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閱讀是學好英語的重要途徑。良好的閱讀習慣有助于促進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全面提高。加強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應著力從選材、限時閱讀、閱讀點撥、自由閱讀、閱讀交流、課外寫作等六個環節入手,根據學生的實際循序漸進引導學生養成樂于閱讀的好習慣,為學生終身學習英語服務。
【關鍵詞】初中;英語;閱讀;能力;習慣
“能讀懂7—9年級簡單讀物和報刊,克服生詞障礙,理解大意。能根據閱讀目的運用適當的閱讀策略。”這是《英語新課程標準》規定的學生在五級應該達標的閱讀能力目標。閱讀能力是英語自學能力的基礎,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手段,閱讀能力的提高可以促進英語聽、說、讀、寫的能力。下面結合教學實踐,就初中英語閱讀課運用“六步教學法”即選材、限時閱讀、閱讀點撥、自由閱讀、閱讀交流、課外寫作等六步進行有效教學談一些看法和做法,與同仁共勉。
一、選材
首先,充分利用課本現成的閱讀文本。課本的閱讀文本是最好的文本,我們應就地取材,原汁原味加以充分應用。其次,根據不同基礎,不同水平,甚至不同興趣的學生,分層次,分類選擇不同的閱讀材料。一開始,選擇一些學生感興趣,比較容易的材料,以此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閱讀信心,讓學生有點成就感,先讓他們嘗到甜頭。然后讓學生逐步接觸各種題材并適當增加難度,但是材料的生詞量一般不超過百分之三。在材料選出來后,找出材料中那些就學生現有水平能夠用英語表達出來的問題,并設計相應的練習。其實,選材很關鍵,太難的話,會挫傷學生的積極性,選材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二、限時閱讀
這一階段采取學生獨立閱讀的方式。課前把事先精心選出來的2—3篇材料發給學生,指導學生閱讀。為了把時間讓給學生,讓學生有自由發揮想象力的時間和空間,我往往根據內容畫出簡筆畫幫助學生掌握材料大意,獨立完成這一階段的閱讀任務。如果把簡筆畫融入這一階段的閱讀,學生們往往急于想知道材料是如何表達意思的,他們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閱讀教學中去的,并從中得到閱讀的樂趣,從而逐步培養起他們的閱讀興趣。這一階段,教師的任務是及時發現學生的不良的閱讀習慣,以便在閱讀點撥時及時給予糾正。還有這個階段的閱讀是限時的,所以學生就必須有一定的時間感,避免學生的拖沓行為,講究了時間感和效率感。
三、閱讀點撥
閱讀點撥是英語課堂教學中很重要的環節,這一階段主要是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技巧和方法。在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的過程中,學生要養成看讀的習慣。看讀時,眼睛要抓住成串的文字,捕捉關鍵的詞語,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取最重要的信息,注意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和結果等重要的內容,同時要加強學生閱讀技巧的指導和訓練。包括:
1.預測:從標題和副標題預測文章的大致內容以及可能涉及到的詞匯,然后閱讀開篇一二段,以驗證或及時糾正對文章的預測。同時抓住主題句(topic sentences),關鍵詞(key words),以便更好地從整體上理解文章。
2.略讀:快速瀏覽全文,領會文章大意,發現作者的觀點和意圖,掌握整篇結構進而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尤其注意首尾兩段和每段的首尾兩句。
3.查讀:在瀏覽全文的基礎上進行查讀,以回答個別具體問題。
4.生詞的處理:不斷提醒學生不要一遇到生詞就查字典,要學會通過上下文猜測詞意,對于不影響文章大意的生詞可以“置之不理”,要學會跳讀,應把力氣花在整段、整篇文章的理解上等。
四、自由閱讀
這一階段采取小組合作閱讀的方式。為增加學生主體參與閱讀教學的機會,閱讀教學形式從以教師為中心的“講解式”轉向以學生為中心的“任務式”。在自由閱讀時,根據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和閱讀能力,分成四人一小組,讓他們小組合作閱讀。閱讀過程中需要完成下列幾項任務:
1.找出文章中的生詞,根據上下文語境猜測詞義,還可以根據詞性和構詞法常識(如詞根,詞干,前綴,后綴等)判別詞義,并盡力用英語解釋這些生詞。
2.在閱讀材料中找出關鍵詞(key words),以關鍵詞為中心概括文章要點。
3.教師設計框架性的問題,要求學生讀后給出答案。
4.想象并續寫故事的結尾。
5.學生以組為單位,做好閱讀筆記。
閱讀筆記主要記錄精彩的句子和段落以及本組對文章內容的理解,中心意思等。記閱讀筆記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積累知識和養成良好閱讀習慣的有效方法之一。同時它也把讀和寫結合了起來。但是它輔助性的,閱讀課一定要堅持以讀為本,不能喧賓奪主。
五、閱讀交流階段
通過交流,學生可以及時了解自己閱讀的成功和不足之處,鞏固正確的閱讀方法。另外,在學生交流感受的過程中我鼓勵學生大膽用英語發表對某人或某事的看法,從而也帶動了學生聽說能力的提高。
我采取以下的幾種交流的方式。
1.交流閱讀筆記。
2.學生根據自己對材料的理解,可以針對其中一些不甚理解的內容采用問答的方式,請求另一個或另一組學生的幫助,以驗證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確。
3.教師對關鍵性的問題提出來讓學生回答,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
4.根據學生表現欲強的特點,我鼓勵學生把閱讀課中的一篇或幾篇閱讀材料自編成簡單的對話或小品,并且當堂表演出來。
六、課外寫作
在閱讀課結束前的2—3分鐘內,我讓學生快速閱讀一篇寫作材料,包括寫作要求以及同級學生寫的習作。下課后把資料收上來,學生利用課外時間在自己的閱讀筆記上寫同一篇習作,然后教師批改并作點評。下一次上閱讀課的時候,學生們就會自覺地把自己的寫作與這個同學的習作比較,從中找出自己寫作中的不足之處,在以后的寫作中避免同樣錯誤的發生。同時學習他人的長處,把他人寫的優美句子或段落摘錄到閱讀筆記中,從而轉變為自己的東西。通過這樣,大多數學生的寫作水平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使閱讀課把聽,說,讀,寫四種訓練有機地結合在一起。
總之,“六步教學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是一個不斷延伸的過程。培養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也是個循序漸進的長期復雜的過程,需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閱讀課必須以閱讀習慣的培養為基礎,以閱讀方法的引導為主線,以閱讀策略興趣培養為延伸,以閱讀速度和效果為目的,學生的閱讀能力也才會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