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過對微課的制作,我對微課有了一定的認識,從而在教學中也嘗試著使用微課。在使用中對微課有了更深的理解。在使用微課的過程中也不斷總結經驗,讓微課與教師的教、學生的學有機的結合起來。
【關鍵詞】微課;翻轉課堂
“微課”是指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內外教育教學過程,微課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重點難點疑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的精彩教與學活動全過程。“微課”的核心組成內容是課堂教學視頻(課例片段)。因此,“微課”既有別于傳統單一資源類型的教學課例、教學課件、教學設計、教學反思等教學資源,又是在其基礎上繼承和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教學資源。特點:(1)教學時間較短。(2)教學內容較少。(3)資源容量較小。(4)資源組成/結構/構成“情景化。以下是我在使用微課教學中的幾點感悟:
一、微課是學生課堂學習過程的再現
“課堂實錄”作為教學資源的利用,其大而全、冗長,難以在移動學習中直接運用,而且學生沒有這樣的耐性。據調查,在網絡課堂過程中,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最佳時間是10分鐘內。而微課可以把教學重點、難點、疑點、考點等內容制造出精彩的片段,短小而精悍。
現在網絡通訊的發展和微機的普及已經使自主學習成為可能,使學習能隨時隨地通過網絡運用。使學生能重復使用,對于課堂的知識得到再現、回顧。教師把學習中的重點和疑難問題制作成微課,上傳到網上,學生便可以隨時點播學習,其優點有以下幾點:
1.微課短小精悍,一個議題,一個重點,都是針對學生學習中的疑難問題設計,非常適合學生自學。
2.時間和地點可以選擇,有很大的自主空間,只要有學習的愿望即可實現。
3.適應不同的學生,視頻播放快慢課一調節,讓不同程度的學生根據的自己的基礎和接受程度控制視頻的快慢。
4.由于視頻可以反復播放,使那些平時反應慢的又羞于發問的學生能夠從容的反復觀看,較好的解決了后進生的轉化問題。
這樣的微課可以實現一對一的教學,是用于學生課前課后輔導,并非用于課堂的教學,是為學生解決課堂上某個未能解決的知識點。使課堂學習過程的再現手段。所以在錄制的過程中不能講得太泛,講得太啰嗦。
例如《光合作用的過程》選自人民教育出版社義務教育生物教科書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四節,這一節內容較多,知識量較大。根據《生物學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學生要能夠敘述光合作用的整個過程。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可以使學生形象地理解光合作用的過程,培養學生辯證地看問題,增強他們熱愛大自然的意識。
二、微課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
制作微課時,主要考慮到要滿足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在網絡上,我們的微課要一下子吸引學生的視線,就像網絡上的游戲一樣,用最快的速度映入學生的視野中。所以我們的微課要快速引入課題,吸引學生,在學生觀看過程中不斷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興趣。這樣才能使學生自主地去學,去觀看。
在視頻中,筆者采用了大量的可視性素材、Flash動畫。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注意力及學習興趣;同時,在視頻中穿插學生線下學習的畫面,以學生口吻交流的方式得到學生的共鳴,體現了交互性與生成性的新型課堂特點。在學生的學習方法中,學生以視頻學習法為主,以圖示法、列表法及資料搜集法等學習方法為補充。課堂學習形式預告。這是翻轉課堂模式的一個亮點,學生可以通過課外的自學掌握主要的知識內容,而將不理解的知識點放到課堂上來進行探索。
三、微課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
1.課前復習 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新知識所需的銜接知識點設計制作好微課,可以讓學生在課下先看此微課,為新課做好準備。
2.新課導入 教師根據新課知識點設計新穎的問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為新課的講解做好鋪墊制作此微課。在開始上課后先讓學生看此視頻。
3.知識理解 教師對本節重難點做點撥,典型例題引導學生探究規律。在學生自主探究或合作探究后一起看此視頻。
4.練習鞏固 教師設計好少而精的習題并制作好微課,用于鞏固本節知識。
5.小結拓展 引導學生總結本節重點及規律,讓學生將知識納入已有的知識體系。再適當設計一些適應不同層次學生拓展延伸練習。
微課程教學法包括“導學一體”的三大模塊:自主學習任務單、配套學習資源(含“微課”)和課堂教學方式創新。
自主學習任務單是突破翻轉課堂“瓶頸”的好抓手,輔以配套學習資源(含“微課”),讓孩子在家里有一個自定進度的學習,就能很好完成自主學習任務,證明所有的孩子都是會自學的。在這兩個模塊中,學生是“前臺”自主學習的主體,教師是隱在“后臺”的學生自主學習的指導者和幫助者。
翻轉課堂走到這一步,已經成功了一半。真正的考驗在課堂教學方式創新。
四、微課在促進教師業務成長和教學研究中的作用
1.制作微課就是微研究的過程,一線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把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制成微課,簡單實用,本身就是一個教學反思的過程,能有效促進教師的業務成長。
2.微課便于互聯網和移動設備的傳播,方便了教師之間教學經驗和方法的交流。
3.微課便于教師進行知識管理,有效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很好地提高教學效果。
4.微課制作簡單,形式新穎,通過微課可以進行資源的積累、分享和交流,可以有效提高教師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并提高教師學科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能力。
總之,教師習慣于以自己的思維取代學生的思維過程,使學生無法真正認真地思考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學習浮在表面,達不到深度學習的要求。因此,當學生完成了翻轉課堂的前一半時,教師往往在后一半卡殼。毫無疑問,教師需要“轉型”,即從傳統的演員型教師轉變成為能夠點化學生智慧的導演型教師,才能完成翻轉課堂的后一半——課堂教學方式創新。無論教師過去如何優秀,如果繼續過去的“優秀”,那么,“翻轉”一定翻不過去。
因此,實驗微課程教學法翻轉課堂,實現“轉型”,關鍵在于教師“挑戰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