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育無小事。科學課上的教師自身的操作規范與課堂教學的組織管理因素著實不容忽視。如若做不到這兩點,輕則會傷害教師自身的人身安全,重則會向學生播撒了隨意的種子,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可估量的教學損失。減少以上類型的意外事件發生,還科學課中孩子一個安全規范的活動空間。
【關鍵詞】操作規范;課堂教學的組織管理;身心健康
這些年來,每逢學期結束時,我都長長地舒一口氣,慶幸這半年里科學課還算平安地上了下來。科學課尤其是實驗課難上成了很多老師認可的命題。結合這些年經歷的一些事件,我愈發感到科學課上的教師自身的操作規范與課堂教學的組織管理因素著實不容忽視。如若做不到這兩點,輕則會傷害教師自身的人身安全,重則會向學生播撒了隨意的種子,影響學生的,造成不可估量的教學損失。下面我將結合自己的教學經歷談談相關現象和理解:
一、教師自身規范操作意識不強
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導,尤其在科學課中的演示實驗環節中,教師的一言一行就會深刻地影響學生。
(一)隨意配置藥品
回想課前我曾經在科學準備室中,雖然會帶上防酸手套去接觸裝有濃鹽酸的容器,但幾乎每次都是拿瓶口對瓶口直接傾倒,流入滴瓶,之后,在水龍頭上接上自來水就算是配制了稀鹽酸。至于拿玻璃棒、漏斗引流啦,控制所用稀鹽酸的濃度啦等等觀念統統拋在腦后。教師有了這樣粗枝大葉的工作作風,不追求規范的工作態度,學生也必然會表現出與上面教師一致的行為方式。
(二)隨意放置藥品
一次,上午最后一節課后,為了省去把實驗器材搬回實驗室的麻煩,我把課上要用的澄清石灰水裝在無色透明飲料瓶里,并且直接擱在下一個上課班級的講臺上。下午課上介紹澄清石灰水用途時,有學生鄭重舉手向我匯報:班里的一個小調皮鬼中午來時竟把它當飲料喝了幾口。唉,還好是濃度很低的氫氧化鈣溶液,那小家伙沒有什么大礙,我安慰了他,并且教育其他學生以后不能隨便嘗不明液體。從那以后我做到:只要帶入班級的藥品盡量正式地放在實驗室玻璃器皿中,器皿上都貼上藥品名稱標簽,而且再也不敢輕易地把實驗器材丟在班里了。
(三)隨意處理裝置
還有一次課上,我用蒸發皿裝白糖加熱至融化,進一步至焦黑的演示實驗中,因為前幾節課課后自己經歷了比較麻煩的洗蒸發皿的過程,課上我迅速聯想到自己的生活經驗——趁熱洗鍋比較容易洗。做完實驗,我當著學生的面,用試管夾夾取蒸發皿迅速在教室旁的水龍頭下澆,導致蒸發皿頓時破裂。雖然我馬上借題發揮,讓學生討論蒸發皿破裂原因——迅速的熱脹冷縮。但我仔細一想:老師的這一不規范操作行為,在學生心目中會讓教師的高大形象頓時矮小不少,科學老師居然會犯這樣低級的科學錯誤。
(四)隨意使用危險藥品
有一次,為了追求制取二氧化碳的量和純度效果,在教室里我直接在學生面前表演了往純堿中倒入冒著黃色霧氣的濃鹽酸,制取出的二氧化碳順著裝置中的橡皮管溢出,澆滅了點燃的蠟燭。二氧化碳能滅火的實驗效果達到了,同學歡呼,老師興奮。課后我還得意地把此事告訴了同組的老教師,她卻嚴厲地批評了我。仔細想來,我的確做了一件非常冒險的事,在拿濃鹽酸到班級的路上,若有學生冒失地撞翻實驗器材,若班里的學生出于好奇涌上講臺前來觀看,若是我實驗過程中碰翻藥瓶……所有的意外都有發生的可能。通過后來的學習我知道像濃鹽酸這樣的危險藥品學校實驗室必須設有嚴格的保管制度,濃鹽酸可不能像白醋一樣可以隨便帶入班級使用。實驗中給其實我只要在原有的裝置上加一漏斗,即可控制實驗速度和制取二氧化碳的量。再有,如果課上做不成這樣效果的演示實驗,教師也可以通過視頻播放手段,讓學生直觀感知。經過學習我得知一些經驗豐富的教師利用滅火器里很純的二氧化碳氣體現場澆滅蠟燭火焰,效果也非常明顯。總之,因為自己對教學要求的機械理解是我作出冒險行為的直接動機,因為自身缺乏對相關藥品的管理、使用的明細要求的了解是我隨意操作的根源所在。
二、課堂教學組織管理的缺失
保護、教育每個孩子在活動中安全、有序是我們開展一切實驗活動的起點。更多的科學課中隱藏或暴露的教學組織管理問題需要教師通過課前縝密的思考和課上高超的智慧去化解。
(一)到底由誰做實驗
教育無小事。有一次做熱的傳遞分組實驗時,我仔細指導學生實驗方法,隨即給每個小組分發一盞酒精燈,所有組的學生正確點燃了它,接下來,居然有一個組的兩個學生因為教師沒有分工安排,他們為誰來執行下一步操作爭執起來,一不小心碰翻桌上點燃的酒精燈,幽藍的火焰迅速在桌面上蔓延,周圍的同學嚇得不知所措。班里沒有滅火器,幸虧事先有所準備,我抓起講臺上的濕毛巾“啪啪啪”麻利地在撲打火焰,火勢迅速被撲滅。雖然所有同學為老師果斷行為喝彩,鞏固了燃燒必須要有氧氣的支持,試想若是我在實驗前仔細布置同學間的分工,強調要有序實驗,也就沒有這樣驚險的一幕了。
(二)孩子受傷誰的錯
還有一次,我帶領學生到室外搭建房屋模型,選擇的活動地點是水泥乒乓球臺旁,雖然我事先一再強調不允許爬上乒乓球臺,可仍有一個學生按捺不住興奮——為了配合同組的同學搭建盡可能高大的“房屋”,他偷偷摸摸地爬上乒乓球臺。當其他同學發現我注意到他,就提醒、催促他,他一慌張竟然跌了下來。我當即扶起他并要求他做安全檢查員,因為他知道自己剛才違反了規定爬了球臺,他默默地承擔了此事。幾天后到該班上課時發現他的胳膊打了石膏吊著,班主任悄悄地把他受傷的原因回憶了給我聽,好在這個同學的家長非常通情達理,沒有向我和學校興師問罪,直至今日我仍為自己疏于課前場地的慎重選擇和學生活動時所執行的不當的監督巡視而后悔自責。
規范正確的操作方法需要我們教師自身不斷地學習與總結,積極、高效的課堂教學組織能力需要我們教師不斷反思與修煉。減少以上類型的意外事件發生,還科學課中孩子一個安全規范的活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