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吹響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號角。3年來,寧波以“項目”帶動“改革全局”,以“落地”破除“改革漂浮”,呈現出全面播種、次第開花的生動景象,扎實推進了一批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項目落地見效。本期我們對全市11個改革項目進行了梳理,敬請關注。
根據省政府工作要求,為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推進資源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配套改革,引導企業樹立“單位資源占用產出論英雄”的理念,激勵優勢企業加快發展,促進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和落后產能淘汰,切實提高工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近年來,我市穩妥推進工業企業綜合分類評價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一、抓統籌謀劃,做好企業綜合分類評價頂層設計。為做好工業企業單位資源產出績效評價工作,2014年12月12日,寧波市出臺《關于開展工業企業單位資源占用產出績效評價推動工業提質增效的意見》,對評價主體、評價范圍、指標設置、計算方法、工作流程、分類等級和比例、評價結果的運用都作了明確規定。同時建立由市經信委統籌,財政、國土、環保、稅務、統計等多部門聯動的工作機制以及相關考核督查機制。
二、抓地區試點,因地制宜開展企業綜合分類評價。目前,綜合分類評價工作已在全市所有工業強縣(市、區)開展。如北侖出臺《工業企業“體檢”工程綜合評價辦法》,目前已完成對全部規上企業單位土地的產值、稅收的體檢評價工作,2013年以來累計促進土地開工建設27宗,盤活土地500多畝,重新利用閑置廠房58萬平方米,實現畝均稅收提升的低產田企業超過200家。鎮海出臺《實施工業企業績效評價管理(試行)的通知》,把規上工業制造業企業和實際使用工業土地面積3畝及以上的工業制造業企業共510余家納入評價范圍,根據排序將企業劃分為A、B、C、D四個層級,實施差別化政策,后兩個層級的企業將在項目資金、用地用電、優惠政策享受等方面受限。江北從2014年起對216家規上企業進行模擬體檢,研究出臺“工業三十強企業評選及獎勵辦法”等政策,建立企業體檢評價信息平臺,探索推進差別化電價等制度。余姚、奉化、寧海、鄞州等地也出臺實施意見,開展了相關調查摸底統計,分行業對規上企業進行評價。此外,市國土局以市政府辦公廳名義印發了《關于開展全市工業用地調查工作的通知》,對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用地情況進行了全面排摸,建立了企業用地情況數據庫。
三、抓結果運用,倒逼落后產能企業淘汰提升。一是嚴格落實鑄造、不銹鋼行業差別電價政策。2015年我市征收差別電價2739萬元。不銹鋼行業11家企業整體關停, 81家企業淘汰,占原有企業總數的84%。在國內首次將“單位用電稅收”作為執行差別電價政策的標準,倒逼鑄造行業轉型提升,累計淘汰落后設備1189臺,關停鑄造企業47家,行業內無序競爭行為減少、整體效益明顯好轉。2015年,全市規上鑄造企業實現利潤總額8.64億元,同比增長20%。二是組織開展重點行業淘汰落后產能和化解嚴重過剩產能工作。一批重點企業完成淘汰任務,累計淘汰落后產能煉鋼22.7萬噸、造紙12萬噸、印染3.4億米、鑄造4.1萬噸、軋鋼30萬噸、化工5萬噸,共計騰出用能空間26.7萬噸標準煤,工作成效獲省考核組高度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