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學習困難是一種負面學習心理,其主征是呆學、厭學和低分。本期期中考試,我對118名生物成績不及格的學生進行學業缺憾測量,發現他們都是學習困難攜帶者。經分析得知,學習困難解決的主要對象是較重型、重度型,難點是嚴重型;學習困難解決的主攻方向是呆學型;學習困難解決的落腳點是去呆學。綜合考慮,高一生物學習困難解決的策略應該是:1.引導學生正視學習困難,2.引領學生會學。
【關鍵詞】高一生物;學習困難;學習困難攜帶者;特征分析;對策
1.引言
學習困難是一種負面學習心理,其主征是呆學、厭學和低分。有學習困難的學生個體稱之為學習困難攜帶者。這種學生群體的大小對課程教學質量肯定有影響。學校組織其中考試成績下達后,我發現我所教的高一年級生物,學生考試成績約有40%的學生未及格。那么,這些學生攜帶了學習困難嗎?如果他們有學習困難則有何特征?應當采取怎樣的對策呢?為了回答這些問題,筆者先從學習困難測量入手,然后進行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以明確這些學生的學習困難的重度、傾向和側結構,從而提出高一生物學習困難解決策略,期望能為班上生物教學質量的提高給力。
學習困難層次類型分為輕微型、較重型、重度型、嚴重型。通過分析高一生物學習困難的層次類型分布分析,明確學生生物學習困難解決的重點對象。學習困難傾向可分為知識缺憾傾向、情感缺陷傾向和能力缺憾傾向。通過學習困難傾向分析,明了學習困難解決主攻方向;通過學習困難測結構分析,知道學習困難解決應以去呆學為落腳點。綜合前述,提出高一生物學習困難解決策略。
教師我采用《學業缺憾自陳量表》對所教班級本期期中考試成績未及格的學生進行測驗,發現高一生物學習困難解決的重點是較重型和重度型,主攻方向是呆學型。綜合二者,教師認為,高一生物學習困難解決解決的對策是引導學生正視學習困難和學會學習。
2.對象
被測為我校高一年級461班、462班、467班、468班等四個班上期中考試生物成績未及格的學生,共118人。
3.量具
教師湖南省教育科學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研制的《學業缺憾自陳量表》(見附件),它為三級評估指標體系。一級指標分為知識缺憾、情感缺憾和能力缺憾。每個一級指標分解為四個二級指標,例如“知識缺憾”分解為:⑴學業成績;⑵學習計劃;⑶學習方法;⑷學習技術。每個二級指標再分解為四個三級指標,例如“學習計劃”分解為:A.有計劃但經常改變;B.有計劃但不詳實;C.有計劃但執行不力;D.無學習計劃。最后是“認定等級”,就是學生從三級指標中選擇符合自身實際的項,如謀生選擇D。該量具將學習困難分為四級,即:輕微學習困難得分為1-12分,較重學習困難得分為13-24分,很重學習困難得分為25-36分,嚴重學習困難得分為37-48分。據研究報告得知,這個量表具有區分性和有效性。
4.過程
(1)實施測驗。10月30日對被試實施首次測驗;11月30日對被試實施第二次測驗;12月30日對被試實施第三次測驗。每次收到有效量表116份,共348份。
(2)建立電子文檔。第三次測驗后,教師應用Excel,建立電子表格,欄目分為姓名、首測、次測、再測。逐次登錄學生個體答卷答案。
(3)一致性分析。隨后,教師觀察發現三次測驗記錄,被測個體對量表各項指標的等級認定完全一致。
5.特征
⑴學習困難層次類型的分布分析。如表1所示,118名被測都同時具備呆學、厭學、低分三特征,因而他們都是學習困難攜帶者。其中,輕微型學習困難攜帶者12人,占學習困難攜帶者的10%;較重型學習困難攜帶者59人,占學習困難攜帶者的51%;很重型學習困難攜帶者37人,占學習困難攜帶者的37%;嚴重型學習困難攜帶者10人,占學習困難攜帶者的9%。顯然,高一生物學習困難解決的重點是較重學習困難和很重型學習困難,難點是嚴重型學習困難。
⑵學習困難傾向的分布分析。
⑶學習困難的側結構分析。
6.策略
(1)引導學生正視學習困難。比如某生學業成績介乎0-14分。學習無計劃,很少做筆記,習慣死記硬背。課堂常走神,玩小動作,總打瞌睡。不過能聽懂小部分內容,有人幫助能做對極少數習題。上課遲到,但無早退缺課。常心煩,擔心考試。對老師不相信不配合,但不說老師壞話,不與老師做對。當中,學業成績介乎0-14分,我們可以告訴他具備一定的基礎知識;它能聽懂小部分內容,有人幫助能做對極少數習題,我們告訴他具備基本技能;死記硬背,說明他記性好;學習無計劃,很少做筆記,課堂常走神,玩小動作,總打瞌睡,說明他天真活潑,很少心理壓力;常心煩,擔心考試,說明他有自知之明;對老師不相信不配合,但不說老是壞話,不與老師做對,說明他尊師,也有批判精神。這樣引導,學生可能正確認識自己,重樹自信,從而激發學習熱情。
(2)引領學生會學。會學的行為特征是會訂學習計劃、有適切的學習方法、有好的學習技術。我們以采用AAT當中的分量表學習計劃、學習方法、學習技術對學習困難攜帶者進行深度測驗,找出其中優點,并通過邏輯思考,擬出會學行為序列。然后,師生展開導認學科基礎,導訂學習計劃,導學生物課程,導園生物學業,促進學生會學,好學、學好生物課程。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學基地課題“學習困難解決方案的推廣實施研究”的項目研究成果。編號:47XJK014BJD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