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企業文化是企業在生產經營、提供服務過程中形成的價值理念,是企業信譽和形象的代表,對企業經濟效益的實現和長遠發展具有不容忽視的現實意義。創建優秀的企業文化,創新企業人才培養模式,發揮企業文化對企業人才培養的促進作用已經成為企業改革發展的重要內容,也是現代化生產和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主要分析了企業文化助力企業人才培養的途徑。
關鍵詞:企業文化;企業人才;培養
一、企業文化的三個意識
文化是企業發展必不可少的要素,是企業的靈魂和精神支柱。企業文化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所形成的價值理念、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的綜合。良好的企業文化氛圍是調動員工工作積極性,滿足員工精神的需要,激發員工的工作潛能的重要途徑。企業文化的重要性表現在其具有三個意識,即創新意識、導向意識和發展意識。創新是指新事物產生,舊事物滅亡,新事物不斷代替舊事物的過程。企業文化是企業在長期生產經營活動中社會經驗的總結,具有一定的教化功能,為企業創新發展提供了強大的精神支柱。企業文化具有導向作用,能夠引導員工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規范其行為舉止,將員工的行為動機引導到企業目標上。發展意識即為企業文化能夠促進企業生產經營的有序進行,協調好員工之間的矛盾,提高員工合作的凝聚力,促進企業長遠發展。
二、企業文化助力企業人才培養的重要性
(一)保障企業人才培養的正確方向。正確的、科學的、先進的企業文化貫穿對特色社會主義旗幟、道路、方向的把握,貫徹落實了黨的方針政策,有利于保證企業改革發展的正確方向。在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實現經濟效益流入等改革目標同時,能夠高瞻遠矚,合理布置戰略,發揮人才資源優勢,進一步落實人才引進、人才培養等工作。
(二)促進企業員工正值觀的形成。企業文化是企業價值理念的體現,良好的企業文化有利于提高員工的思想政治覺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規范員工的行為舉止,培養員工的思想素養和道德理念。企業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升員工整體素質,使其形成正確的工作理念,發展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四有青年。
(三)企業文化轉換為企業凝聚力。企業文化能夠更好地滿足廣大員工多層次、多樣化文化需求,發揮文化引導社會、教育員工、推動發展的功能,增強企業凝聚力和創造力。因此,企業文化對于企業和諧構成以及企業凝聚力和向心力具有重大意義。
三、企業文化助力企業人才培養的有效途徑
(一)創新企業人才培養理念。樹立正確的人才培養理念是發揮企業文化對人才培養助推作用的第一要務,也是市場經濟條件下提高企業競爭力的必然要求。創新企業人才培養理念,需要企業認識到“人才是第一資源,愛人才,就是愛企業”“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重要性,樹立“人才文本,文化為根”的人才培養理念。“人才文本,文化為根”即是將企業看作樹木,人才為樹干,文化為樹根。企業這顆大樹要想枝繁葉茂、碩果累累,就必須以發達的樹根和壯大的樹根為依托。“以人為本,文化為根”的發展理念,巧妙的將人才與企業文化的內在聯系結合在了一起,為發揮企業文化對人才培養的助推作用找到了著力點,有利于企業文化建設與企業人才的培養共同發展。
(二)企業文化團體制度建設。企業文化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伴隨著企業建設和發展所形成,被企業成員認同、遵循的信念認知。企業文能夠反應企業成員生活的信仰、價值觀、行為規范、生活方式等。企業文化建設是企業文明發展的重要保障,也是是加快企業發展的主要途徑。在企業文化對企業人才培養助推的過程中,應當樹立先進的企業文化,建立健全企業文化團體制度,完善企業文化團體的組織建設。政府應當加強對企業文化團體建設的指導,采取引導、建議的方式,幫助企業建立文化團體制度。比如說,政府應當落實企業文化、企業人才培養等相關文件的制定實施,加強對企業人才培養的資金鼓勵,在政策上對企業文化建設和企業人才培養提供一定的扶持。不同的企業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政府切忌強制施行統一性的文化團體制度。讓企業自發的組織和決策文化團體制度,提高企業員工參與度。
(三)發揮地域文化的優勢。良好的企業文化有利于提高員工的思想政治素質,約束員工的行為規范,構建和諧文明的企業氛圍,保證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環境的穩定。在企業文化建設工作中,應當突出企業特設文化,打造文化品牌。以文化品牌為依托,進而吸引高尖端技術管理人才,完善人才的培養模式。比如說,企業的文化建設應當充分結合地域文化的優勢。地域文化是指中華大地不同區域所形成的獨具特色的文化,是不同區域內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發揮地域文化的優勢,可以通過舉辦豐富多彩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活動、慶典晚會,開展各種企業比賽活動等,增強員工對企業文化的感知和認同,讓企業文化深入到員工心中,端正員工的思想覺悟,最大化的激發員工對企業的歸屬感,提升員工的忠誠度,激發員工的創造力。
(四)加強人才隊伍的組織建設。創新企業人才培養模式,加強企業人才培養隊伍的建設。需要企業落實“四好員工”的人才培養理念,加強員工的思想、組織、作風建設,使企業樹立良好的精神面貌。特別是對于企業核心領導者,強化教育培養,不斷提高領導班子的素質與能力;通過抓好選聘任用,不斷優化領導班子的人員與結構;通過加強監督管理,引導領導班子樹立良好的作風與形象。為提高廣大員工的個人素質,企業可以有針對性地舉辦各類培訓,培訓內容涉及企業經營管理知識、戰略規劃、企業文化等,采取送出去、引進來的方式,開闊員工的視野,更好的適應企業業務發展的需要。落實“以人文本”的隊伍建設思想,加強與員工之間的溝通交流,發揮其主人翁的地位,激發工作熱情,為員工人生價值的實現創建機會,實現員工與企業雙贏的人才培養模式。
(五)企業文化與人才培養有機結合。企業文化與人才培養兩者緊密聯系,相輔相成。先進的企業文化有利于創建積極健康的環境氛圍,調動員工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其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激發員工的上進心、責任感。企業人才的培養在一定程度上規范了員工的行為舉止,提高了員工的思想覺悟,是企業文化形成發展的重要保障。因此,筆者認為應當實現企業文化和人才培養的有機結合,發揮企業文化對企業人才培養助推作用。比如說,開展企業文化教育思想工作。在企業人才培訓的活動中,加大對企業文化的滲透力度,讓企業人才深層次的感知企業文化、企業歷史,對企業發展的歷史文化有個系統性的認知,激發內心深處對企業文化的認同感、歸屬感。進而激發員工工作效率,樹立正確工作思想理念。
(六)深化企業文化宣傳工作。企業文化可以對員工施加意識形態的影響,進而轉變員工的思想,指導員工行動的社會行為。企業文化是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企業健康長久發展的精神力量和內在驅動力。發揮企業文化對企業人才培養的助推作用,需要深化企業文化的宣傳工作,建立健全輿論導向機制。輿論導向通過有意識的操縱人們的思想意識、政治理念,進而控制人們的行為,達到行為規范的效果。因此,企業應當加強宣傳力度,發揮正確的輿論導向作用。比如,在人才培養活動中,加強企業生產理念、經營模式等宣傳。宣傳工作還應當擴大范圍,面向企業全體員工。對于企業改革發展方向、經營目標等活動,應把意義、方案措施向員工講清楚,進而增加員工內在的責任感、使命感,發揮企業文化對人才培養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 徐建平.推動校企合作 搭建人才培養平臺[J].中國高等教育,2012(23).
[2] 王真.“校企聯姻”――構建富有高職特色的校園文化[J].職業時空,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