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 名:《長征》
作 者:王樹增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長征》從人類文明發展的高度重新認識了長征的重要意義,它是第一部用紀實的方式最全面地反映長征的文學作品,弘揚了長征體現出來的國家統一精神和不朽的信念力量;此外,書中講述的許多感人小事,讓讀者通過豐富的細節更加親近地去接觸長征的歷史。
——編輯推薦語
今年是紅軍長征勝利八十周年,為了紀念這一偉大的歷史事件,增強廣大讀者對中國共產黨黨史和軍史的了解,人民文學出版社推出《長征》一書,再一次點燃了大眾重溫紅色經典的熱情。
重溫《長征》,可以洗滌我們的心靈。在漫漫二萬五千里的長征路上,我們的紅軍戰士,靠著堅強的意志、堅定的信仰,突破了數倍于己敵軍的圍追堵截,并同惡劣的自然環境頑強斗爭。將士們爬雪山、過草地,在灌木和亂石之間開辟道路。沒有食物,嚼草根、吃樹皮、煮皮帶,卻沒有人叫苦叫累。我們的戰士缺醫少藥,飽受傷病的折磨,有些人無聲地倒下了,甚至連名字都沒來得及留下。是什么支撐著紅軍戰士冒著槍林彈雨沖破層層封鎖?又是什么力量使紅軍戰士不怕犧牲、勇往直前?在書中隨處都能找到答案:是他們頭頂上那顆閃爍著耀眼光芒的紅星,是他們心中堅定的必勝信念,是他們不怕累、不怕死的大無畏精神……這是精神的力量、信仰的力量,也正是因為有這種力量,才使我們的軍隊有了不斷戰勝困難的信心與決心,從而由弱變強、由困境走向勝利。
重溫《長征》,可以激勵斗志,提升我們的思想境界?!堕L征》中不僅有精彩激烈的戰斗故事,還有黨在革命早期挫折中如何不斷變革、調整、實踐的探索歷程。追思那段腥風血雨的艱難歷程,越發激起我們對黨的熱愛之情。長征中發生的一個又一個人間奇跡告訴我們:物質固然重要,但往往更可靠、更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力量是精神?!耙粋€沒有精神的人,是心靈荒涼的人;一個沒有精神的民族,是前程暗淡的民族;精神的質量可以改變個人與世界的命運?!?/p>
今天,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進程中,長征精神依然是我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貴精神財富。該書的再版,對于傳承偉大的長征精神,激烈我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作者:劉昌宇)
責任編輯:毛思潔
《長征》精彩書摘
敘述數十年前發生在中國的那次非同尋常的軍事行動——長征,必須從遠離中央蘇區和主力紅軍數千里之外的甘溪小鎮和一支紅軍部隊開始,理由很簡單:盡管當時中國的紅色武裝已經被分割成若干個孤立的區域,但中國工農紅軍始終是一個整體。所有的紅軍成員,無論是占少數的政治軍事精英,還是占多數的赤貧的農民官兵,因為有著共同的信念和理想,他們在精神上是平等的。這種平等是中國共產黨人最早的政治追求。所以,沒有理由把一個人或一支部隊認定為中國革命史上的政治主角——自人類進入有政治紛爭的時代以來,所有推進文明的力量從來不是某一個人或某一個群體,而只能是某一種理想或某一種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