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藍,又稱白花芥藍、蓋藍等,屬十字花科蕓薹屬甘藍的一個變種。原產于我國南方,栽培歷史悠久,是我國的特產蔬菜之一。芥藍主要以肥嫩的花薹及嫩葉供食,質脆嫩、清甜、風味別致,可炒食、做湯,或焯熟涼拌。芥藍營養豐富、爽口,每100g產品中,含水分92~93g、蛋白質2.37g、粗纖維0.64g、維生素C51~68mg、鈣176mg、磷68mg、鉀353mg、鎂52mg。具有延緩衰老、增強機體抗性的功效,所以很受人們歡迎,更是暢銷東南亞的出口菜,被譽為“營養蔬菜”。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業的迅猛發展,特別是大中城市對粵菜需求量的不斷增加,芥藍已成為北方大眾消費必不可少的蔬菜品種,引進種植并就地銷售是大勢所趨。
1生物學特性
芥藍初生花莖肉質,節間較疏、綠色、脆嫩清香,薹葉小而稀疏,有短葉柄或無葉柄,卵圓形或長卵形。莖直立,短縮,綠色,較粗大,有蠟粉,莖部分生能力強。每一葉腋處的腋芽均可抽生成側薹,主薹收獲后,腋芽迅速生長,側薹采收后,其基部腋芽又可迅速生長,故可多次采收。芥藍喜溫和氣候條件,氣溫在10~30℃范圍內均能良好生長,可忍耐短期-2℃的低溫和輕霜,忌高溫炎熱天氣,整個生育期內以15~25℃最適宜,發芽期的適宜溫度為25~30℃,20℃以下發芽緩慢。幼苗期生長適溫為20℃左右,花芽分化適溫為15~20℃。葉片生長期以20℃左右為宜,菜薹形成期以15℃左右為宜,并要求日夜溫差大,以利于生長和菜薹形成。芥藍商品栽培適于從較高溫度逐漸向較低溫度變化。芥藍喜濕潤,不耐干旱,要求土壤濕度70%~80%、空氣相對濕度80%~90%。對土壤適應性強,各種土壤均可種植,但以土質疏松、保水保肥好的壤土為宜。植株生長前期對氮肥需要量大,到菜薹形成期對磷、鉀需要量相應增加,追肥以氮肥為主,適當增施磷、鉀肥。
2播種育苗
大棚栽培芥藍的供應期一般在露地采收結束后的11月至第二年3月,因此,播種期應安排在8月上旬至10月之間,可根據需要分批播種。品種選用中晚熟種如中花芥藍、遲花芥藍等,從播種到初收一般需60~80天,持續收獲期50~60天。芥藍可直播,也可育苗,以育苗移栽為多,畝用種量0.1kg左右。播種后,當幼苗具有3~4片真葉時分苗,苗距6~8cm。播種床和分苗床均應保持濕潤,但水分不能過多,以防徒長。要求在30天左右培育出胚軸短、具有5~6片真葉的嫩壯苗。棚室育苗溫度,白天保持25~30℃,夜間保持15~20℃。
3整地定植
定植前,每畝用腐熟有機肥1000kg均勻地撤于畦面,再與土壤混勻耙細后做畦,畦寬1.5m。定植前苗床提前2小時澆透水,以利帶土起苗。定植株行距:晚熟品種30cmx35cm,每畝5000株左右;中熟品種20cmx30cm,每畝7000株左右。移植時最好在晴天的傍晚進行,幼苗隨拔隨栽,并按大小分級栽植,先栽大苗,再栽較小的苗,弱苗或徒長苗不用,這樣有利于植株生育一致,抽薹整齊,采收期一致,便于管理。
4肥水管理
芥藍須根多,分布淺,吸收養分和水分的能力中等,但植株葉面積大,營養生長消耗多,生長期及側薹的連續采收期較長。因此,加強肥水管理是提高產量、保證品質的關鍵措施之一。追肥要早追、勤追,掌握薄肥勤施的原則。早中熟芥藍因生長期較短,更應遵循這個原則,以便在較短的時間內有較大的外葉面積,提高主薹及側薹的產量。冬性強的遲熟芥藍在開春后,可適當控制肥水,少施薄施,保持植株青綠,促使現蕾抽薹。但植株開始現蕾抽薹時,要立即加強肥水,勤施和重施。通常采用隨水追肥的方法進行:第1次追肥在幼苗定植成活之后3~5天,每畝施尿素5~6kg;第2次追肥在現蕾至菜薹形成期間進行,每畝追施尿素7~8kg或硫酸銨15~20kg。為滿足芥藍對氮、磷、鉀三要素的需要,還可用0.3%~0.4%磷酸二氫鉀進行根外追肥,對提高產量有一定作用。芥藍定植后須澆透水,使其能多發新根而迅速恢復生長。生長期間澆水要靈活掌握,一般應使土壤保持濕潤狀態。大棚栽培的芥藍在生長中后期處于覆膜條件下,加之外界氣溫較低而較少通風換氣,故澆水間隔期宜長些,一般可在地表剛發白未變干時澆水。芥藍的生長勢強,植株較高,開展度也大,至中后期莖稈由細變粗,而植株下部莖稈仍較細,形成頭重腳輕,遇大風或澆水沖力大時會使植株傾斜倒伏,嚴重時還會使植株折斷。因此,在芥藍封行前應結合中耕進行培土,以防止倒伏。
5溫濕度調控
棚室中溫濕度的調控要根據芥藍各個生育階段的要求進行。自幼苗定植至緩苗階段,白天溫度可掌握在24~25℃左右。緩苗后進入葉叢生長階段的20~25天內要逐漸降溫,白天以控制在20~22℃為宜,但不宜低于15℃。芥藍植株現蕾以后的25~30天內,最高溫度不能高于25℃,最低溫度不能低于15℃,并要盡量加大晝夜溫差,以利芥藍生長健壯。如棚室內溫度過高、濕度過大,應加強通風予以調節。如溫度過低,則需采用套小棚或加蓋草簾等方式進行保溫。如土壤過干,則應及時澆水,但澆水后要適當加大通風量,以免棚室內濕度過大,影響芥藍生長,導致病蟲危害。
6病蟲害防治
芥藍在生長前期特別是在未進棚的露地育苗階段,常會有菜青蟲、小菜蛾和蚜蟲危害,生長中后期有時會有霜霉病或黑腐病發生,應注意無公害防治。
7采收與標準
芥藍采收位置與主薹質量有關,同時還影響側薹的發育與產量,為兼顧主薹與側薹,主薹采收時,保留4~5片健壯葉片。以這些葉作功能葉,進行光合作用,促進側薹的生長發育。在促進側薹形成上要管理得當,第一次側薹采收后保留2片好葉,還可形成第二次側薹。采收標準要求花薹與基生葉等高時即“齊口花”,花薹粗度在0.5-1cm以上,應去掉下部的葉片,捆成長20~25cm的小把,每把重0.5kg左右。側薹長度達到15~20cm時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