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菜投資少、時間短、管理簡單、見效快,但由于受病蟲(白粉病、TY、粉虱)、災害性天氣、上市時間等影響,效益往往不好,菜農積極性不高,成為大棚菜發展的瓶頸。在省市專家指導下,甘泉縣蔬菜技術服務中心集中人力物力在石門、道鎮、城關、高哨等地,反復試驗、實踐和總結,歸納出一套適合當地的大棚蔬菜優質高效栽培技術。現將其介紹如下:
1優化茬口
根據土壤、肥料、設施、環境及天氣等因素合理安排適宜的茬口、種植區域,發展區域性優勢農產品。
1)早春西瓜,秋季番茄、辣椒、白菜、菜花、豆角。
2)早春番茄,秋季白菜、菜花、豆角、黃瓜、葫蘆。
3)早春辣椒,秋季豆角、黃瓜、葫蘆、白菜、菜花。
4)春秋一大茬辣椒,8月中旬整枝、疏果、利用植株貯存性,10月中下旬一次采摘,貯存10~15天出售。
5)春秋一大茬番茄,第4層坐果后去頭,利用側枝坐3層果去頭。
6)早春甘藍、菜花,秋季辣椒、番茄、黃瓜、葫蘆、豆角。
2選擇良種。培育壯苗
結合市場需求,選用抗性強、綜合農藝性狀好的品種,并培育壯苗。西瓜1月底至2月初育苗,3月20日左右定植(膜下定植,4月中旬放出)。辣椒、番茄1月上中旬育苗,3月18日左右定植(膜下定植,4月10日放苗出膜)。甘藍、菜花1月初育苗,3月初膜下定植,4月初放苗出膜。
秋茬辣椒、番茄6月中旬育苗,7月上中旬定植;秋茬甘藍、菜花7月中旬育苗,8月上中旬定植;秋茬黃瓜、葫蘆、豆角直播。3培肥地力。起壟密植
1)改善土壤結構。結合深翻多施食草肥料(牛糞、羊糞)、碎草、樹葉、腐殖土、生物肥,并使土、肥上下土層混合。有機肥、生物肥、秸稈等能改善土壤團粒結構,平衡土壤菌群關系,提高土壤熟化性、穩溫性、耕作性、蓄水保肥性和透氣性,給蔬菜創造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
2)配方施肥。經過測土,按照蔬菜需要的營養及農家肥、生物肥、秸稈、化肥等特點合理搭配使用大、中、微量元素(既能降低肥料用量,又能提高肥料利用率)。
3)秋季深翻整地、冬季灌水凍垡,松土滅菌。
4)起壟密植。大棚蔬菜采用中壟寬窄行密植(每壟2行,保證前期產量),結合整枝,既保證植株底部光照、通風,又提高地溫,防止后期過密遮陰,增強植株長勢,降低發病率。黃瓜壟高15cm,壟寬50cm,溝寬70cm,株距30cm,畝栽3700株。茄子壟寬60cm,溝寬90cm,株距50cm,畝栽1800株。西瓜壟寬60cm,溝寬80cm,株距45cm,畝栽2250株(爬蔓畝栽1100株)。番茄、辣椒分別畝栽2600株、3000株。
4科學管理
利用現代化園藝理念,管理、生產、營銷蔬菜,使蔬菜產品形狀好,色澤艷,品質優,從而提高產品的商品性,增加蔬菜生產效益。
1)溫度管理。進行四段式變溫管理:上午高,下午低;前半夜高,后半夜低。晴天高,陰天低。
2)水肥管理。采用膜下暗灌和滴灌技術,降低棚內濕度。春秋灌水要掌握:晴天澆,陰天不澆;上午澆,下午不澆;小水勤澆。隔水追肥(發酵好的有機肥+少量化肥+微肥),每月噴施1~2次葉面肥。
3)植株調整。合理進行植株調整、修剪、整枝。茄果類、瓜類應及時吊蔓、疏枝,去老葉、病葉、側枝、空枝。及時落蔓,摘心,去卷須,抹杈。西甜瓜將過去多蔓、不吊蔓改為雙蔓整枝。辣椒不整枝改為國產品種3~4蔓整枝,進口品種2蔓整枝。
4)定果、采收。在保花保果的基礎上,結合定果去除畸形果、有病果、多余果。番茄每穗定果:大果型3~4個果,中果型4~5個果,小果型20個左右果。茄子每層定2個果。辣椒牛角型每層2~4條、尖椒4~6條。西瓜在12~15片葉位置留1個瓜。甜瓜一茬留2瓜。及時采收成熟果,保證商品性,提高效益。
5綜合防控病蟲害
清潔田園,合理安排茬口,培育無病蟲壯苗,帶藥定植,控制發病中心。調控溫濕度,根據季節和蔬菜在各自生育期的特點,合理調控溫濕度,創造一個有利蔬菜生長而不利病蟲害發生的環境。
1)蟲害防治。以防控斑潛蠅、白粉虱、煙粉虱(番茄TY病毒傳播者)、蚜蟲、薊馬和紅蜘蛛、煙青蟲等體型較小的害蟲為主。
用黃板誘殺,每30㎡懸掛1塊黃板(或藍板)誘殺害蟲。在通風口安裝50目以上的防蟲網。科學進行化學防治,適時、適法、適量、適位對癥用藥,盡量使用生物制劑。白粉虱用3%除蟲菌素1000倍液,或0.26%綠寶清水劑600倍液防治。斑潛蠅用2.5%菜蠅殺乳油600倍液,或0.3%印楝素乳油1000液噴霧防治,同時配合20%異丙威煙劑熏蒸,每畝用300g,防效更好。
2)病害防治。蔬菜緩苗后每隔10~15天選晴天噴灑代森猛鋅、百菌清、科博等保護性殺菌劑預防病害發生。病害發生后,及時清除病葉,同時選晴天每隔4~5天,針對病害種類選擇內吸性殺菌劑配合保護性殺菌劑噴霧防治2~3次。
病害主要有(早、晚)疫病、葉霉病、灰霉病、枯萎病、白粉病、炭疽病、病毒病。(早、晚)疫病可用特立克800倍液,或0.05%綠泰寶水劑600倍液噴霧;葉霉病可用3%寶麗安1000倍液,或47%加瑞農800倍噴霧;灰霉病可于發病初期噴40%百可得3000倍液,或50%農利靈1000倍液,7天1次交替噴霧2~3次,并配合摘除幼果上的殘留花瓣,防效較好;枯萎病可用重茬敵500倍液加健根寶500倍液灌根預防,每株0.25kg,對于初發病植株每株可灌藥0.5kg。枯萎病一般在坐瓜后大量發生,可在坐瓜前用2.5%根復特500倍液或健根寶500倍液或重茬敵500倍液,每株灌0.25kg預防,對于初發病植株,灌藥量可增至0.5kg;白粉病可用4%農抗120水劑600倍液或40%多硫懸浮劑600倍液噴霧;炭疽病可用25%阿米西達600倍液噴霧,效果較好。
病毒性病害用83增抗劑、寧南霉素、病毒必克、病毒A等(防治粉虱、蚜蟲)+展葉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