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有了水平,就可以挖掘和保持當地的文化。所以,培養教師是第一位的。繁榮鄉土文明必須尊重教師、信任教師、依靠教師,真正做到這三點,我們的教育就會更有希望。教育規劃綱要實施五年來,教育發展確實很快,教師隊伍建設、教師培訓工作也卓有成效,但是真正要讓所有的中小學教師得到全社會的尊重與信任,還有許多工作要做。鄉村教師很辛苦,當務之急還得提高其自身的水平。只有提高了水平,鄉村教師才能真正贏得老百姓的信任與尊重。”
——在日前由敬德書院與中國教師報、《中國教師》雜志社、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家書院聯合舉辦的“中國教師·敬德會講”第二期上,北京師范大學教授顧明遠在會上講到。
“數學是良好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新規還將把對老師的評判與考試成績掛鉤。盡管很多11歲學生能在閱讀、寫作和算術方面取得不錯成績,但還有一部分學生成績欠佳。為了更好地在英國推廣優良教育,教育部決定引入新規,以確保所有小學畢業生都能了解乘法表,減少‘數學盲’。”
——英國教育部不久前推出針對小學生的新規定:英格蘭地區小學生在畢業前(11歲左右)必須參加12×12以內的乘法表考試。新規將從2016年夏天,在英格蘭的80所小學開始試行,覆蓋約3000名小學生,從2017年開始,在全國各地推廣實施。英國教育部推出這一新規的大背景是,英國小學生的數學普遍不太好,尤其是在計算、演算和解題方面。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去年對全球65個國家和地區大約50萬名中小學生在閱讀、數學和科學科目進行的考試發現,英國人在數學科目上僅排名第二十六位。英國教育大臣摩根對此項規定如上表示。
“我這些年來在教育一線摸爬滾打積累下來的經驗和對現狀的總結,正好可以跟師范類學生們原先在課堂上接受的理論教育相結合,這樣培養出來的人才就會‘接地氣’。”
——從教32年的杭州小學語文教師王崧舟,被杭州師范大學聘任為大學教授,下學期起將給大學生授課。消息一經傳出,備受關注。有人擔心,“名師離職,是小學教育的損失”;有人則認為,由一線“名師”來培養未來的老師,這是好事。面對外界的關心和議論,王崧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