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整合高中地理教學中的資源,對提升教學成效意義重大,教師可以通過幾個方面進行突破:一是多種途徑吸收借鑒地理教學成功經驗,二是借助信息媒體網絡搜集地理教學信息,三是發掘本地鄉土地理資源服務教學工作,四是深入社會實踐開展調研深化學習理解,五是發揮地理學習經驗對教學對促進作用。
【關鍵詞】高中地理;教學資源;整合運用
在高中地理教學工作中,各種教學資源應當得到充分的整合,共同服務于教學工作開展。筆者多年從事地理教學工作,針對這一方面進行了初步的探究,下面將做簡要的論述。
一、多種途徑吸收借鑒地理教學成功經驗
一個人的能力水平、眼光視野都是有限的,站在更廣闊的范圍內就可以發現,各地的地理教學經驗成果異彩紛呈,完全可以為教學工作提供更多的借鑒和參考。在這一方面,廣大地理教師要跳出自身的教學看教學,要能夠在更廣闊的范圍內汲取成功的經驗模式,并和自身教學工作結合起來進行消化性吸收,能夠取得較好的效果。筆者在教學工作中經常瀏覽各種教學網站,瀏覽知名地理教師的博客,以及從各種教學論壇中和其他教師進行互動交流,將其中許多有參考價值的教學模式吸納到自身教學工作中來。例如五步預習法對地理教學的促進作用非常明顯,筆者在教學中向學生推薦了這一模式,并指導學生結合自身學習實際進行消化吸收,運用四步預習法、六步預習法滿足了課前充分準備這一方面的要求。可以看出只要善于發掘善于整合,各地許多優秀的教學模式、成功的教學經驗,完全可以在自身地理教學工作中發揮更加有效的作用,必將有力的推動教學資源的整合,促進教學成效的提升。
二、借助信息媒體網絡搜集地理教學信息
地理教學涵蓋的知識面非常廣泛,聯系到人們的生產生活各個方面,因此教學中需要通過大量的信息補充,對教材內容進行詮釋,幫助學生加深理解。隨著教育現代化的推進,信息化媒體已經走進了絕大多數學校的課堂,這就為地理教學資源的整合提供了有力契機。筆者在教學中,運用多媒體與網絡相結合的方式,搜集大量的與教學相關的資料,服務于地理教學工作,效果非常顯著。例如在全球氣候變化對人類活動的影響教學中,筆者借助于網絡搜集到了近百年來全球氣候變化的具體規律、數據以及相關的圖片,運用數據加影音資料相結合的方式,幫助學生直觀的了解全球氣候沿著一種什么樣的趨勢進行變化,每一步的變化對人們的生產生活產生了什么樣的影響,圖文并茂、數據詳實,對學生加深理解效果非常顯著。每一部分地理知識的教學都可以從網絡中搜集到大量的與此相關的內容,對教材進行補充完善,有助于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讓學生的地理知識更加豐富,理解能力得到提高。
三、發掘本地鄉土地理資源服務教學工作
鄉土資源是地理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資源,各地區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歷史的變遷,留下了許多顯性的痕跡。教師可以在教學中發掘這些資源,在地理課堂上、課外活動中進行有效運用,幫助學生加深課文內容理解。例如在自然災害對人類的危害教學中, 筆者詳細查閱了本地的氣象資料,發現近五十年來對本地影響最大的自然災害當屬臺風和洪澇,特別是每年夏季臺風往往從海上登陸引發強降雨,給群眾生命財產帶來一定的損失。筆者運用本地進幾十年來發生的多起臺風、洪澇災害為原本,制作了多媒體課件,讓學生直觀的了解這些方面知識,特別是本地干群如何積極努力應對和抗擊自然災害的。如建立詳細的預警提示做到超前準備,疏浚河道,加固涵閘,形成封閉框,排澇體系增加排澇動力等等,這些方面有效抗擊了自然災害。通過本地的一些鄉土資料,學生結合教材內容理解的深度和廣度都有了明顯提高。
四、深入社會實踐開展調研深化學習理解
地理學科教學的內容與人們的生產生活密切聯系,如何開展豐富的實踐活動,考驗著每一位地理教師的智慧和才干。結合教材內容立足課堂實際,在課外進行社會實踐調查,能夠對學生產生較大的吸引力。走出校園感受社會的發展,同時也加深了地理學習內容的理解,達到了雙重效果。例如在城市化過程對地理環境的影響教學之后,筆者重點引導學生對本地的城市化發展進行了調查研究,通過走訪城建部門、規劃部門、水利部門、國土部門,獲得了詳實的數據,對本地城市化進程的特點、不同階段有了初步的認識,對城市化進程中影響人文環境和地理環境有了更準確的理解。特別是城市化進程導致縣城區域水域不流暢、垃圾污染增多、交通擁堵等問題,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并提出了針對性的建議,具有一定的參考性。通過實踐活動,學生對地理教材加深了理解,對家鄉城市化進程也有了初步的認識,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議觀點,較好的培養了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五、發揮地理學習經驗對教學的促進作用
學生在高中地理學習中有著自己的觀點、自己的方式和方法,他們所積累的一些經驗成果、更接地氣,也具有很強的實用性。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發掘這些資源,并在班級進行推廣運用,以提高學生地理學習的綜合成效。例如筆者定期組織學生交流地理知識點記憶、地理規律理解、地理現象分析等方面的技巧,并和學生共同探討如何有效提高學習效率。在地理知識點記憶中,和學生總結出了關聯記憶法、框架記憶法、聯想記憶法等多種行之有效的記憶方法,在地理規律理解中注重引導學生前后聯系、抓住要點進行突破,對于一些地理現象的分析,則要求學生注意觸類旁通、舉一反三,拓展思維進行問題分析等等。許多學生在學習活動中自己總結出了一些經驗技巧,也是非常行之有效的,通過相互的交流在班級進行了推廣,幫助其他學生在提高地理學習效率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由此可以看出,高中地理教學中的資源整合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課題,怎樣抓住要點進行突破,怎樣讓各種優質的資源聚合起來服務于地理教學,服務于學生能力培養,需要每一位教師在教學實踐過程中進行認真的分析研究,并不斷發揚光大。
【參考文獻】
[1]高偉之.新課程理念下高中地理有效教學策略研究[J]. 旅游縱覽(下半月),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