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學習是課程和教學領域非常強調的一種學習方法。實際上,體育教學中學生合作學習的機會比其他課程要多得多,這主要是由體育活動的特性所決定的。無論是在游戲活動中還是競賽活動中,合作都是獲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體育教學中,讓學生通過合作來進行練習(如接力跑、雙人操、搬運重物、傳遞等)其意義遠遠超出活動本身。例如,合作跑練習既能鍛煉學生的體能和技能,更能提高學生練習的興趣和熱情,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集體主義精神。所以說,在體育教學中,經常采用合作型分組,有助于促進學生達成學習目標,有利于促進學生的探究學習,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
一、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教學實施流程
(一)全班教學。在導入和準備階段,建議采用情境教學的方法,進行全班授課。
(二)分組探究學習。分組合作探究學習期間,小組同學在主持人的帶領下,借助合作學習菜單,完成小組學習內容,并保證組內每一位同學理解、掌握該內容。
(三)交流反饋。各小組匯報合作探究學習結果,學生和老師分享成果,及時反饋,確保學習結果的正確性。
(四)學習評價。教師評價小組合作技能、學習效果,得出小組合作學習得分和個人得分,及時公布優秀小組和進步個人并做好記載。
二、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中的小組劃分方式
(一)階段分組:即分組后保持較長時間,按照學生的健康、性別、體能狀況等因素,劃分為較為穩定的小組,可一個教學單元教學中采用,一旦單元教學結束,小組也隨之解散。這種分組的特點是技能基本相同,愛好可能不同,但便于對同一組采用相同的計劃,又便于對不同小組的區別對待。
(二)靈活分組:靈活分組與階段分組相似,效果相同,不同的是持續時間更短,僅在一節課中出現,隨之即被解散,主要有兩種分組方式:(1)按技能水平分組,可提高學生的積極性、競爭性。例如跳高教學中(女生),在四個跳高區域設四個不同高度:80厘米、90厘米、100厘米、110厘米,由低到高。教師提出要求凡能跳過80厘米高度的,才能去跳下一個高度,以此類推,連續三次跳不過去的,回去跳低一級別的高度。這種臨時性的分組可以培養學生積極進取、敢于拼搏的精神,又活躍了課堂氣氛。在使用這種分組過程中,要指導學生學會處理競爭與合作的關系。(2)按技能水平好壞搭配分組,可提高教學效果。例如在學習一節廣播體操教學中,有意把已經掌握的同學和尚未熟練者編成一組,讓會的教不會的,發揮學生之間的幫帶作用,使小組內的學生間互幫互學互評。這樣既能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又能縮短教學時間,培養學生的良好合作精神,改善學生的人際關系。
(三)隨機分組:這種小組也是在一節課中出現,一般采取隨機報數或自由組合,通過報數隨機分組可以達到各組間實力基本相同局面,便于開展組間的教學比賽或競爭游戲;而自由組合可以使愛好相同、關系要好的同學分在一組,他們之間的配合更默契。例如在球類教學中,讓愛好相同的學生分在一組,既能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又能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使他們的技能和體質都有大幅度的提高。這也是《新課程標準》基本理念以學生發展為中心,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確保每一位學生受益的真正體現。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使合作學習真正成為發展學生技能的學習方式。
三、對于小組合作學習中分組的建議
(一)注重時效,合理構建小組,人員的數量要適當。經調查,大部分學生認為四人小組合作較為合理。四人組成的工作小組最有利于發揮小組使用的優勢。這樣人數的小組既足夠小,使得四個人可以圍成一桌,保證每個成員都有積極參與的機會,并且也不特別需要小組中形成一個領導或對小組的組織結構過多費心。同時,這樣的小組又足夠大,能較為充分地保證小組內產生各種有利于討論的觀點,提出解決富有挑戰問題的方法。
(二)個性的差異要考慮。按照“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方式編排小組。異質分組就是根據性別比例、興趣傾向、學習水準、交往技能,以及家庭經濟、社會背景、脾氣性格等差異合理搭配組成小組。如:將男生和女生、本學科學習較好的和學習有困難的、性格外向的和性格內向的分到一起。其目的形成一種互補,并讓學生懂得,每個人都有長處和不足,人的智能、個性、才干是多樣的,只有既善待自己,有賞識別人,既知己又知人,才能發揮出最大的團隊學習成效。既要依據學生共同興趣的一致性,還要考慮學生的個性差異。如何做好這兩個方面的合理搭配和調控,這是小組合作高效還是低效的關鍵。
(三)組長的作用要凸顯。俗話說:“鳥無頭不飛,兵無將不勇?!睕]有組長的組織和指揮,學習小組只是徒有其名,學生或盲目行動,或遲疑不動,根本無合作可言。況且小學生自制力有限,貪玩好動,如果沒有一個良好的合作學習氛圍,就會導致課堂組織紀律散亂,教學只能是事倍功半。因此,為了能有效地進行合作交流,選拔并培養小組長就顯得至關重要。
總之,小組合作學習是培養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意識的有效途徑。作為教師應該清楚地認識到小組合作學習的重要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應該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深度挖掘教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時效性,真正把小組合作學習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龐衛華,周學榮.《體育自主學習若干理論問題研究》山東體育科技,2007(3)
[2]曲宗湖.《體育教學模式問答》.人民體育出版社,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