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我國職業教育雖取得了不小的進步,但仍存在諸多問題?!笆濉逼陂g,職業教育應面向“三新”即“新產業、新農村、新生代”,從加大職業教育投入、完善城市職業教育體系、重視職業教育在農村扶貧工作中的地位以及提高職業教育獎助學金力度等方面入手,加快發展,以適應社會經濟的發展要求。
[關鍵詞]新時期 職業教育 “三新”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985(2016)15-0005-01
“十三五”期間,高新技術產業對實用型人才的需求、新農村建設中對掌握現代農業技術的普通勞動者的需求以及社會上新生代勞動力的就業需求不斷增加,但是與上述需求相對應的教育供給還是短板,職業教育供給更是短板中的短板。雖然當前職業教育的辦學規模不斷擴大,辦學經費投入有了大幅度增長,中等職業教育的生均經費已超過普通中等教育的生均經費,但職業教育還存在諸多不足,亟待改進。
一、當前職業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影響
職業教育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為:一是職業教育的課程設置、師資、教材、教育模式陳舊;二是職業教育的經費投入和較高的實際需求相比,尚存在較大差距;三是職業教育“去實化”傾向尚未得到改變,職業教育的理論化、程式化、封閉化現象明顯,與企業的結合較為松散;四是職業教育同質化趨勢日益嚴重。
職業教育存在的問題,不僅影響職業教育自身的發展,還使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困難加劇,對企業、勞動者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首先,企業缺乏實用型人才,擁有高級職稱者眾多而高級技師極少。據統計,有高級技師職稱的工人僅占技術工人總量的3.5%。其次,新生代勞動力的就業能力遠遠不能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招工難、用工難正成為制約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再次,農村青少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減少,接受教育的意愿有所下降,“讀書無用”的理念在部分地區開始抬頭。最后,城市中大量接受普通教育的新生代勞動力由于缺乏適應新產業的技能而主動或被動失業。
二、“面向三新”,加快職業教育發展的建議
“十三五”期間,應以面向“新產業、新農村、新生代”為重點,大力加強職業教育轉型升級。
1.繼續加大對職業教育的投入,重點加大對高職教育的投入力度,確保高職院校的生均經費高于研究型高校的水平,并確保職業教育向“新產業、新農村、新生代”傾斜。職業教育需要大量的實習實訓基地和設備,其教學設施也需要不斷更新,辦學成本較高,但目前職業教育收到的社會資助很少,國家對職業教育的投入又遠遠不能適應職業教育快速發展的需要。因此,必須調整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公共經費的分配結構,尤其要重視高職教育的經費投入。同時,職業教育作為與社會經濟發展聯系最密切的教育類型之一,理應適應經濟結構調整需要,面向新產業,積極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新生代勞動力的就業和成長創造條件。
2.大力完善城市職業教育體系,建立職業教育機構與企業聯合辦學的制度體系,重點彌補學生在企業見習、實習、培訓期間勞動和安全保障的空缺。學生在企業見習、實習、培訓期間的勞動和安全保障問題,一直是校企合作相關法規中的缺失部分。為此,建議完善相關法律制度,明確學生在見習、實習和培訓期間應享有的權利和福利,維護企業、學校和學生三方的合法權益。
3.農村扶貧工作要重視職業教育的地位,把職業教育放在首位,建議以縣為基本單位,建立和完善農村職業教育網絡,將扶貧資金重點向自覺接受職業教育的勞動者群體傾斜,以職業教育帶動精準扶貧。
4.提高職業教育資金中用于獎勵教學雙方的比重,對在職業教學中表現優秀的師生給予適當的獎勵,并酌情加大實施獎教、獎學的力度,提高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