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兒童最喜歡游戲,“游戲的功能,本身正是一種‘玩’和‘學習’的奇妙組合?!倍嬘螒蛴质怯螒蚧顒又胁豢苫蛉钡闹匾M成部分。在進行建構游戲時,幼兒能發(fā)展的動手能力和建構的技巧,通過建構游戲,幼兒還能學習去與同伴一起分享一起合作,建構游戲讓小朋友們能嘗試創(chuàng)新新的事物,讓他們在游戲中體驗成功與挫折,從而實現(xiàn)讓每一個幼兒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建構游戲;指導;孩子
兒童最喜歡游戲,“游戲的功能,本身正是一種‘玩’和‘學習’的奇妙組合?!睈弁媸呛⒆拥奶煨裕螒蚴悄軡M足他們的需要,能帶給他們快樂。游戲在兒童發(fā)展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而建構游戲是游戲活動中十分重要的,是幼兒生活中必不可缺的,建構游戲能夠促進幼兒多方面經(jīng)驗的獲得和各方面能力的提高。積木、積塑、雪花片、大小不同的盒子、瓶子、罐子……正是這類平時看似不起眼的小活動,開發(fā)著他們的潛能,啟迪著他們的智慧。教師如何指導幼兒積極參與建構游戲,讓幼兒在游戲中獲得發(fā)展,是幼兒園開展建構游戲的關鍵。那怎樣才能讓幼兒在建構游戲中玩出精彩,玩的有意義呢?作為教師的我們在建構游戲中應該怎么做、怎么指導呢?
一、給幼兒提供充足的時間,準備充分的正確材料
當孩子們在玩建構活動的時候,常常會聽到幼兒的許多宏偉計劃:“我要搭長城”,“我要蓋大樓”……孩子們十分熱衷于參與這些富有創(chuàng)造性、能實現(xiàn)自我構想的活動。可是有時候幼兒園在組織活動時,對建構活動不夠重視,僅僅把建構游戲用來打發(fā)時間。這其中的存在弊端是相當大的。建構游戲可以提高幼兒的注意力,這是一個重要的教育價值,這個價值可以促進幼兒的堅持性的發(fā)展,培養(yǎng)孩子們持之以恒,不放棄的精神??墒侨鄙僮銐虻臅r間讓小朋友們去玩建構活動顯然無法發(fā)揮其教育的意義,當孩子們玩到興致的時候又讓他們結束活動,這樣只會讓孩子學會做事半途而廢。
建構材料能自由組合,重復使用,具有多變性、可塑性的特點,是幼兒園必備的玩具之一。也許正因為建構活動的功能和教育價值得到大家的認可,所以目前建構材料已發(fā)展得十分豐富。從材質上看有木制、塑料制、海綿制、紙制、竹制等;從體積上看,有大型、中型、小型;從造型上看更是多種多樣,不單能搭建的幾何形積木,而且還能接插拼裝造型各異的積塑,如雪花片。
再者,要走出建構游戲只用現(xiàn)成積木、積塑、雪花片的局限,可以讓廢舊材料走進幼兒的建構游戲,比如:大小不同的盒子、瓶子、罐子、樹枝、樹葉等組成一個建構游戲的“百寶箱”。這樣,游戲的材料會更多種多樣,內容豐富精彩,能更好的激發(fā)幼兒的“玩”性,實現(xiàn)了建構游戲的價值。
二、建構材料應根據(jù)幼兒的發(fā)展水平有步驟地投放
不同年齡階段的幼兒對建構材料的需要是不同的。如果沒有選擇好適當?shù)牟牧暇筒荒芎芎玫卮龠M幼兒的發(fā)展。幼兒園配置了許多種類和數(shù)量的玩具,所以在投放建構材料的時候要符合幼兒年齡特點投放。幼兒期積木建構活動一般要經(jīng)歷平鋪、搭高、圍合等初級階段和假象創(chuàng)作階段。最初幼兒喜歡把積木一塊塊堆疊起來,也喜歡把積木平鋪在地上。鋪路是常見的積木游戲,因此剛開始建構活動的時候,投放材料可以是形狀簡單,數(shù)量充足的材料,如投放一些長方形和正方形的木制中型積木讓幼兒鋪路。當幼兒在堆疊拼擺的過程中,漸漸知道積木的大小、形狀與搭建物體的關系時,會有意識的選用材料,嘗試各種方法的搭建,這時,要提供給他們多種不同形狀的積木,讓其搭建“房子”、“城堡”等,到了假象創(chuàng)作階段,幼兒能根據(jù)主題迅速的選定材料,并能較有創(chuàng)意地綜合運用材料搭建作品時,教師不僅要提供幼兒多種多樣的積木,還要供給輔助材料和能引發(fā)幼兒想象的替代物,使他們的作品更加豐富,更有創(chuàng)意。
三、激發(fā)幼兒的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幼兒活動時,教師如何指導幼兒是一個需要教師深入思考的問題。建議教師用描述性的語言來談論所看到的作品,如使用了哪些材料,材料的擺放位置,喜歡這一作品的哪些特點等等。這樣說既能表明教師重視他的作品,又能幫助幼兒審視自己的作品。
在觀察幼兒的建構活動時,教師還可以提出一些諸如“你搭的東西可以做什么?”這類開放式的問題,鼓勵幼兒表達自己的想法,幫助幼兒確定主題。在建造過程中幼兒往往會提出許多問題,教師不必直接回答,可啟發(fā)幼兒回憶有關經(jīng)驗、印象,或引導幼兒再次觀察,自己尋找答案。孩子的游戲就讓孩子自己去想辦法拿主意,教師可以根據(jù)幼兒建構的興趣、產(chǎn)生的問題和困難,支持、幫助、引導、鼓勵他們去建構,在發(fā)現(xiàn)幼兒活動中問題時,把解決問題的機會留給孩子。
四、與幼兒建立良好的互動
新綱要指出:教育本身就表現(xiàn)為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沒有互動的教育是難以想象的,更談不上是有效的。
在建構游戲中教師和孩子一起參加游戲,興致勃勃地觀察孩子在游戲中的表現(xiàn),用游戲的口吻,表揚、鼓勵的方法,激發(fā)幼兒的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及時解決所出現(xiàn)的問題,和孩子們一起分享成功的快樂。在游戲過程中,教師要捕捉機會介入。當幼兒碰到困難時、當幼兒游戲興趣減弱時,當幼兒獲得成功時等,教師要及時介入,使幼兒的游戲得以順利進行。而且教師介入的時機十分重要,它表示著這個活動能不能及時順利的進行下去。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每一個孩子都是愛玩的。建構游戲對于小朋友們的成長具有重要意義,正確地指導幼兒進行建構游戲,讓孩子在建構游戲中玩出精彩,玩出成績。
【參考文獻】
[1]劉焱.幼兒園游戲教學論[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1999年版
[2]華愛華.游戲活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洪曉琴.我園游戲課程的教改實踐[J].學前教育研究,2002(1)
[4]《學前教育研究》,2006年第3期
[5]黃全愈.《玩的教育在美國》作家出版社
[6]徐萍.《幼兒區(qū)角活動》福建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