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中數學教學中運用游戲教學法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增強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認同感和參與感
高中數學教學由于教學內容難度大、教學方法失當等原因,導致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與日俱減,造成了數學課堂死氣沉沉的局面。究其實質,學生對數學學習長期缺乏認同感和參與性,是造成上述局面的主要原因。引入游戲教學法后,高中數學學習的抽象感逐漸削弱,形象性大大提升,學生能夠有效地認知和理解學習內容,增強學習自信心。游戲教學法以游戲的方式促進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引導學生廣泛參與各種教學活動,在歡樂的氛圍中不斷提升自己。
如在學習人教版高中數學中的“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內容時,教師利用相關道具分別表示圓和直線,鼓勵學生走上講臺,通過變換道具位置,切身感受圓與直線在不同相對位置時的相互關系,增強形象感知能力。教師要求學生真實記錄道具運用過程中產生的心得,對圓與直線的位置關系給出自己的判斷和理解,最后再與課本內容進行比對。
(二)有利于優化師生互動方式,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高中數學傳統教學模式下,師生之間的交流極其不通暢,教學課堂成為教師的“一言堂”,學生只是被動的聽講者,幾乎沒有表達自我需求的機會,教師為了節約課堂時間,盡快盡早地完成教學任務,只是一味地講,缺少收集和處理反饋信息的環節。引入游戲教學法后,教師不能置身于游戲之外,在發揮引導作用的同時與學生共同完成教學任務,使得師生之間的交流更加自然和高效。
如在學習人教版高中數學中關于推理方法的介紹時,教材中分別列出了合情推理和演繹推理、直接證明與間接證明,以及數學歸納法等幾種推理法,為了使學生充分掌握上述推理方法的基本內容和應用規則,教師為每種推理方法設計了專門的小游戲,如針對歸納法設計了統計方塊的游戲,要求學生總結每一疊方塊數目的規律。諸如此類,營造師生共同參與的情境。
二、高中數學教學中游戲教學法的運用準則
(一)將數學課堂教學與游戲相結合
教師在備課過程中充分掌握教學內容的精髓,設計出相應的教學游戲,貫穿整個教學進程。在具體講課環節,教師引導學生參與這個游戲,在游戲中設置層層關卡,學生每要通過一個關卡,就要學會相應的數學知識,當學生最終完成游戲后,教師也就基本完成了本節課的教學任務,使學生掌握了規定的教學內容。
(二)教師要淡化教學者意識,鼓勵學生走上講堂
教師要善于設計更加多樣性的游戲,包括教學主體的置換,將學生變成“小老師”,鼓勵學生走上講堂,將自己所學習的知識準確充分地表述出來,這既是知識輸出的過程,也是學習自我復習和強化的過程,這樣的教學游戲顯然很有意義。
三、結語
總而言之,高中數學游戲教學法的運用增強了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和豐富性,寓教于樂,使學生單調的學習生活充滿了樂趣,充分營造出了輕松活潑的教學氛圍。游戲教學法不僅僅局限于改變傳統教學形式,還注重教學內容的優化,將抽象的教學內容重新加以設計,與游戲相結合,極大地吸引了學生的關注度,充分激發了學生的整體參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