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型日光溫室深冬生產要取得成功,就要在溫室管理中注意溫度、光照、水、肥、二氧化碳的調控及有害氣體、病蟲害的防治。任何一個方面出現疏忽,都會對溫室生產造成影響,輕者減產,重者絕收。
有一句溫室生產的諺語說得好:有收無收在于溫,收多收少在于光。溫度管理是節能型日光溫室越冬生產的基礎。溫度管理主要表現在溫室里氣溫和地溫的調控,及日常溫室蓄溫、保溫,和災害性天氣下臨時加溫。
1氣溫調控
根據所栽培的蔬菜種類控制好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以溫室栽培黃瓜為例,12:00~14:00最高氣溫控制在30~32℃,不得高于35℃,過高須及時放風降溫。白天拉開保溫被見光升溫時,應盡量多蓄溫,分步多次開關風口。拉開保溫材料見光1小時左右,棚內需要補充二氧化碳氣體,這時就要開小風口,盡量不影響溫度上升。當溫室里溫度上升到30℃時,再拉大放風口,控制好最高溫度不要超過上限。當下午溫度下降到25℃時就要關小放風口,延長棚內高溫時長,以多蓄溫。當溫度下降到20℃時,就要及時關閉放風口,15℃時開始放下保溫材料保溫。
2地溫調控
在做好溫室氣溫管理、多蓄溫的基礎上,地溫調控要做好以下幾點:
1)栽培前多施有機肥和農作物秸稈。利用農作物秸稈發酵產熱提高地溫。有機肥要施用有機質含量在45%以上的商品有機肥,每畝施用200~300kg,施農作物秸稈5000kg。
2)在節能型日光溫室棚里棚外挖深50cm、寬30cm的防寒保溫溝。棚內溝埋人農作物秸稈,發酵產熱并能為溫室提供二氧化碳氣體;棚外溝可以填入聚苯乙烯等耐濕不易分解的保溫隔熱材料。
3)高壟栽培,全地膜覆蓋。高壟栽培可以加大溫室內土壤接觸棚內熱空氣的面積,有利于土壤升溫。全地膜覆蓋可以降低土壤水分蒸發,阻止部分地溫散失到空氣中。
3蓄溫、保溫及加溫
節能型日光溫室在深冬進行生產,主要依靠太陽這唯一的熱源光源,在生產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也具有很高的風險。因此,要取得節能型日光溫室越冬生產的成功,一定要做好節能型日光溫室的蓄溫、保溫及在低溫寡照災害天氣下的加溫措施。
1)蓄溫。堅持天天拉開保溫材料,讓溫室里接受到日光照射,即使是陰雨雪天氣,只要不是特別惡劣的天氣,應堅持拉開保溫材料,讓溫室里接收到太陽光。加厚溫室墻體,可采取異質材料復合墻體。沿溫室內部墻體砌石塊或混凝土等吸熱比大的材料,有利于多蓄溫,溫室外墻砌聚苯乙烯等隔熱材料;合理密植,給溫室內土壤留足合適面積接收太陽光線,增加土壤蓄熱量;有條件的可以安裝散熱片進行人為內循環用蓄熱。
2)保溫。節能型日光溫室最大散熱面就是棚面和后坡。在保溫上,首先要注重溫室后坡保溫層異質復合材料的應用,處理方法同溫室墻體,內部以蓄熱為主,外部以隔熱防寒為主。第二要注意棚膜質量和保溫材料的厚度及保溫效果。優質稍厚的棚膜和厚度合適的保溫材料決定著溫室的保溫效果,在深冬季節還要確保保溫材料的干燥,這就需要在保溫材料上再加一層防寒膜。第三要注意溫室縫隙散熱,要檢查堵塞一切向外散熱的縫隙。
3)臨時加溫措施。節能型日光溫室深冬正常天氣下可以安全越冬生產,但在遇到持續性低溫寡照災害性天氣時,溫室內蓄熱消耗嚴重,棚溫下降到臨界值,植株生存就會存在危險。這時就要及時加溫補救。臨時加溫措施有:用紅外線燈加溫,在溫室內每10㎡左右懸掛1盞200W以上的紅外線燈,在溫室溫度低于植株生長臨界低溫時,持續開啟加溫防寒;用鍋爐加溫,在棚外燒鍋爐,棚內管道輸送熱能防寒;燃燒取熱,即在溫室內分點布置燃燒的蠟燭或者燒紅的木炭,這種方法一定要注意防止灼燒到植株和溫室保溫材料。近幾年推廣應用的秸稈內置發酵釀熱栽培技術(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對于提高節能型日光溫室應對災害性天氣、增產增收,效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