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生物新課標重視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現行的生物蘇教版教材也專門設立了課外探究欄目,但是限于中學生的實驗能力、教師的教學意愿與教學水平和家庭條件等諸多因素,課外探究實驗開展的并不順利。筆者在實踐過程中,做了一些思考,嘗試把課堂教學與課外實踐相結合。
【關鍵詞】課外探究實驗;初中生物;課堂教學;實踐
生物探究實驗是初中生物教學中必不可少的環節,通過探究實驗可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學習生物的思維、方法,提高科學素養及養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由于初中生物課堂的時間、空間是有限的,課外探究實驗成為了課內教學的重要補充。蘇教版教材的課外探究欄目中有一些趣味探究實驗吸引了很多學生的目光,但是限于諸多因素,這些課外探究實驗開展的并不順利。
一、生物課外探究實驗中存在的困難
1.學生實驗能力與科學素養不足。
七年級學生剛接觸生物學科,總體上缺乏生物科學素養,缺少課外探究的能力。學生在七年級結束時方具備一定的科學探究的基礎,進入八年級后相對更容易開展課外探究。但是八年級學生學習課程增多,課余時間減少,如何在不增加學生額外負擔的前提下,有效開展課外探究,給教師帶來挑戰。
2.教師對指導課外探究實驗感到困難。
客觀上,多數生物教師的工作量較大,所教的班級多、課多、作業多,教師缺乏指導課外探究實驗的時間。主觀上,很多教師認為自己缺乏科研能力,缺乏指導課外探究的經驗,還有些教師覺得學生能力不足,因此缺乏開展課外探究的意愿。
3.家庭條件限制。
包括家里實驗材料的不足、缺少實驗的指導。最重要的是父母的支持度,課外探究實驗的開展對學生的科學素養培養是長期的,而有些父母更加關注短期的文化成績,這可能需要學校、教師與家長進行友好的、科學的溝通。
二、將課外探究融入課堂教學的思考
為了克服以上困難,要加強課內外結合,通過課堂教學為課外的探究實踐做準備,而課外探究為課堂的科學探究學習提供素材和資源。課外科學探究回歸課堂,也為課外探究活動提供了展示交流的平臺。
1.要對課外探究實驗的選題進行可行性評估。
包括對學生知識儲備、技能水平、課程資源、安全性進行分析。教師要熟悉全套教材,備課要全面,只有對教材了若指掌才能選取適合學生的課外探究。不是所有的課外探究都適合拿到課內來開展的,某一個課外探究也不一定局限于這一節課,也可能適合于另外一節課上。如:蘇教版生物七上中有一個探究不同水果的維生素含量,可以用在“八上人體需要的營養物質”這一節,需要的時間不長,材料準備也不復雜,效果卻很明顯。不論開展課堂上的探究,還是課外探究,充分考慮學生自身特點,才能事半功倍。
2.要選擇恰當的課堂模式。
要想把課外探究實驗融入課堂,突破課內課外的界限,就注意選擇合適的模式。筆者在上蘇教版《遠離煙酒》這節課時,組織學生開展了關于“酒的相關知識,制酒業對國民經濟發展的利與弊”的課外探究。目的在于提高學生搜集資料能力和培養學生一分為二,辯證看待事物的意識。在上一節課的最后5分鐘,組織學生分小組制定調查方案,在課后分工合作完成探究計劃,并將探究的成果用word、幻燈片甚至是視頻的方式整理出來。在下一節課的課堂上用10分鐘時間由各小組代表匯報交流,讓學生課外探究的成果在課堂上集中展示。
這種模式屬于“前課組織-課后實驗-后課展示”,適合學生自己課后去做,教師只要組織指導,并給與學生展示成果的平臺即可。這種模式學生基本可以體驗探究的全過程,適合課時比較充裕,教學任務不重的時候。又如“課堂實驗(調查)-課堂展示”,適合實驗時間短、現象出現快,而學生自己準備實驗有困難的課外探究。因為所有的探究過程在課內完成,有些探究步驟由教師代為完成,學生體驗的主要是實驗過程。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探究內容結合具體情況來選擇。
3.要提高教師的科研素養與課堂掌控能力。
教師要提高課堂掌控力,使教學時間分配合理,課堂教學效率高,才能有余力在課堂中對學生的課外探究進行指導。教師要不斷參加繼續教育、培訓交流,獲得探求科學新知識、新發現、新成果的技能,提高教師科學探究的技能及指導科學探究的水平。
4.要注意對學生的方法指導。
教師要備好課,針對性的對探究實驗中的具體方法進行指導。如實驗材料的選取,對照實驗的設計,信息資料的收集方法,工具書的推薦,現代網絡技術的應用以及資料的分類排序處理方法,還有探究成果的撰寫方法。
5.要搭建交流平臺,及時溝通反饋。
教師要借助網絡建立便利的溝通平臺,如用QQ群或微信群與學生家長們交流,解除家長們對課外探究影響文化成績的顧慮;及時與學生交流,跟蹤了解課外探究的過程。對學生的問題及時反饋,答疑解惑或者激勵鼓舞,保證學生的探究熱情,挖掘他們的主觀能動性。用好各種網絡平臺,還有助于學生展示探究成果,學生之間互動交流,使得課外探究的時空和形式更加靈活。
總之,現代中學生物教學要我們走出傳統思維的藩籬,要引導學生拓展探究學習的時間與空間,多角度、全方位地激發學生學習的本能。課外探究是提升學生學科素養和培養情感態度價值觀的重要陣地,教師應努力把課內外探究有機地結合起來,實施有效和高效的教育,使學生的課外探究活動成為學生成長的樂園,課堂延伸的手臂。
【參考文獻】
[1]莫零.初中生物課外探究活動的調研與實踐——以廣西桂林市初級中學為例[J].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09)
[2]戴堯芳.試論課外生物探究實驗的開展[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2011(10)
[3]吳國勇.課外探究實驗的意義及實施方略[J].物理教學,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