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從體育作為一門學科問題著手,針對部分人對體育學科認識的偏差,重在遵循運動規律,參加課外作業練習,激發學生健身的興趣,形成較好的課堂教學和課外體育活動的氛圍,培養學生健身的習慣,掌握切合實際的健身方法,使之終生受益。
【關鍵詞】課外作業;自覺鍛煉;興趣
體育與其他學科一樣也應有課外作業,但因為不同于其他學科的書面作業,所以往往沒有引起老師與學生的重視。筆者對所認教的初一年級六個班的學生進行了一次調查,調查下來,參加課外作業練習的人數平均只占實際人數的33.4%,學生的身體素質下降;體育技術、技能處于較低水平。針對學生這些情況,筆者認為,只有有效合理地組織好學生完成課外體育作業,才能全面發展學生的身體素質,促進學生對體育基本技術、技能的掌握,培養學生自覺鍛煉的好習慣。
一、根據體育課的教學內容布置課外作業
在體育課本中每一節都有課外作業練習內容。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把課外作業備在教案中,下課前布置給學生,并簡要地講解一下練習的次數和練習的要求。或者結合學生在有限的體育課上對沒能完全熟練掌握的內容,特別是一些難度較大的技術動作,根據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和各階段的教學重點,適當調整課外作業的內容。
例如仰臥起坐。初練時,不少學生每分鐘最多做15-20次,有的學生連一次也做不成。因此,我就給他們分別提出“步步高升”的課外作業:第一階段(練習7-10天):原始次數*3組/天;第二階段(練習7-10天):比原始次數增加5次*3組/天;第三階段以及以后的階段均以5次遞增進行。經過一個時期的練習,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二、根據體育課的“兩個標準”布置課外作業
目前課程表上,每周有三節體育課,兩次體育活動,基本能達到“國家體育鍛煉標準”和“學期考核標準”的要求,但全部“達標”的難度較大。因此,我根據“兩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給學生布置課外作業。
中長跑在我們學校是老大難的項目之一,即使利用體育課時間和晨練安排學生練習,還有相當一部分學生不能“達標”。所以我根據學生耐久力差這一薄弱環節布置作業:每天在晨練時用中慢速交換跑800米,或自然地形跑800米等,同時,結合體育活動課,進行接力賽跑、往返跑等練習。
三、根據學生的愛好和特點布置課外作業
愛好是因人而異的。布置作業時,要根據不同的對象,分別布置不同的課外體育作業。這樣既能使有特長的學生得到充分發展,又能幫助體育差生彌補不足,同時也使學生的愛好和興趣得到滿足,身體素質得到全面增強。
比如女同學的上肢力量較差,就布置這些學生練習舉啞鈴,做俯臥撐等。對下肢力量差的學生則安排跳繩、單腳交換跳等練習。經過一個時期的練習,原先的弱項得到了彌補。
四、根據練習的條件,輔導課外作業
及時認真的輔導工作是幫助學生完成課外作業的關鍵。大部分學生是在清晨起床或下午放學后到學校運動場練習,教師要在這個時間到現場觀察,采取集中或個別輔導的辦法講解示范。比如單杠,投擲實心球等技術性動作進行集中講解輔導;發現個別同學在練習中出現的錯誤動作單獨糾正,從而更好地完成課外作業。
課外體育作業布置之后,只能算完成了工作的一半。為使課外作業能夠落實處,布置作業時,內容不可過多,要安排好作業的順序,考慮活動的場所、器材、安全等問題,更重要的還在于督促和檢查。為了將課外體育作業深入到每位學生的自覺鍛煉行動中去,采用了以下三種開放、自主的練習形式。
(一)自選型練習。
通過“自選型”作業,根據自身身體素質的薄弱環節,在“身體素質練習指南”中選擇合適的練習方法,制定運動處方,進行自覺練習。
如有一位學生在去年的體育考核中,除了仰臥起坐合格外,其于項目均較差。于是我在充分肯定她的柔韌素質和協調性較好的基礎上,分析了她速度素質比較薄弱,幫助她對照“身體素質練習指南”制定了以發展速度素質為主,力量,耐力等素質為輔的運動處方。經過幾次輔導,她逐漸學會了選擇處方中適合自己的項目進行鍛煉,現在的考核均能達到合格甚至良好。
(二)創編型練習。
“創編型”作業就是引導學生根據現有的知識技能,廣泛借鑒,發揮想象,創作或改編一些技巧動作,并在嘗試練習中鞏固已學知識技能,培養學生體育創新能力。
如初一年級后滾翻練習,我要求學生在原有基礎上創編一兩個簡單技巧動作。表演時,有的后滾翻接著再做一個前滾翻,有的接著做一個挺身跳,有的來一個定格亮相,變化多樣,各有千秋。
(三)專項型練習。
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經常發現,雖然學生身體素質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差異,但他們對體育項目的喜愛往往有很多相似。“專項型”作業,就是在培養學生廣泛的體育興趣基礎上,引導學生選擇體育項目,進行專項練習,滿足學生體育需求,發展運動技能。
對身體素質較好的學生,我幫助他們選擇進入各類體育興趣小組進行專項練習,培養他們的“一技之長”;對體育素質一般或較弱的學生,通過課外觀察,發現他們的體育愛好,不斷豐富他們的情感體驗,使他們喜歡體育。
經過老師的精心組織和認真輔導,通過學生一段時間的自覺鍛煉,我對先前調查的初一年級六個班級再進行了一次調查,結果表明,參加課外體育作業練習的人數占總人數的90%以上,比實驗前大大提高了。通過有效的組織學生進行課外體育作業的練習,不僅全面發展了學生的身體素質,還激發了他們進行體育活動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中國學校體育》,2003年4期
[2]時云榮.初中畢業班體育教學的認識與實踐
[3]王英武.中小學體育的現狀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