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在中學數學學習中,反比例函數和一次函數是最重要的學習內容,也是學生學習的難點。反比例函數和一次函數是重要的數學模型,揭示了現實世界變量之間的關系,不僅一直是中考的熱點題目,而且對于實際問題的解決有重要意義。關于反比例函數和一次函數的大小比較題目,是對它們知識點的綜合運用。解答這類題目需要學生認真觀察,做好分析,并且進行合理的推理。
二、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掌握反比例函數和一次函數的交點問題
2.能夠利用反比例函數和一次函數的特性進行大小比較
(二)數學思想
通過學習反比例函數和一次函數的大小比較,學會分析數學圖形,樹立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提高學生獨立分析、獨立思考的能力。
(三)問題解決
掌握反比例函數和一次函數大小比較的基本方法,能夠解決其他相關的題目。
(四)情感態度
培養學生結合圖形,分析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反比例函數和一次函數的交點以及大小比較。
教學難點:反比例函數和一次函數的大小比較。
四、教法和學法分析
教法:數形結合法、問題引入教學法、比較教學法。
學法:畫圖、比較、探究的學習方法。
五、教學過程
(一)提出問題,引入新課
如圖所示,反比例函數的圖像y1= ,一次函數的圖像y2=kx+b,兩函數的圖像相交于兩點,A(2,3)以及B點,與x軸相交于一點C(8,0),求兩個函數的解析式,并求當x的取值范圍是什么,y1大于y2。
教師:(1)這道題目有什么特點?會用到過去學過的哪些知識?
(2)這個圖形有什么特點?你能發現哪些東西?
(3)函數的解析式你們還記得嗎?根據問題和圖形,你們能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設計意圖:教師問題的提出主要是讓學生回憶過去學過的,關于反比例函數和一次函數的知識,回顧舊的知識,引入新知識的學習。并且試著讓學生自己分析圖形,根據圖形獨立思考,發揮學生的能動性,看能不能解決反比例函數和一次函數大小比較的問題。
分析解題:這是一道基礎的綜合應用題,根據學過的知識,可以使用待定系數法求函數,再通過圖像確定自變量x的取值范圍,數形結合可以使復雜的問題簡單化。求出兩個函數的表達式之后,確定兩個函數的交點,根據圖形解答問題。解題過程如下:
將相交的點A(2,3)帶入反比例函數中,可以算出反比例函數的系數m=6,已知A點和C點的坐標,(2,3)(8,0),將它們分別帶入一次函數方程式中可以得到2k+b=38k+b=0,通過求解可以得到k=- ,b=4,將所有求得的未知數帶入兩個函數方程式中,可以得到y1= ,y2=- x+4,通過交點的特征可以求出B點的坐標為(6,1),根據圖像可得,所求x取值范圍是x<0或者2 (二)探索交流,學習新知識 教師:(1)同學們分組交流,根據以上的解題方法,在解決反比例函數和一次函數的大小比較問題上,最重要的解題思路是什么? (2)反比例函數和一次函數有同號和異號的區別,它們的交點有什么特征? 設計意圖:通過問題,讓學生進行自由交流,自己總結知識要點。引出交點問題,學習新知識。 在解決反比例函數和一次函數的大小比較問題上,尋找交點是關鍵的解題過程。 如果反比例函數和一次函數的系數是同號時,兩函數交點在第一象限和第三象限。如果兩函數系數是異號,反比例函數的系數大于0,一次函數的系數小于0,如果相交,兩交點都在第一或者第三象限;反比例函數的系數小于0,一次函數的系數大于0,如果相交,兩交點都在第二或者第四象限。 (三)對知識進行梳理 在解決反比例函數和一次函數的大小比較問題上,借助圖形是最好的解題方式,同時要牢記反比例函數和一次函數的基本性質,做到數形結合,畫出圖像尋找交點,準確觀察畫出的垂直于x軸的直線和四個象限區域的特點,再進行大小的判定,圖像在上面的是大的,在下面的是小的。 (四)布置相關作業 結合本節課學習的內容,布置課本上的習題或者課外的習題作業,鞏固學生的知識,查找知識學習中的不足,有針對性地進行下一步的復習。 六、設計說明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反比例函數和一次函數大小比較的知識,也要從中培養學生的數學對比思想和思考問題的能力。通過問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在課堂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自覺學習的意識以及創新意識,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利用學生之間的交流合作,進行知識的總結學習,增強學生學習的成就感,也活躍了課堂的氣氛。在教學中同時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分析數學問題、解決數學問題,并引導學生調動各個思維活動進行思考。鼓勵學生在函數的學習中能夠充分利用圖形解答題目,圖形具有直觀的特點,便于學生思考。引導學生有步驟的進行漸進式思維方式,充分利用推理、判斷等思維方法。同時培養學生的數學概括能力,使學生理解客觀世界的數量關系,啟發學生的概括思維和辯證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