體。來自不同國家的員工匯集在一起工作,由于不同的宗教信仰、習慣風俗、地域差異,不可避免會產生矛盾和沖突。如何解決這種中西方文化層面的沖突和矛盾,則成為現今企業管理者需要慎重考慮的問題。
二、中西方企業文化沖突的原因分析
首先,不同的國家、民族文化往往是存在很大差別的。企業的經營管理脫離不了本國文化,民族文化傳統一定會貫穿于企業的經營管理活動之中,成為企業的文化底蘊和根基。組成企業的中方和外方企業來自不同的文化,讓管理者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對成員之間長久以來累積的民族文化差異進行協調,并且需要改善有關制度來適應這些差異的存在。
其次,企業雙方在本身的組織文化層面存在差異。每個組織的文化都是在長期經營發展過程中形成的,都是獨特的。組織文化包括組織內部成員間共享的價值觀、信仰及能讓同處于組織的成員理解組織的經營目標、理念等。在中西方企業中,由于合作的中方與外方之間存在一定的組織文化差異,合資企業雙方合作的積極性和意愿會受到一定的影響,有可能會降低合作的水平。
再次,從企業員工個人層面來看,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員工之間觀念、行為取向上的差異性也極易導致沖突的產生。企業內成員之間由于使用語言、溝通方式以及思維方式不同,也妨礙了他們的交流中信息的順利交換。由于不同民族文化的傳統習慣而導致的員工工作、生活上的習慣的差異也會導致成員之間無法順利的建立起親密關系,不能很好的進行合作。另外,合資企業中的員工常常都具有較強的民族自信感,認為世界上最優秀的文化就是自己所處的文化,而將其他文化視為低劣文化,對異族文化抱有很大的偏見,習慣于按自己的文化視角去觀察和理解其他的文化,難以接受不同的工作方法和管理方式,這也可能引致文化沖突的產生。
三、中西方企業文化沖突的應對策略
(一)正確識別、客觀對待文化差異。跨國經營企業的員工來自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在價值觀、態度、行為取向方面一定存在著不同之處,導致了文化差異的產生。管理者應該客觀的看待文化差異。因為文化差異可以說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可能會帶來各種矛盾沖突,讓合資雙方的關系陷入緊張局面,使企業管理者的管理思想和方法、經營決策等無法順利的在新的文化環境中順利得到應用;另一方面,企業也要認識到,不同的文化之間的交流和碰撞,不同價值觀、態度和行為取向也許能帶來不同的看問題的視角和對不同市場需求及環境變化的靈活性,中西方文化差異也是能給企業帶來競爭優勢的。因此,正確認識中西方企業中的文化差異是非常重要的。
(二)加強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與對話。跨國經營企業內部存在的文化差異和沖突只有建立在各文化背景的員工能夠相互理解的基礎上,發自內心的對彼此持有關心和認同的態度,這樣才能逐漸達成共識,最終建立起共同的、適合合資企業的、全新的企業文化。溝通是促進文化理解的一項很有效的手段,同時也是解決文化沖突問題的重要方法。在了解了雙方的文化特點以及差異以后,中外雙方可以應該通過經常的交流和溝通來求同存異,尋求一致利益的最佳結合點。在合資企業成立初期,就應該制定出一套能夠促進溝通的方案,一開始是通過雙方管理人員之間以及領導與員工之間充分的交流來形成一種溝通順暢的企業文化氛圍。
(三)正確處理文化沖突問題。當沖突己經不可避免的產生時,無論是發生在公司的哪個層面,應該都要及時且規范的處理和解決。在進行文化沖突管理的時候,需要遵循以下幾個基本原則:一是要倡導有益沖突,避免有害沖突;二是要對沖突產生、發展及結果的全過程所有因素和矛盾進行全面系統的管理;三是要追求“雙贏”,以和為貴,維護整體利益;四是根據不同的情況采取不同的方式處理沖突,提高沖突管理的有效性。在企業中出現中西方文化沖突是非常正常的,如何對這些文化沖突進行有效的管理是主要取決于能否將沖突的消極影響最小化或是將積極影響最大化。有效的對文化沖突進行管理和控制,更加融洽和積極向上可以使企業更加靈活,提高企業的創新能力。對跨國經營企業進行文化沖突管理就是要了解沖突的來源和產生的過程,對沖突進行具體的分析,監控沖突的發展,正確引導破壞性沖突,有效化解沖突,最終提高組織效率。
(四)有效利用文化沖突。跨國經營企業經營過程中出現的文化沖突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阻礙企業順利運營的破壞性文化沖突,另一種卻能起到有助于企業共同價值觀的形成、提高企業員工的創造力、增強企業適應內外部環境的能力、加速變革等作用,對合資企業的經營管理是起到積極作用的,這種文化沖突屬于建設性的文化沖突。所以,在對文化沖突進行管理的過程中,必須辨別清楚沖突的性質,激化和利用建設性的文化沖突,對破壞性的文化沖突則是要加以預防和及時處理。企業管理者應該主動激發建設性沖突,利用沖突來為組織注入新的活力,公司可以鼓勵各階層員工向管理的現狀提出疑問和挑戰、提出有助于公司發展的管理上的新倡議以及在工作范圍內的各種新想法和新創意,從這些良性的文化沖突里找到企業獨特的競爭優勢,最終使雙方利益都能得到實現。
(五)文化融合與構造多元化的復合型文化。企業中出現的中西方文化沖突和對抗不是由于敵對問題而產生的,而僅僅是因為各自文化的特殊性及與其他文化存在一些差異和不協調。因此,這種文化沖突是可以解決的,發展的最終趨勢是可能實現融合的。企業的中西方文化沖突在一定程度上促進著文化的發展,促使文化交融,使企業不斷取得進步,文化融合是解決文化沖突問題的必然邏輯。從某種程度來說,文化沖突和文化融合可以說是不可分割的對立統一體。對企業來說,文化沖突管理的最終目標應該是構建屬于合資企業獨特的企業文化,逐漸實施不同文化之間的融合。
四、結語
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既是一種經濟活動,也是一種文化活動。因此,在中外合作、合資經營和管理過程中,中西方之間的文化沖突是不可避免的。企業應該允許和尊重多元文化的存在,對在跨文化交往中出現的各種情況進行充分的認識和分析,對文化沖突的積極部分加以利用并且同時對破壞性文化沖突進行避免和防范,通過不斷實踐建立雙方都認同的企業價值觀,加強溝通,促進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員工的團結協作,全面提高文化沖突管理的效率,增強企業的競爭力,促進企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