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語閱讀是學生進行知識輸入的一個重要過程,通過廣泛地閱讀,學生的知識面會變得更加開闊,學生的閱讀速度和閱讀能力都會在潛移默化中提高,促進學生掌握閱讀方法,提高英語核心素養。本文主要探究了提高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有效策略,使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可以養成自主閱讀的習慣,掌握多方面的知識,活躍思維,積極地進行邏輯思考和閱讀分析,實現英語學習能力的提高。
【關鍵詞】初中英語;閱讀能力;視野;方法
《初中英語課程標準》規定學生通過閱讀要達到一定詞匯量和固定短語量、熟悉語法結構,拓寬知識面,熟悉各種題材和體裁的文章,提高閱讀速度,提高通過閱讀獲取信息的能力。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要通過有效的方法進行指導,讓學生可以成為閱讀的主人,主動地進行閱讀和分析,在探究中掌握方法,開闊視野,分析句子結構,了解文章中心思想,實現學生潛能的充分發揮和綜合素質的提高。
一、帶著問題,速讀全文
在進行閱讀練習時,學生不能機械地對一篇文章進行閱讀,那樣的閱讀是盲目的,學生接收到信息是有限的,不確切的。學生要帶著問題進行閱讀,對于問題的回答就是學生閱讀的動力和目的,針對這些問題來進行有計劃的閱讀,會使閱讀效果事半功倍。首先要掌握問題的類型,分清是客觀信息題還是主觀判斷題,提前閱讀問題會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有一定的目的性,從而快速而準確地回答問題。其次,了解題干以及各選項所包含的信息,然后有針對性地對文章進行掃讀,對有關信息進行快速定位,找準關鍵點,針對這些要點進行閱讀和分析,形成自己的理解。之后將獲得的相關信息進行整合、甄別、分析、對比,有根有據地排除干擾項,這種方法真正地做到了有的放矢,從而可以確定無疑地選出正確答案。
二、找主題句,定中心思想
每篇閱讀文章均講訴一個主題,這是文章可以延伸和拓展的中心,不管它有幾個段落,他們都圍繞著一個中心思想來進行講述和描寫的。為此,在進行閱讀時,學生要確定中心思想,明確了中心即抓住了關鍵,這樣學生在閱讀時就不會偏離主旨。隨后學生可以圍繞著中心思想來搜尋關鍵詞、主題句,捕捉時空、順序、情節、人物、觀點并理清文章脈絡,把握語篇實質。通過對于關鍵點的梳理和分析,學生會了解閱讀文章的關鍵信息,對文章進行系統的整理和歸納,形成自己對于文章的理解。在對于文章中心思想的把握過程中,學生可以采用速讀的方式,速讀全文對于主旨大意題的解決尤其有效,能快速抓住主干,確定好答案。
三、精確推理,深層理解
在學生的閱讀過程中有些題目是可以直接通過閱讀文章找到的,這些多是細節理解題;但是有些題目是不能夠通過閱讀直接找到的,學生學生的精確推理和深層理解。深層理解主要包括歸納概括題和推理判斷題,這是閱讀理解中的難點。學生需要在準確把握文章細節和內容的基礎上進行概括和分析,進行深入地分析和思考,實現對于文章的深層理解,可以說這是一種創造性的思維活動,需要學生進行創新性的思維和分析。它必須忠實于原文;要以文章提供的實施和線索為依據,立足已知推斷未知,不能憑空想象,隨意推測。在正確理解了文章的基礎上,學生需要進行發散思維和推理判斷,在此基礎上進行考慮和分析,形成完整、正確的認識。深層理解要求學生對文字的表面信息進行分析、挖掘和邏輯推理,不能就事論事,以偏概全。只能吃透文章的字面意義,推理才有前提和基礎,確保學生可以準確地進行推理和分析,做好對文章的深層理解。
四、猜詞悟義,清除障礙
在做閱讀理解時,常常會遇到不認識的單詞,看不懂的句子等。這種一種很正常的現象,學生的詞匯量有限,他們的閱讀能力和詞匯掌握能力都是有限的,學生不要緊張。教師應指導學生輕松應對這種情況,不必過度緊張或者焦慮,要學會運用學過的語言知識,以及構詞法進行邏輯思考和推理,培養自己的思維能力和猜詞能力,去推斷出此單詞和整個句子的含義。在分析中學生不僅要以構詞法為依據,同時還結合上下文,根據文章的語境來進行分析和判斷,學會“順藤摸瓜”。生詞是對學生的一種考驗,學生要沉著冷靜,隨機應變,在閱讀中結合構詞,語法,定義,對比,因果,常識,上下文等線索確定詞義、句意,形成自己的正確理解和科學認識。
五、重疊選項,定位答案
面對閱讀的文章有些題目總是讓學生不知所措,面對這種情況,學生要通過題干返回原文,判斷四個選項,對他們進行認真閱讀和仔細分析,抓住選項中的關鍵詞。通過對于這些關鍵詞的理解來把選項定位到原文,通過細致地比較,科學地判斷,全面地推理,選出答案。注意要有選一個答案的理由和不選其他三個的理由,這是學生閱讀的基礎和根據。學生要明確正確答案經常與中心思想有關,他們往往都是圍繞著中心思想來進行展開的,成為學生思考和判斷的依據。正確答案的位置,最常見的三個位置是:段首段尾處、轉折處、因果處。正確答案經常運用的原則是同義替換、正話反說、反話正說。從語氣角度來看,正確答案中經常含有不肯定的語氣詞和委婉表達的用詞。正確答案經常具有概括性、深刻性,不能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總之,學生掌握了閱讀方法就能夠在閱讀過程中有的放矢,積極地進行思考,探究文章中的詞匯和主旨大意,形成自己的分析和推理判斷能力,逐步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教師要關注學習方法的滲透,“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魚”,只有學生掌握了學習方法,才能夠進行自主閱讀,從而在閱讀中不斷地提高自己。
【參考文獻】
[1]何玉沛.提高英語閱讀能力的策略初探[J].考試周刊,2007.04
[2]遲宇鷹.培養學生英語閱讀的方法與措施[J].學苑教育,2011.0
[3]朱秀恩.以《馬說》為“例式”談談如何提高中學生閱讀理解能力[J].讀書文摘,2014(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