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生能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實驗需要選擇實驗藥品和儀器,并能安全操作,能獨立地或與他人合作對觀察和測量結果進行紀記錄,并運用圖表等形式加以表達,溶解度曲線考查學生根據溶解度曲線綜合分析解決問題。
【關鍵詞】錯題分析;解題策略
中考化學試題具有信息量大,概念性強,知識覆蓋面廣,考查角度靈活,試題素材時效性強等特點。多年的教學工作,對學生作業和考試中暴露的問題,分析失分原因,經過總結歸納,以提升學生的解題能力,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下面是我多年的總結,讓學生反復的訓練,鞏固,學生的學生成績有較高的提升,教學效果較好。
一、審題非常重要,一個字、詞改變整個題的意思
例如:常溫下,下列各組物質中,X既能與Y反應又能與Z反應的是( )
A.①②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這道題的難度系數僅為0.36,分析原因,很多學生沒有看清楚“常溫下”三個字,只看了“X既能與Y反應又能與Z反應”,結果選“D”的同學超過了選“B”的同學。
再如:試題中有很多情況下讓學生要求填物質的化學式,還是物質名稱,選填符合題意的序號還是物質的化學式都是非常嚴格的,要求學生一定要看清楚,在平時的審題中養成“劃題做題”習慣,圈出解題的關鍵字,詞,提高解題的正確率。
二、關于實驗中測量工具選擇,規范操作及測量結果的讀取、記錄
《課程標準》要求:“學生能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實驗需要選擇實驗藥品和儀器,并能安全操作,能獨立地或與他人合作對觀察和測量結果進行紀記錄,并運用圖表等形式加以表達”。初中學生主要涉及用廣泛pH試紙測溶液的酸堿度,用量筒量取液體的體積,用托盤天平稱取藥品的質量。三種測量結果的“最小分度值”分別為1;0.1mL;0.1g,其他沒有作重點要求。例1:下列化學實驗中能達到預期實驗結果的是( )A.用托盤天平稱取4.25克高錳酸鉀。B.用pH試紙測定某溶液的pH為5.5。C.用100毫升的量筒量取21.25毫升水。D.將100g 10%的稀鹽酸加熱蒸發掉50g水,使得稀鹽酸溶質質量分數變成20%。
三、溶解度曲線在每年中考占有一定的比例,它考查學生根據溶解度曲線綜合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試題考查的知識點主要有: 通過溶解度曲線查找溶解度,、根據溶解度曲線判斷溶液狀態、降溫結晶、關于溶解度的簡單計算。
例如:如圖中M、N分別表示二種固體物質(不含結晶水)的溶解度曲線,試根據圖中曲線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圖中A點表示M、N二種物質在t1℃時均達到飽和。
B.M、N二種飽和溶液,當溫度從t1降至t2時,一定析出相同質量的晶體。
C.同處A點的相同質量的M、N二種溶液,當溫度從t1降至t2后,剩余溶液的質量分數相同。
D.0℃時,M、N具有相同的溶解度。
分析:B中求析出晶體的質量,先看原溶液的質量關系;C中求剩余溶液的質量分數要看清原溶液是否為飽和溶液。D中比較溶解度的大小,應看清在某一確定的溫度下,才有意義。還有一種情況,等分率超低,原因是學生不會分析降溫的實質,例如,上圖中,t1℃時,M、N的飽和溶液降溫至t2℃時,應該讓學生過A點做水平線,與t2℃有一個交點,如果該點在溶解度曲線上,就是該溫度下的飽和溶液,如果交點在溶解度曲線的下方就是不飽和溶液。同時還可以分析出有沒有晶體析出。
四、用化學方程式計算時,會正確分析內在聯系,及時發現數據中存在的問題
例如:“在高溫高壓下,CO2和NH3可以合成尿素[CO(NH2)2],同時生成水”,該反應中CO2和NH3的質量比為 (填最簡整數比)。有很多學生未注意到一個CO(NH2)2分子中有兩個氮原子,很快算出結果為44:17。正確的算法為,先寫出CO2和NH3的方程式,然后再根據各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的總和(乘以分子個數)求出各物質的質量比再運算。另外學生考試是由于在單位時間內完成所有試題,運算難免發生錯誤。那么在根據化學方程式運算時,質量比,已知量,未知量之間不成比例的應認真分析,哪一個數據有誤差。確保正確。
五、初中化學《酸堿鹽》內容一直是考試的重點,難點
教師要及時總結酸堿鹽之間反應的實質,來降低過度的依賴化學方程式,確保學生學得輕松。教師在教完酸堿鹽的內容時,應及時的總結CO32-、OH-、SO42-、Ca2+、Fe3+、Cu2+、Mg2+、H+、Ba2+、Ag+等離子反應實質(離子對),在化學考試時,運用離子對解題的類型多,難度大,教師應引導學生認清反應實質。例如,某地甲、乙兩工廠排放的污水中各含有下列8種離子中的4種(兩廠廢水所含離子不同):Ag+、Ca2+、Fe2+、Na+、Cl-、CO32-、NO3-、OH-。若兩廠單獨排放污水都會造成較嚴重的水污染,如將兩廠的污水按一定比例混合,沉淀后污水便能變得無色澄清,溶質主要含硝酸鈉,污染程度大大降低。根據所給信息有以下幾種說法,你認為正確的是( )A.Na+和NO3-來自同一工廠B.Cl-和NO3-一定來自同一工廠C.Ag+和Na+可能來自同一工廠D.CO32-和OH-一定來自同一工廠。這道題學生無從下手,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哪些離子不能共存,Ag+與Cl-、CO32-不能共存,CO32-與Ca2+、Fe2+不能共存,OH-與Fe2+不能共存,分成兩組,一組是Ag+、Ca2+、Fe2+,另一組是Cl-、CO32-、OH-,而Na+、NO3-判定的依據是溶液不顯電性,就可確定。
【參考文獻】
[1]皮連生.《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2]任寶華.《新版課程標準解析與教學指導》[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