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和諧的數學教學活動中,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數學教師應該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應該從學生的自身學習能力水平出發,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為學生創設一個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以及合理的教學情境,積極打造和諧教學環境,使學生成為學習真正的主人。
【關鍵詞】高中數學;數學教學;和諧課堂
在新課程改革形勢下,如何構建和諧的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成為很多數學老師探討的話題。讓每個學生都能快樂學數學是創設和諧課堂的最終目的。教師是學生學習環境的制造者,為學生今后的發展指引方向。作為教師,我們要知道在教學活動中,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是教學活動中的兩個方面。只有學生樂于學,教師的教才會有效果,如果學生不愿意參與到教師的教學活動中,即使教師的教學方法再合理,也達不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因此,高中數學教師要創造一種和諧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在平等、愉快、積極的氛圍中,樂于學習知識與技能。
一、創設問題情境,營造和諧課堂氛圍
和諧的數學課堂是以教學目標為目的而開展的,所以教師在上課以前應該將教學目標設計好。這是構建和諧數學課堂關鍵的一步。只有達成教學目標的教學才是有意義的教學。高中數學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對于一些基礎較差的學生,在學習新的知識的時候,理解起來可以會存在一定的難度。這樣很容易就讓學生喪失了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在教學時設置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問題情境導入新課,創設一種和諧化的課堂教學氛圍,這樣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更好地調動起學生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
例如,在教學“隨機事件的概率”一課時,為了導入這個概念,教師可以運用現實中的事件對學生進行提問,從而很自然地導入新課。
師:家住農村的劉大爺準備種蘿卜,去買種子時,廠家告訴他現有兩種不同的種子,一種的出芽率為97%,另一種的出芽率為90%。請你幫劉大爺選擇一種種子進行種植,并說說你這樣選的原因。
生:選第一種,因為它的出芽率高。
師:同學們都明白種子的出芽率越高,種植以后的產量也就越高。可是王大爺種植第一種后,他發現種子全部都出芽了。這樣,第一種種子的出芽率應該是100%,難道是廠家給出的信息有誤?你知道這是什么原因嗎?
教師提出問題后,課堂教學氛圍就理科活躍起來,學生也開始自主進行討論,討論過程中,有的學生認為廠家的數據有問題,有的學生認為廠家的數據沒有問題,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對探求問題的真相充滿了期待,教師在充分肯定學生的積極思考之后,可以向學生說明種子的發芽率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具有一定的隨機性,這樣很自然地引入隨機事件的概率,讓學生體會到概率的問題與實際生活是緊密聯系,增加學生學習的動力。
二、設置互動話題,構建和諧師生關系
在和諧的課堂教學中,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應該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在課堂是有充分地時間進行獨立思考和自主學習,數學課堂教學中一定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這樣才能實現師生關系的和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同時,由于學生的學習能力有限,學生在高中數學的學習過程中,教師要給予一定的引導。教師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不能直接給出答案,而是要設置環環相扣的合理的問題,引導學生一步步進行思考,從而自己找到問題的答案。
例如,在教學“平行關系的判定”內容時,教師可以設置這樣的一些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
問題1:直線與平面有三種關系,請問是哪三種關系?
問題2:同學們,你們有沒有注意到在日常生活中,兩扇門的兩邊,當門扇繞著一邊轉動時,另一邊始終與門框所在的平面沒有公共點,此時,門扇轉動的一邊與門框所在的平面是什么關系?
問題3:打開你們的課本,左邊頁與右邊頁是什么關系呢?
問題4:以長方體模型為例,探究一下面面之間的關系。
問題提出后,給學生充分的時間進行思考、討論,學生探究的過程中,教師應該適時指導學生,給予學生必要的幫助,同時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充分掌握新知識。這樣可以有效地避免傳統的由教師進行灌輸、學生被動接受的教學模式,在促進師生關系和諧的同時,更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三、運用課堂評價,實現和諧教學
高中學生雖然年齡比小學、初中的學生都要大,但在學習的過程中,他們也渴望得到老師的肯定和表揚。教師在數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根據學生的表現,給予不同形式的課堂評價,可以是一句表揚的話語,例如:你回答的太棒了;你的想象力太豐富了;你的回答很完美等等。同時,對于學生的回答,教師主要還是要給予正面的回應,多以鼓勵為主。如果學生的回答不是完全正確,教師先不要急于否定,要先引導學生分析其中存在的問題。另外,教師要允許學生犯錯。學生在回答錯誤時,教師一定不能挖苦嘲笑,否則會大大地打擊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只有讓學生在一個和諧的氛圍中學習,他們才會更愿意去表達自己的想法和疑惑。另一方面,如果學生的回答不是完全正確的,教師還可以充分選取學生回答中的可取之處和亮點,加以肯定進行表揚,這樣,也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對學生進行正面、積極的評價,可以強化學生學習的自信心,讓學生樂于思考,勇于發言,真正實現和諧教學。
四、結語
總之,教學實踐充分證明,學生只有在輕松和諧的情境中進行課堂學習,才能進行創新性、高效性的學習,才會更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高中數學教師要提高自身的教學素養,要立足于和諧課堂環境的營造,在和諧的課堂教學中要讓學生快樂地掌握相應的知識,關注學生全面發展,從而打造快樂和諧的數學課堂。
【參考文獻】
[1]鄭玲.新課程理念下的高中數學教學有效性分析[J]. 新課程學習(下),2013(02)
[2]李升志.關于構建和諧的高中數學多媒體教學課堂的思考[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