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數學教學貫徹新課程教學理念,重視合作學習組織和引導,改善課堂教學和組織形式,讓學生能夠學會學習,學會思考,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新課程理念;高中數學;合作學習
高中數學教學貫徹新課程教學理念,讓學生能夠成為學習的主人,成為發展的主體。依照新課程教學理念,高中數學要重視合作學習組織和引導,改善課堂教學和組織形式,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
一、引導學生互動合作,做好組織引導
合作學習是為了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能夠在學習中相互促進,相互幫助,共同進步。教師要做好組織和引導,將學生進行有效的分組和分工,確保每個小組能夠有學習帶頭人,有組織能力較強的學生組織實施,實現有序有效學習。讓學生選好組長,組長對小組的成員進行明確分工,根據教師設定的學習程序進行合作學習。最為重要的是引導學生互動,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上真正參與進來,讓學生能夠相互質疑,相互幫助,不斷拓展他們的思路,豐富他們的數學知識和學習方法,能夠從對方那里掌握更多的學習方法,能夠得到更為直接的指導和提升,積極實現互動。每個學生有著不同的個性和基礎,對數學的認識和感悟也存在很大的差異,在教師的組織和引導下,能夠積極開展合作,發揮自己的特長,取長補短。教師以新課程改革理念為指導,進行有效的指導,充分利用學生自身的優勢,最大限度地發掘他們的學習資源,將學生的差異轉變成他們相互借鑒的優勢資源,以此更好地發揮團隊的優勢,提高學生的整體實力和全面進步。
例如,學習“初步統計知識”的相關內容,截取學校門口或者交通路口的視頻給學生播放,讓學生統計某一時間段汽車的數量和種類,反復給學生播放多遍,學生還是沒有準確統計出相關的數據。此時,引導學生合作學習,組織學生互動合作,讓學生先學習相關的知識,對其中的概念及相關的統計方法自主學習。然后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不懂的問題相互探究,共同分析,加深理解和感悟。接著,讓學生開展合作學習,有的學生記錄時間,有的學生統計轎車數量,有的同學統計越野車數量,有的同學統計公共汽車,有的同學統計面包車,這樣進行分工合作,播放兩遍,學生就能夠統計清楚。通過這樣的合作,能夠讓學生更好地進行合作,學會合作,在互動交流中提升他們的學習效率,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真正實現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二、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營造合作學習的良好氛圍
合作學習需要教師的鼓勵和引導,需要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高中學生的學習很大程度上還是一種集體性行為,需要教師的鼓勵,需要同學間的帶動。合作學習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交流互動,能夠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老師,同學之間更好地相互鼓勵和促進。合作學習一方面能夠很好地幫助學生溝通和交流,鼓勵學生相互學習,相互借鑒,共同進步,促進學生學習能力和綜合能力發展。另一方面,師生之間相互交流,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教師,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教師能夠俯下身姿,與學生溝通交流,讓學生能夠感知教師的關心和熱情,激勵他們更好地學習。教師引導學生積極合作,能夠走進學生小組,和同學一起討論,適當的時候讓學生也實現與教師角色的轉換,營造良好的合作學習氛圍,以此提升他們合作學習的效率,調動學習的積極性。
例如,在三角形ΔABC中,已知兩邊長度及夾角的度數,求該三角形的面積。教師可以先向學生介紹和分析最為基本的解題方法:S=absinC。讓學生自主研究,找到其他的解題方法,再讓學生合作探究,彼此交換思路和方法,相互質疑,相互合作。看小組內的同學還有沒有其他的解決方法,再一起探討。然后,教師走下講臺,深入他們的小組之中,與學生一起很合作,找到更多的解題方。最后,師生互換角色,讓學生走上講臺,既能夠強化他們的認識,鍛煉他們的綜合能力,又能夠鼓勵學生合作學習,更好地展示,增進師生理解和感情,又能夠促進學生更好地合作學習。
三、確立適宜的學習內容,促進學生合作學習
高中數學引導學生合作學習,需要重視內容的選擇和設置。學習內容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效果,選擇好學習內容預示著成功的一半。教師一定要重視學校內容的選擇,針對學生的基礎,確定合適的學習目標,選擇適宜的學習知識,設置科學合理的難度等級,引導學生能夠逐步學習,逐步提升。合作內容不能太容易,否則失去了合作的價值;不能過難,否則,學生不知如何合作。基本的概念、定理和公式讓學生自主學習,深層的理解和應用,再鼓勵學生合作學習。做好導入和引導,讓學生能夠對所學內容充滿興趣和期待,激發他們的合作欲望和挑戰熱情,讓學生能夠在學習中充滿熱情。以此提升他們的合作學習效果,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夠有所進步,有所發展。
例如,學習等比數列的前n項和的相關教學內容時,教師先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先讓他們自主學習基本的概念,讓學生理解基本公式和例題,對相關知識有一個初步的理解,找到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掌握常規方法以后,再讓學生分別完成求和公式的不同推導方法,小組成員之間相互合作,并做好總結。小組之間開展競爭,看哪個小組找到的方法最多,或者限定一定的時間,看哪個小組在規定的時間內找到更多的推導方法。學習三角形在生活中的應用時,讓學生進行分組合作尋找更多生活實用實例,并結合相關知識進行分析總結,深入探討具體的應用,以此幫助他們更好地結合生活現實,學會應用數學知識。
總之,新課程標準更加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讓學生能夠學會學習,學會思考,提高學生的基礎素養,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合作學習能夠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教師,讓教師全面了解和有針對性的指導學生,既能夠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又能夠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曾思勇.新課程理念下高中數學合作學習的實踐探究[J].時代教育,2015(08)
[2]陳益民.新課程理念下高中數學合作學習初探[J].新課程(中),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