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大學教育中,體育教育具有重要的地位,本文針對大學體育在大學生的體育意識形成作用進行探討,形成具有一定理論依據的體育活動認知研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大學體育;社會體育意識;形成與進步;作用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與時代的進步,我國大學體系也隨之發(fā)生了變化,其中體育的作用與變化不可忽視,其以獨特的功能將育人、體質、育樂集于一體,推動了社會體育意識的形成與進步。
1.大學體育、體育意識的內涵與意義
大學體育以集體教學的形式將學生置身于體育環(huán)境中,通過運動和保健的方式施加影響,并促成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及社會人才培養(yǎng)具有重要的意義。
在社會學上,意識屬于人體大腦對于客觀事物的真實反應,主要集中在認知、情感以及意志方面,包含了對體育運動本身的認知,且反饋于體育思想觀念和評價當中。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下,體育意識是相對穩(wěn)定的,構成因素包括了態(tài)度狀態(tài)以及體育素質,如學生體育活動的情感狀態(tài)、認知狀態(tài)、意志狀態(tài)等,由此來支配體育意識的發(fā)生與發(fā)展,并對體育學習的動機與興趣產生直接的影響。
2.大學體育在社會體育意識形成與進步中的作用
2.1大學體育是推動健康意識形成與進步的動力
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學體育是學校與社會體育的接軌,也是國家培養(yǎng)精英和人才體質的重要基地,這個階段的體育教育必須在建立良好的體育行為以及完善體育理念的基礎上開展,幫助學生成功度過大學生活中的體育訓練,也對其今后社會生活有著重要的意義。大學體育的教學不但在功能上幫助學生健康成長,而且還實現(xiàn)了社會對人才的體質需求。有相關研究資料顯示,能堅持長期鍛煉的大學生在身體形態(tài)的各項指標、成長指標、生理功能指標等方面,均比其他群體具有更大的優(yōu)勢,比如大學必須體育課程游泳、籃球、羽毛球、健美操等等,提高學生的體質和身體協(xié)調性,同時培養(yǎng)學生在體育領域的興趣,形成終生體育的意識與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為今后的成長與健康發(fā)展奠定基礎。
2.2大學體育是推動新生活意識形成與進步的動力
曾有一位偉大的哲學家說過,陽光、空氣、水和運動是生命健康的源泉,由此可以看出,在人們生存與發(fā)展的過程中,運動和賴以生存的其他物質有著同等重要的地位。伴隨著社會的全面推進與和諧發(fā)展目標的實現(xiàn),體育對現(xiàn)代的人們而言賦予了新的活力,保障了人們生活方式的健康發(fā)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存質量。生活方式本質上具有時代性,而體育意識則代表了人們的認知狀態(tài)、意識狀態(tài)和情感狀態(tài),在潛移默化中生活方式本身蘊含的生活習慣、價值觀、消費觀、思維方式等都會隨著發(fā)生一定的改變。新社會環(huán)境中健康的重要性得到了更多人的重視,具體到日常生活中,分工細化為家庭勞動模式帶來的變化,如家庭勞務的分化與減少,一周5至6天工作制的實施,而法定假日給人們帶來的體育運動契機,都需要學生在大學階段經過意識的形成與培養(yǎng)盡快適應時代發(fā)展的腳步。因此,大學體育教育要真正實現(xiàn)體育課程的合理科學整合,借助體育本身的功能性,讓大學生在各種健身、競賽、康復運動、娛樂活動中與體育進行親密的接觸,增長知識,釋放壓力,滿足日益豐富的社會文化和精神需求,逐漸形成新生活意識。學生要明確,與體育相伴,是轉變生活方式,適應生活節(jié)奏的基礎。
2.3大學體育是推動體育文化意識形成與進步的動力
體育本身是一種人們維持自身身心健康的活動,在建立人們的精神和身體樂園基礎上,培養(yǎng)一種更為健康、豁達、自由和快樂的心境,這很容易被當代大學生所接納。學??梢杂幸庾R地組織各種多樣的課外活動,形成學生收益的體育鍛煉終身能力,如各種球類比賽,是促成課外體育活動開展的良好方式,組織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球技運動與競賽,提高大學生的參與熱情,也可以自發(fā)組織各種俱樂部或協(xié)會,進行趣味活動、展開講座或組織觀看各種級別性質的運動,全面提高學生的參與度與運動熱情??傊?,大學體育是推動體育文化發(fā)展的重要場所,提高學生從事體育活動的興趣,豐富校園文化的內涵。
2.4大學體育是推動人生觀價值觀形成與進步的動力
大學生處于價值觀與人生觀形成的重要階段,而體育意識對于促進兩者的形成有著潛在的重要作用。體育運動過程所產生的內心感受能夠形成一種意志上的認識,潛移默化地轉移到學生的觀念當中,比如學院之間的籃球比賽以及拔河活動,其蘊藏的競爭性、平等性、協(xié)作性都能規(guī)范學生的價值理念與精神,學生投入體育運動中能夠感受并體驗到體育精神為人們建立的理性價值觀和人生觀,是當前社會主流價值觀的體現(xiàn),表現(xiàn)了一種人人平等與法治精神的概念。很多球類運動的組隊與對抗,都是體育運動中學生合作精神的培養(yǎng)的途徑,體育活動及比賽的取勝與落敗,又是學生接受挫折失敗的適應能力鍛煉,另外其中蘊含的競爭沖突的理性認識、自我形成的情感特性等,對學生今后在社會的適應與發(fā)展都有很大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褚麗娟.大學體育是推動社會體育意識形成和進步的基本動力[J].理論與方法探索,2012.10(27):128-129
[2]賴大煒.重慶市大學生體育意識與體育行為現(xiàn)狀的調查研究[J].重慶大學,2012.12(09):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