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美術教師知識結構的多樣化對提升美術教學實效性,提高學生綜合素質能力水平,培養“雙師型”教師等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因此高校美術教師需要加快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本研究發現當前高校美術教師的知識結構單一,不系統,于是提出美術教師要加強學習美術專業知識、教育理論知識,積極反思教學以獲得實踐性知識,提升自身人文素養水平等措施,以期為各位同仁及相關學者提供一定的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高校 美術教師 知識結構 多樣化
[作者簡介]韓雪松(1979- ),男,黑龍江大慶人,長春師范大學美術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為油畫教學。(吉林 長春 130032)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985(2016)12-0089-03
隨著美術教育事業的發展,各高校為了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將學生培養成為能滿足社會經濟建設需要的人才,美術學科不再以單一的方式呈現,而是逐漸轉向專業精細分化發展,這給當前美術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高校美術教師知識結構多樣化的重要意義
(一)有利于滿足專業課程教學需求
美術教育事業正在蓬勃發展,為了能夠滿足美術學科的教學要求,高校美術教師需要注重自身綜合專業水平的提升,尤其要重新建構現有的知識結構,并進一步優化。無論是專業理論知識方面,還是組織管理知識、實踐教學經驗及與他人溝通協作知識方面,均要相互融通,形成新的教育理念,并且將其應用到美術教學的過程中。當前高校美術教師的理論基礎知識較為扎實,掌握了一定的教育學理論及心理學知識,但是其知識結構仍比較單一,與大商業時代的需求還存在一定的差距。例如,當前科學技術迅速發展,傳統的美術設計告別了傳統的手繪時代,美術設計被計算機軟件技術取代,可以說,目前的美術設計不再以手繪為主,而是被更便捷、快速、直觀的計算機軟件取代。這一方面實現了美術教育的創新,另一方面也對教師的專業素質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不僅要掌握相關的理論知識,而且還需要掌握計算機軟件操作技術,從而達到高效開展美術教學的要求。高校美術教師需要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不斷地汲取新知識、新技術,以達到知識結構多元化的目的。
(二)有利于實現“雙師型”教師實訓教學目標
“雙師型”教師指的是教師擁有素質教育能力與技能教育能力,以滿足目前美術專業的人才培養需求。通常情況下,“雙師型”美術教師既可以在課堂上向學生講解有關理論專業知識,又可以結合目前新的教學技術,給學生們提供相關的軟件操作指導,這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美術教育事業的發展。但從當前高校美術教師的素質教育及技能教育能力來看,盡管其擁有較為豐富的教育理論知識,但是其擁有的實踐教學經驗不足,科學技術發展背景下的計算機軟件操作技能更是缺乏。這不僅導致教師無法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結合起來開展有效的教學,更不能將理論知識與計算機軟件操作結合起來,嚴重降低美術學科的整體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與此同時,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也無法全面養成,限制學生的未來成長。因此,在新形勢背景下,高校美術教師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尤其要積極汲取技能知識,通過不斷的自我學習來提升教學水平。
(三)有利于滿足學生的求學需求
學生在求學的過程中,不僅希望擁有一定的理論知識,更希望能夠積累更多的技能知識,從而為未來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另外,隨著當下素質教育政策的實施,在培養學生專業素質能力的同時,還需要注重學生其他素質能力的培養,將學生培養為綜合素質能力較強的人才,以滿足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對優秀人才的需求。如果高校美術教師自身專業素質水平不高,不會使用當前的新型技術,那不僅會影響到美術教學的整體效果,而且還不能滿足學生的求學需求,從而限制學生在當下和未來的成長。因此,當下美術教師需要不斷地加強學習,補充現有的知識,完善現有的知識結構,以滿足學生的求學需求,進一步促進學生的未來發展,提高當前美術教學的實效性與整體教學質量。
二、高校美術教師的知識結構現狀
從上述內容可以得知,高校美術教師的知識結構多樣化對于學生的未來成長、美術教學的開展等方面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目前高校美術教師急需加強建構與優化自身的知識結構,以實現知識結構的多樣化。下面對高校美術教師的知識結構現狀及其產生的影響進行具體的介紹分析。
(一)高校美術教師知識結構單一
當前高校美術教師的知識結構較為單一,主要體現在其掌握的理論知識比較基礎,且較為陳舊、傳統,不能滿足當下美術教學的要求。另外,隨著目前科學技術水平的提升,更多的計算機軟件技術逐漸應用于美術設計、美術教學活動當中,然而,當前的高校美術教師不會操作相關的美術應用軟件,在傳授美術知識的過程中不能與實際操作結合,以至于其理論知識沒有“用武之地”,不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高校美術教師知識結構單一,是阻礙學生綜合素質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因此很有必要加快改變高校美術教師知識結構單一的現狀。
(二)高校美術教師知識結構不系統
高校美術教師所擁有的大多數知識均為專業的美術知識,他們不善于綜合其他學科知識來開展美術教學活動,這使得美術教學活動太過“專業”,如今的美術教學除了教學方法有所創新外,其他方面與傳統的美術教學沒有區別,不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各項能力,這對學生的未來發展有較大限制。從總體上來看,正是美術教師的知識結構不系統、不完整,在開展教學活動時不能考慮其他學科的特點,不能綜合其他學科的知識,導致他們不能進一步提升美術教學的質量與效率,最終限制了學生美術專業素質水平的提升。
三、高校美術教師實現知識結構多樣化的有效策略
(一)加強學習美術專業知識
高校美術教師知識結構多樣化要求教師們要有更高的專業素質。教師不僅要完成正常的教學任務,超越教材上的美術知識,而且還要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以實現開放性教學,達到開闊學生視野的培養目標。因此,高校美術教師需要掌握足夠多的專業知識。目前高校美術教師的知識結構有所不同,但是其從事的教學工作相同,這就要求美術教師必須擁有基本的專業知識。美術專業知識應包括核心知識、緊密知識以及外圍知識。具體包括基本理論、基礎課本知識及基本實踐技能;美術理論、美術發展史、美術價值判斷、美術學科體系框架;美術與生活密切相關的知識,與其他學科交叉滲透的知識等。這些系統性的知識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美術教師的教學實效性,能幫助教師有效地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
由于美術教師的知識結構受其專業知識的廣度與深度的影響,因此,美術教師想要獲得較高的教學能力,則需要豐富、補充現有的知識。對此,筆者認為美術教師在充實自身美術專業知識,完善專業知識結構的過程中,可以閱讀報刊、繼續自學、查閱網絡資料等。閱讀報刊是基于與時俱進的學習思想,是一種開展自主學習的方式。報刊上發表的內容具有實時性、創新性等特點,所以說閱讀報刊是一種“動態”的學習方式,有助于教師自身專業知識的更新。繼續自學是指教師可以通過網絡學習、同事間切磋、到培訓機構繼續深造等途徑來實現優化自身知識專業結構的目的。查閱網絡資料也是一種快捷且高效的學習方法,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科學技術水平日益提升的今天,網絡學習方式漸漸被人們廣泛接受,且受到人們的青睞,這種學習方式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因此,對于學習任務較為繁重的美術教師來說,網絡學習不失為一種高效的學習方式,有助于教師進一步優化自身的專業知識結構。
(二)加強學習教育理論知識
隨著素質教育政策的實施以及新課程改革進程的加快,當前的美術教學改變了傳統的“學—問”教學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促進學生的快速發展。在教學實踐活動中,學生可以得到全面發展,各種素質能力可以得到有效培養。但是,目前大多數的美術教師仍然注重美術知識的傳授,偏重于對教材知識的講解,不重視實踐操作,更不開辟新的知識傳授方式,導致學生仍以被動地接受知識為主,失去了參與美術教學活動的興趣及熱情,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不能得到全面、有效的培養,從而限制了美術教學實效性的提升。另外,美術教育事業不斷發展,對美術教師所應掌握的教育理論知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美術教師的知識要具有基礎性、時代性、選擇性與多樣性,要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美術素養、專業技能。另外,還對教師教學的創造性及靈活性提出了相應要求,而且對現有的教學實踐模式也提出了改革與調整的要求。
因此,教師想要更好地駕馭美術教學活動,則需要補充美術教育理論知識,如心理學、教育學、管理學及美術教學論等知識。美術教師應將相關理論知識有效地融入實踐教學活動中,同時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從真正意義上擺脫傳統的教育觀念,從而有效地將教育理論知識與實踐教學有機結合起來,實現提升美術教學實效性的目的。
(三)積極反思教學以獲得實踐性知識
高校美術教師需要不斷地對教學效果進行積極的反思與評價,以促使自己不斷獲得實踐性知識。美術教師可以基于豐富的實踐性知識來開展美術教學活動,這對教師的知識結構多樣化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豐富的實踐性知識可以指導教師科學地制定與執行課堂規則、課時計劃等,并且還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積極參與美術教學活動的興趣與熱情,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美術教學的實效性。事實上,實踐性知識往往就是從總結教學實踐經驗的過程中獲得的,可以說反思就是其核心思想,反思也是美術教師進行教學研究的重要途徑。除此之外,美術教師還需要學會綜合與反思他人開展的美術教學活動,以從中汲取他人的長處,彌補自身的不足,從而使實踐性知識得以積累與升華。
此外,高校美術教師還需要借助科學的理論與方法來開展教育科研工作,有意識、有目的地研究自身教學活動中的各種現象,以發現其中的不足之處,及時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案,并為后期更好地開展教學活動提供有力的依據。可以說,實踐性知識的積累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掌握教學規律,并結合這些教學規律形成自身的教學風格,進一步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進一步提高教學的整體實效性。
(四)提升自身人文素養水平
美術是一種具有可視形象,具有一定共賞作用的藝術。美術學科與其他學科有著很大的不同,一是美術學科具有很濃的藝術氣息,二是美術本身存在于人們生活的各個角落,三是其他學科中也有美術的身影,如語文課本中圖文并茂的教材案例,“圖文”的“圖”即為美術,“圖”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字的內涵,“圖”呈現出的直觀形象能令學生更快地理解課文的主旨,由此可見,美術不僅能有效提高語文的教學效率,而且“圖文并茂”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提升學生的審美水平。
由于高校的學生已經經歷了小學、中學及高中三個階段,在這些階段的學習過程中積累了較為豐富的美術知識,使得學生在高校學習期間對于汲取美術知識的需求相對更高,這給高校美術教師的美術知識、教學能力等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尤其對教師的人文素養提出了特殊的要求,因此,高校美術教師需要不斷地增強自身的人文素養水平。同時,隨著目前素質教育政策的實施,各個學科均十分重視對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培養,并且注重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及世界觀,培養學生的科學人文精神,從這個角度來說,當下的美術教師更應具備一定的人文素養水平。由此可見,當下高校美術教師不僅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完善的知識結構,而且還要擁有較高的人文素養水平。
筆者認為,可以通過以下兩種途徑來使教師的人文素養有效地融于美術課堂教學中:一是開展美術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融合各個學科的知識,借助每一個學科的獨有特點來為學生營造不一樣的美術學習氛圍,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繪出與眾不同的人生。二是不再將美術教育作為單獨的一門學科,而是在開展美術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有機結合美術教育與人文教育,從而將學生培養成為全面的、綜合的人才,使學生在接受美術氣息熏陶的同時,不斷提高自身的人文素養,最終推動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四、結語
本文簡單地概述了高校美術教師知識結構多樣化的重要意義,并且介紹分析了高校美術教師知識結構的現狀及其影響,最后針對高校美術教師實現知識多樣化建構提出了若干建議,以期進一步提高美術教師的專業素質水平,為美術教學的高效開展提供有力保障。在高質量的美術教學背景下,提升學生的審美意識、技能水平等,這對于學生的未來成長而言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盧建平,寇焱,李祚如.關于構建中職美術設計專業教師教學能力標準的思考[J].職教論壇,2010(9).
[2]楊文華.職業院校美術教師知識結構多元化的必要性[J].教育與職業,2012(17).
[3]王妮.新課標下美術教師角色的重新審視與定位[J].新西部:理論版,2012(12).
[4]關峻峰.對高等師范美術院校在職美術教師的思考[J].教育與職業,2013(23).
[5]徐興民.農村中小學美術教師專業化發展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1(9).
[6]霍玉文,陳偉.問題與對策:農村中小學教師專業化探析[J].中國成人教育,2011(2).
[7]馬立新.讓美術教師“幸福”成長“不喊痛”——美術教師專業幸福成長策略之我見[J].美與時代:下,2012(1).
[8]張雪彥.蔡元培職業教育師資培養思想探究[J].職業教育研究,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