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多數中職院校的學生在社會公眾的觀念中總會被冠以“不良”的錯誤標簽,這就造成了中職院校的學生在心理健康方面會存在一定的問題。筆者將隨機選取幾所中職院校的一、二年學生進行學習、交往、生活等各方面調查,并針對其結果對該學校學生的心理狀況進行分析,以期能有針對性的對中職院校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提出有效的解決建議,進而促進中職院校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關鍵詞】中職學生;心理健康;調查;建議
在我國多類型的院校中,中職院校的學生一直被人們的傳統思想所影響而被貼上了“不良”的錯誤標簽,總會受到大多數人的歧視,因此給中職院校學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了嚴重的負擔。筆者采用的調查方法是隨即抽取了幾所中職院校一、二年級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而據調查顯示表明,學習焦慮是調查中學生存在最多的心理健康問題,其次是學生的敏感傾向,并且結果顯示女生在敏感傾向方面要高于男生,而男生在自閉傾向方面要高于女生。
一、研究對象和方式
(一)對象
筆者隨機抽取了幾所中職院校一、二年級的學生由班長統一發放問卷進行相關的問卷調查。其中共發放300問卷,收回有效問卷以一共296張。
(二)方法
文章對中職院校學生心理健康的測試方法是心理測驗法,嚴格按照正規的心理健康測試程序進行研究,對不同情況的學生采用統一的測量標準,以保證數據的有效性。筆者所采用的心理健康調查工具是MHT(心理健康測試診斷),能有效反應學生的綜合心理健康情況。該測試主要有八個不同的內容所組成,在調查中根據內容的不同調查與測算與內容相應的數據,以此來對調查對象的中職院校的學生的心理健康情況作出有效的分析。
(三)數據的處理
通過問卷調查所獲得數據將統一進行數據系統的錄入,并通過計算機中Excel對數據的統計功能進行各項數據的分析。
二、結果與分析
(一)結果
以MHT的測量診斷為標準,在該中職院校調查的總人數的心理健康測量診斷中,MHT的總分要高于65分。其中,學習焦慮(人數116人)、交往焦慮(6人)、自閉傾向(10人)、自責傾向(32人)、敏感傾向(73人)、身體癥狀(28人)恐懼傾向(6人)、沖動傾向(9人),MHT總份67.2。
由此可以看出,學習焦慮是中職院校的學生在心理健康方面最為突出的現象,其次是敏感傾向,而其他的影響心理健康的問題所占比例都相對較低。
從各年級心理健康測量診斷的檢出率調查之中,本文發現該中職院校學生的心理健康測量診斷的差異性較小。兩個年級相比較,學習焦慮(Z12=1.4232)、交往焦慮(Z12=0.5603)、自閉傾向(Z12=1.0231)、自責傾向(Z12=0.5620)、敏感傾向(Z12=-1.2108)、身體癥狀(Z12=0.6213)、恐懼傾向(Z12=-0.1624)、沖動傾向(Z12=0.6472)。
從性別差異之間的心理健康測量診斷來看,學習焦慮(t=-1.523)、交往焦慮(t=-2.312)、自閉傾向(t=1.623)、自責傾向(t=0.184)、敏感傾向(t=-0.846)、身體癥狀(t=-1.151)、恐懼傾向(t=-3.184)、沖動傾向(t=-0.068),MHT(t=-1.642)。由此可見,在該中職院校中,性別之間的差異也是導致心理健康狀況存在差異性的主要原因。
(二)分析
從上面的數據表格中可以看出,這幾所中職院校的學生中出現最多的是學習焦慮的心理狀況,占總人數的39.2%,其次是敏感傾向占總人數的24.7%,還有就是自責傾向含總人數的10.8%。而從總體的情況分析,男生在自閉傾向上要高于女生,而女生在敏感傾向上要高于男生,這主要是由男女生天生性格方面的差異所決定的。而由于社會各界對中職院校學生所產生的偏見,往往會使他們產生自卑的心理。在調查結果顯示,中職院校的學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整體狀況并沒有較位顯著地心理問題,但仍需要得到學校和社會各界的重視。
三、建議
(一)心理學者應該對這一群體提高關注,并加強研究
在數量上,中職院校的學生與高中生旗鼓相當,但在關注力度方面,中職學生所受到的關注遠遠低于高中生。如今社會加強了對職業教育的發展力度,而中職學生作為建設我國工業化的主力軍,對其給予更多關注,充分了解中職學生心理狀況以及發展特點,可以促進我國中職院校教育水平的提高。
(二)增強中職學生對學習的自信心
中職院校應該對教育觀念以及教學方法進行改革和創新,為職業教育制定合理的目標,在教學中,將理論和實踐充分結合,對學生操作能力加強培養,不在把考試成績作為唯一的檢驗標準,針對學生各自的特點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挖掘學生的長處,增強學生對學習的自信心。
(三)開展心理教育時應充分考慮中職學生的特殊性
雖然年紀與高中生相仿,但中職學生卻更早的開始獨立。因此,在開展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時,教師應該更加細致的實施各項工作,不僅要在心理上給予學生支持,還要在生活上給予學生幫助,讓他們能夠順利這段時期。
四、結語
調查結果表明,中職院校學生在心理將康方面應受到學校和社會各界的管制,而人們也應該改變傳統思想上對中職院校學生所產生的偏見,以正確的公平公正的態度對待他們,以幫助中職院校的學生能夠得到健康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歐陽坤.探究中職學生心理健康現狀與應對措施[J]. 新課程(下),2015(04)
[2]周琳.中職生心理健康現狀及教育途徑[J].學園,201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