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讀課文,則是學生自己閱讀課文,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老師是處于指導者和監督者的地位,而學生本身是學習的主體,一切的學習活動離不開他們的參與,而學生進行自讀課的學習,必須掌握一定的閱讀能力和閱讀方法,這就要求教師應予以指導,從而使學生達到會讀的目的。
【關鍵詞】自讀;指導;方法
自讀課關鍵在于“自讀”二字,新課標對自讀課文作了十分明確的教學要求:自讀課文,讓學生自讀、自測,培養和檢驗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自學能力,以配合講讀課文的教學,完成聽說讀寫訓練。學生自讀課文時,通過教師指導,學會用自己的人生經歷、知識積累、體味學習的樂趣,這種探究式的學習方法正是目前課堂教學改革所倡導的。葉圣陶老先生早就告訴我們,“教是為了不教”,這里的“不教”就是指導學生通過自讀自學等方式,掌握學習方法,讀懂課文,學會學習。自讀課文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捷徑。古話說的好,“授人魚,不如授人漁。”我們教者的使命不是要教給學生多少知識,而是要引導他們如何自己去獲取知識。在講讀課文上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和思路,就是為了要讓他們在自讀課文的學習上得到鍛煉和自學能力的培養。因此自讀課文就成了學生自學的最好捷徑。大家都說將來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不善于學習的人。自學日益成為生活的一種基本技能。所以,教學中因勢利導地引導學生“自讀”課文,對其自學能力的培養、提高大有裨益。
開放自主課堂,一方面讓學生的讀來彌補教師教的不足,用學生的讀去打開探究性學習的窗口,去獲取更多的知識,這無疑是提高學習效率的一種有效方法。另一方面,教師應有科學的指導方法。
一、指導自學
在學生自讀前,教師應根據學生實際情況,予以常規性指導,如初讀課文應解決以下這些問題,默讀、動筆圈、點、畫,使用工具書查字典、詞典,給生字詞注音、解釋,找出課文的關鍵詞語、精彩語段,做筆記,理清課文的脈絡,辨析課文的體裁,提出疑難問題等一系列的內容。這實際上是學生深入課文內部,感知材料、訓練語感的過程,是自讀課的核心環節。長期堅持下去,形成一種閱讀習慣,學生遇到新課文,就知道該干什么。
二、大膽質疑
古人云“學貴有疑”,“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只有這樣,才能了然于心,對知識掌握牢固。只有質疑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精神,使學生由被動變為主動,由消極變為積極。質疑就是要學生提出問題,提出有質量、有價值的問題,這就要求學生反復研習課文,積極思考、理解、分析、比較、推理、判斷,從而在反復的研習過程中提高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在教學中,采取循序漸進的原則,鼓勵學生先提出一些簡單的問題,大家積極思考、解答,教師表揚鼓勵,這樣,學生提問題的熱情就會越來越高漲。然后積極鼓勵學生鉆研課文,提出有價值的問題,這樣做比教師的主動提問更能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這種方法對那些閱讀能力較差,自己還不能很快的在閱讀中發現問題的學生十分適合。它可以克服學生自讀中的盲目性,提高學習效率。
三、適時點撥
這是學生在自讀學習中,探索問題時思路貧乏或進入“死胡同”的時候,教師予以啟發、誘導,教給學生學習方法的過程。教師在點撥啟發學生過程中,要傳授一些自讀的方法,如面對一篇自讀課文,告訴學生學會用“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去設問,即這篇文章寫了什么,作者為什么要寫,是怎樣寫的等,回答了以上幾個方面的問題,就理解了此篇課文之綱,掌握了打開自讀課文之鎖的鑰匙。
四、多向互動
這是指在課堂自讀過程中,通過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和教師的主導性,使教師、學生、教材和媒體之間互動起來的過程。互動環節在自讀課文學習中表現為師生交流、學生之間討論答辯,協助學習。小組討論是互動教學程式中的一個最重要的環節,它最能體現建構意義理論中關于以學生為中心的觀點,最能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在這個環節里,學生圍繞自己所提出的問題(當然包括教師在點拔啟發中補充的問題)展開討論。形式可以先小組后集體。小組討論,往往是前后四人為一組,每個成員均必須發表自己的見解。集體討論時,可以小組為單位,也可以以個人為單位。討論過程中,教師不輕易給結論,較難的問題,教師也只是加以適當的引導點拔,盡量由學生自行解決。一些開放性的問題,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和聯想能力,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教師在互動環節中的主要任務是為學生創設輕松愉快的討論氛圍。
五、實踐檢驗
通過自讀,學生開拓了視野,學會了自讀的方法,訓練了技能,培養了語感,掌握了一定的閱讀規律,學生就可以將這些知識和技能運用到實踐中去。如學會摘錄詞句,平時就可以養成邊讀書邊摘錄的習慣。學會了按照“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的閱讀思路去閱讀文章,學生在課外閱讀報刊雜志、小說名著時,就會知道怎樣進行閱讀。
總之,自讀課文的教學,我們只有做到了放手放心,學生才能成為課堂的主人,語文教學才能向前邁進一步。同時,如果把諸多行之有效的讀書方法教給學生,學生的語文學習就會產生質的飛躍,語文課的教學質量就會有一個較大的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差的問題就有可能得到有效的解決,語文教學也許就能擺脫千夫所指的被動局面。
【參考文獻】
[1]馬娟.高中自讀課文六步體系訓練的嘗試[J].中學語文,2014(24)
[2]董元金.自讀課文的閱讀方法初探[J].文學教育(下),2014(03)
[3]楊麗萍.高中語文高效課堂構建方法研究[J].文學教育(上),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