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習作指導要為學生創造一個廣闊的空間,消除學生思想上的束縛,讓他們從自己的生活出發,自主習作,放飛思想和情感,張揚個性。只有這樣,學生的習作才會多一些靈性,多一些創造,多一些真知灼見。
【關 鍵 詞】 作文教學;小學生;表達
許多年來,語文教師認為作文教學是最惱人的一塊教學內容;學生認為寫作文是最麻煩的苦差事;家長認為輔導孩子寫作文是一件愛莫能助的事。教師只注重傳授寫作技巧和寫作方法;家長們只會通過買作文輔導書來推波助瀾。這些都會使孩子們的思維越來越固化,語言越來越貧乏,個性越來越拘謹,寫出來的作文缺少生命活力,缺少童真氣息。語文課程標準強調要“為學生的自由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捷克詩人塞弗爾特說:“我為能夠感到自由而寫作。”由此可以看出,如果不放飛學生、放飛作文,讓學生大膽想象、自由表達,新課程改革永遠是紙上談兵、鏡花水月。下面我來談談本人近幾年來在作文教學中的一些做法:
一、開放作文教學的形式,拓展學生的寫作思維
(一)激發興趣,精心營造愉悅的課堂氛圍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有了表述的激情,才能寫出好文章。在課堂作文訓練中,我善于找準學生的熱點,創設一定的生活情境,縮小作文和生活的距離,讓作文成為學生生活的有趣部分。可設計“演一演”,如小品、課本劇表演等;可設計“做一做”,在動手實踐中豐富生活,增長見識,增加體驗,言之有物又有情。在教學三年級上冊“語文園地一”中寫“課余生活”這篇作文時,我利用大課間的時間和孩子們一起玩了一次“畫鼻子”的游戲,正當他們陶醉其中時,我趁機問他們:“那么你們愿意當‘攝影師’,把這時同學們的一言一行,歡聲笑語的場面都拍攝下來嗎?”同學們紛紛拿起筆來,因為有事可寫、有情可發、觀察細致、方法得當,寫出的作文生動有趣。班里有位叫崔子洋的學生這樣寫道:“接著,又有好幾個同學上去畫鼻子,他們有的把鼻子畫到臉上,有的畫在額頭上,有的畫在臉外邊。同學們笑得前俯后仰,有的笑得雙手捂著肚子,有的笑得直不起腰……”學生就是這樣在一次次作文中提高了語言表達的能力。
(二)釋放情感,放手讓學生自由表達
習作可以釋放學生的情感,快樂作文,我手寫我心。學生的情感世界豐富,個性色彩濃郁,他們各自都有一個獨特的心靈世界。所以,每次習作我都引導學生說真話、實話、心里話,不說假話、空話、套話。把自己的認識和體驗“原汁原味”地表現出來,讓學生成為自己思想感情的主人。
(三)創設機會,為學生搭建展示寫作才華的舞臺
1. 開辟習作發表園地。在學校的廣播站、宣傳櫥窗里,在班級的板報、墻報上開辟習作園地,并在一旁附上師生的小評議。當學生讀著師長、同伴的熱情贊揚、由衷希望時,心中的自豪感不由而生,那一張張欣喜的笑臉便是最好的見證。
2. 向各級刊物投稿。當學生看到自己的文章變成鉛字在報紙刊物上發表,那種興奮和自豪是難以用語言表達的。所以,我經常鼓勵并幫助學生投稿。學生的作品一旦發表,立即向學生祝賀,讓學生充分感受成功的喜悅,從而更積極地做出行動。
二、積累素材,為自由寫作打好基礎
“素材”是習作的源泉,學生只有積累一定量的語言素材,寫作時才能有感而發,才會源源不斷地把自己的心聲流淌于筆尖,也只有拓展豐富的習作素材,學生交上來的文章才會有真情實感,才會個性飛揚。因此,拓展學生的素材積累是習作的重要基礎。材,為自由寫作打好基礎。
(一)在閱讀教學中積累語言
我們的課文文質兼美,無論是從題材選取、體裁安排、謀篇布局,還是遣詞造句、標點符號等方面,都是學生習作模仿的范文。所以,我在上課時非常注重學生讀課文,培養他們的語感,在不增加學生課外負擔的情況下,給他們一個可以達到的背誦目標,并進行背誦技巧的指導,要求他們背誦課文。總之,學生通過背誦課文,日積月累、內化吸收,在他們習作時,那些優美的詞匯、合適的構段方法等有助習作的內容就會在他們的腦海里任意馳騁。
(二)從老師課堂上的板書進行引導
每個板書都是對一篇課文內容的高度概括和寫作目的的揭示。我喜歡從比較有特點、學生又容易模仿的課文著手,如三年級上冊的《美麗的小興安嶺》這篇寫景的課文,學生就很容易接受和模仿。本課作者采用的是“總—分—總”的寫作方法,在分述這一部分,作者又是按照時間順序來突出小興安嶺在不同的季節景色各不相同,從而表達作者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所以,后來學生在寫寫景作文時,不論是寫校園、家鄉,還是寫田野、小河等,不用指導,就會自然而然地運用到這種寫作方法。
三、張揚個性,凸顯寫作的亮點
個性離不開創新,創新離不開想象。蘇霍姆林斯基認為:“世界上沒有任何東西比人的個性更復雜,更豐富多彩。”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篇文章的個性在于獨特的經驗感受、真切的情感投入和豐富的想象空間,表現為“真”“新”“有自我”三個特點。在作文教學中要求學生敢于標新立異、獨樹一幟,敢于用自己從未用過的新材料、新事物、新方法,敢于在作文的立意、選材、構思及語言等方面追求新穎,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總而言之,習作指導要為學生創造一個廣闊的空間,消除學生思想上的束縛,讓他們從自己的生活出發,自主習作,放飛思想和情感,張揚個性。只有這樣,學生的習作才會多一些靈性,多一些創造,多一些真知灼見。讓我們走近孩子,放飛孩子的心靈,讓他們在藍天白云間自由飛翔吧!
【參考文獻】
[1] 湯素蘭. 小學生寫作文[M]. 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15.
[2] 李敏蔚. 淺談小學生作文的指導[J]. 中華少年,2015(15).
[3] 張洪梅. 小學生作文能力培養[J]. 學苑教育,201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