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簡便運算可以提高學生的思維力,被譽作“數學大廈的基石”。如何提高學生的簡便運算,教師們教師們進行了探討。文章以四年級下冊的整數的簡便運算為例,談談簡便運算的六種可行策略,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整數簡便運算;六種方法
孩子們在整數簡便運算部分的學習和訓練中, 倍感難度,且出錯率較高,掌握起來有一定困難,且容易混淆,計算起來,要么按部就班,循規蹈矩,不采用簡便做法,要么采用簡便方法,而錯誤百出,教師們頭疼,到底怎樣提高整數簡便運算的有效課堂教學,筆者認為,以下六種方法或許哪個奏效。
一、強化口算能力
20以內的加減口算能力,100以內的乘除法的口算熟練程度決定著孩子們以后多位數運算的基礎,也是乘法分配律的基礎。如果孩子們對這些基礎知識的口算能力較弱,對于以后的學習,包括整數、分數和小數四則運算等分解的基本的口算題,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如果口算不熟,計算時必然導致錯誤,一步有錯,步步皆錯。
二、強化概念定律的運用
在簡便方法計算時,關鍵要掌握一定的定律,諸如乘法交換律等,對于ab=ba應牢記且注重多運用。如20×34×5,學生拿到這個計算題,多數學生會從前往后計算,先算出20×34=680,再用680乘5等于3400,而如果掌握了乘法交換律,就可以使問題簡單解決,20×34×5=20×5×34=100×34=3400,顯然,乘法交換律,使計算簡便了許多。如果學生對這個交換律知之甚少,那么,這個問題,簡便計算就會使學生束手無策。
再如乘法分配律,用公式表示是:a(b+c)=ab+ac,而如果對于這個乘法分配律理解不夠,或者記錯,87×99的簡便運算就會出現錯誤,學生容易做為87×99=87×(100-1),接下來,錯誤就出于此,學生們會做成87×(100-1)=78×100-1于是,結果令人遺憾。
為此,概念清楚,法則、定律、性質、公式等應爛記于心,且能熟練運用,熟能生巧,簡便運算才能真正簡便且少出錯誤,不出錯誤。
此外,一些計算問題,雖然要求用簡便方法,但有些學生不能仔細觀察題目特點,不能靈活選用簡便的算法,致使運算數字較大,增加了計算的難度,降低了正確率、準確率。
三、強化湊整訓練
整數簡便計算的關鍵,在于湊整,如果學生湊整陌生,整數便便運算也是問題。如讓學生對25×4、125×8、50×2、25×8等,都是常見的湊整法,而由于口算能力的困乏,一些學生將24×5會誤認為100,是計算掉進陷阱里。
如72×125的計算,應引導學生首先想到8×125=1000,而72=8×9,這樣,計算就水到自然成。而如果對這個湊整不熟練,學生對這個簡便運算題就會走彎路、費周折。
四、清晰運算思路,注意變形
一些變式題,使學生在計算時,容易失分的地方,有些計算題,貌似簡便運算,而不符合運算定律的,而就是變形了,也容易出錯,導致簡而不便。
如53×99,拿到這個計算題,咋看上去,不符合運算定律的一種,但學生也會將其變形為53×(100-1),于是,就符合了乘法分配律了,但畢竟孩子們的變形能力較差,甚至在變形前后出現錯誤,也是司空見慣。
對于48×9÷48×9的計算題,學生們不認真分析題意時,往往認為這個問題太簡單了,前面是48×9,后面是48×9,48×9÷48×9不用說就是1,于是,這個題就大錯特錯了。錯的原因,不是不會計算,而是審題的不清晰,運算規則、運算技巧的缺乏,乘除混合運算,應從前往后計算,因此,這個計算題的簡便方法是:48×9÷48×9=(48÷48×9)×9=1×9×9=81。
再如126-(45-26),拿到這個計算題,多數學生大筆一揮,迅速把問題解決為:126-(45-26)=126-26-45=100-45=55,貌似簡便運算,結果由于審題不清晰,陷進了陷阱里,出現了不必要的錯誤。
五、巧用錯誤,提升學生的簡便運算能力
對于學生在計算中出現的錯誤,在課堂上呈現給學生,讓學生通過對這些錯題的分析,而感悟簡便方法的運用。
如72×125的計算,部分學生計算為:
72×125
=(8×9)×125
=8×125+125×9
=1000+1125
=1125000
讓學生觀察這個計算題錯在哪兒,是計算上的錯誤還是運算定律上的錯誤,通過對錯誤案例的分析,進一步提升運算能力。
六、從生活經驗入手,設計熟悉的問題情境
對整數的簡便運算的教學,應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入手,設計學生熟悉的生活化的問題,讓學生通過對熟悉的問題的分析和解決,而探討簡便方法的運用。
如設計一個小明商場購買文具的情境問題:小明去商店買作業本,一本數學作業本9角錢,一本語文作業本1塊1,小明打算買語文和數學本個20本,一共要多少錢?
對于這個問題,一般情況下,孩子們會想到先算出一個語文本和一個數學本的總價格,再乘以20就行了,于是(0.9+1.1)×20=2×20=40(元),計算起來簡單方便,而部分學生也會想出常規的方法,先算出20本數學本用多少錢,再算出20本語文本要多少錢,將語文和數學的總數加起來就可以了。于是,有了第二種做法:
0.9×20+1.1×20
=18+22
=40(元)
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分析比較兩種方法孰繁孰簡,再次遇到類似的問題,學生就會處理得得心應手。
簡便運算是小學數學的重要內容,是對學生進行思維訓練的有效手段,是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數學能力的主要途徑。學會簡便運算,使計算迅速,計算準確,也使學生對運算法則、運算定律、數學定義、數學定理等融會貫通,培養和提高思維力和創造力,提升數學素養。
【參考文獻】
[1]王衛東,王從領.如何幫助學生提高簡便運算的能力[J].讀寫算(教研版),2012(13)
[2]湯井亮.培養簡便意識,提高計算能力——小學簡便運算教學方略探微[J].教師,20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