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的作文水平直接反映了學生的語文學習狀況、學生的語文素養和教師的語文教學水平。而要讓學生寫出好作文、高分作文,唯有“創新”。文章基于在新課改的背景下作文教學的各種理論研究到實踐探索,結合筆者多年的教學經驗,總結出創新作文教學的一些粗略想法。
【關 鍵 詞】 作文教學;創新作文;寫作;積累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性表達的過程。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的作文水平直接反映了學生的語文學習狀況,反映了學生的語文素養,也反映出教師的語文教學水平。寫作能力是語言素養的綜合體現,寫作教學如何貼進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教師應如何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在寫作中表達真情實感等等,這些都是語文教師必須積極面對并努力研究解決的問題。
長期以來,把作文教學作為專題,從理論研究到實踐探索,廣大的語文教師做出了艱辛的努力,尤其是新課標頒行之后,在新課改的背景下,作文教學的各種研究更是層出不窮、百花齊放。筆者基于多年的教學經驗,提出了作文教學的創新思考,以此拋磚引玉。
一、引領學生,認真思考
學生寫作時遇到的問題,往往打不開思路,找不到寫作的切入點。這時,就需要老師在寫作前,帶領學生大膽去想,勇于思考,不怕犯錯。
首先,要明確題目對所選材料在時間、空間、數量、對象及內容上有哪些限制。搞清楚這些限制,對于文章的立意和組織材料是至關重要的,否則作文時就很容易出現跑題現象。如《暑假生活片斷》,限制了選材的范圍:暑假生活;《我的好朋友》,點明了記敘的對象:好朋友;《快樂的星期天》,規定了選材的時間:星期天。
對于復雜的作文題目,要學會從語法結構上進行分析。如《我所經歷過的一段有意義的生活》,這個題目比較復雜,它包括四個方面的要求:①內容應以“我”為主;②要求寫“所經歷過的”一段生活,不能單純寫感想;③要求寫“一段生活”,不能只寫一天或一件事;④要求寫進文章里的生活題材一定是具有積極意義的。
第二,要注意充分分析作文題目,進而確定寫作的重點。如《雷鋒的事跡教育了我》,這個題目的重點要求在“教育”二字上,既要寫“雷鋒的事跡”,又要寫“我”從中受到哪些“教育”。如果只寫雷鋒的事跡,而沒有寫對“我”的教育,那就成了雷鋒的故事;如果寫了對“我”的教育,只是表表決心,也是輕重倒置,重點不突出。
第三,在審題過程中,要特別注意涵蓋范圍比較廣的某一類題目。這類題目涉及到的可寫內容較多,如果面面俱到,就成了大雜燴,所以必須讓學生們學會從眾多的可寫內容里選取一個角度或者一個側面,做到重點突出,詳略得當。
二、思維訓練,口頭表達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口語交際能力是現代公民必備的語言能力。作文課就是培養孩子聽、說、讀、寫的能力,通過培養學生口語交際的傾聽、應對和表達能力,使學生形成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
說,可以組織語言,檢查思考的結果,同時又促進思想,有利于書面語言的發展。由想到說是一項很重要的過程,是思想轉變文字的過程,我們千萬不能忽視。要讓每位孩子都有機會說,哪怕多擠出一些時間,也要全面考慮到學生的感受,你說我說大家說,相互補充,相互引導著,哪怕是一個詞也要讓孩子們自己說出來。
如寫關于小動物的童話,開始學生只是敘說一段事,沒有完整的故事情節,筆者再啟發說,各種小動物們說話了,但還是不夠生動形象,我就在黑板上畫一幅大森林中小刺猬、小狗、小鳥、小鹿、小豬參加的大聯歡場面,再讓同學觀察圖畫,說一說每個小動物的表情、心態和動作,盡量讓每位同學都說,豐富他們的語言。同學們可高興了,他們按照自己的思路想象故事的情節,同學之間還互相補充,語句風趣幽默。
三、換位思考,多層修改
學生把作文寫出來后,老師的批改也是一個大任務。尤其是農村教師,是包班的,既要教數學,又要教語文,還要帶上科學、美術等其他課程,每天工作量很大。針對這種情況,筆者就想了一招:讓學生寫完后讀第一遍,接著自己讀自己改,第三遍全班讀。全班在讀的過程,簡單的錯誤如錯字、句子不通順這樣的小毛病就沒了,同伴之間會找到意想不到的錯誤。這樣,老師就節省大量的時間來備課,同時也培養了學生之間的互助精神,有利于增強同學之間的友誼。最后,老師在批改時選出最優秀的文章,讓學生再讀給大家,欣賞,批改,再欣賞。文章不厭百回改,精雕細琢出好文。學生改后的文章語言流暢,用語準確,寫作能力也就這樣一天天提高了。
四、他山之石,重在積累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薄笆熳x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边@些話道出了文章源于豐富的語言積累,只有語言積累到一定程度,才能筆下生花。語言的積累是一個過程,課內課外都可以積累。學習課文,學生們都會把自己認為好的詞語、句子摘抄在摘抄本上,一學年下來很厚的本子記得滿滿的。筆者又給學生搭建各種學習平臺,如講故事比賽、讀書比賽、背誦比賽,向大家推薦一本好書等活動,所帶的班每人每兩周從學校圖書館借一次書。學生們閱讀各種題材的讀物,充分感受語言文字的魅力,在各種比賽活動中都是輪番上陣,人人都能得到鍛煉。讓學生多讀書、讀好書,鼓勵學生參加各種與語言表達有關的各種比賽,是學生積累語言,提高聽說讀寫能力,提高語文素養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 李方. 現代教育科學研究方法[M]. 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 邢麗娟. 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反思[J]. 新課程學習(中),2014(6).
[3] 劉小霞. 生態學視野下的作文教學研究[D]. 贛南師范學院,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