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創新人才已經成為國家教學機構的重點培養目標。因此在基礎教育階段,教育工作者們把培養學生的實踐精神、探究精神、創新精神作為首要任務。在此,談一談探究式教學在初中思想品德課中的應用。
探究式教學是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教師的引導和啟迪,讓學生在教材基礎上,把身邊的事務作為參考依據,從而積極主動、獨立自主地去探求和學習。教師應該為學生提供一些自由表達、討論交流的探究機會,還要組織學生參與一些實踐活動,使得他們更好地把理論與實際相結合,這一教學方式更注重學生創新能力、探究能力的培養。
一、探究式教學對思想品德課的意義
(一)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
在初中思想品德課上應用探究式教學,也就是要把探究式的學習理念和意識灌輸到學生頭腦中,從而使得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自主性、創新性更為突出,而這些正是學生形成創造力的途徑,特別是對于處在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更加重要,在塑造其價值理念的年齡段應用探究式教學更有助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辨別、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意識,讓學生形成實事求是的學習態度和積極探索的精神,學生的創新意識也必然會得到加強。
(二)有助于學生學習方式的改善
在初中思想品德課上,探究式教學可以更好地去打破傳統教學方式的束縛,改變死記硬背的機械學習狀況,從而讓學生變得更積極、更主動,學習興趣更濃,動手能力更強,學生可以更獨立自主地去借助新知識來提升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由此看來,探究式教學的應用是最有效改善學生學習方式的途徑和方法,它的正確實施無疑會對學生的終身發展起到深遠的作用。
二、探究式教學在初中思想品德課上的有效應用
(一)在課堂中讓學生暢所欲言,主動探究
在課堂開始之前,可以先拿出幾分鐘的時間來給學生提供一些暢所欲言的鍛煉機會,讓他們針對即將要講到的課程內容進行自由發言,讓學生在講臺上進行演講,可以談一談自己的看法和觀點。
(二)創設和諧教學環境,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在初中思想品德課上,學生作為學習主體,教師要努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從而有效發揮出學生的主體作用,那就要創設一種和諧、愉悅、民主的課堂環境,在這樣的氛圍中更容易使學生發揮出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組織豐富的教學活動來拓展學生思維
在初中思想品德課上,有一部分學生感到教學內容枯燥乏味,態度消極被動,那么教師就可以通過組織一些豐富的教學活動來改變這一現狀,從而讓學生打開思維,更積極主動地探究教學內容。
(四)聯系實際生活來開展社會活動
對于思想品德課程來說,向來都是把實際生活作為教學中心。學生的思想品德是依靠對生活的認識來不斷完善的。作為思想品德教師,就應當讓學生通過生活來正確認識自己并處理好各種社會關系。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在教學中,就不能死板地照本宣科,而要緊密聯系生活實際來開展各種社會活動,要借助豐富的社會資源給學生組織一些社會公益、社會調查活動,從而讓學生積累更多的社會經驗,掌握更多技能。
三、結語
總之,在初中思想品德上,借助探究式教學,不僅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道德知識,使課堂環境更加活躍自然,氛圍不再壓抑沉悶,師生之間的關系也更加融洽和諧。然而,構建全新的探究式教學模式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一個長期、復雜的過程。作為初中思想品德教師來說,就應當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發現自己的優勢和缺陷,要不斷地改善和優化,只有這樣,才能讓教學體制更加完備,才能讓學生輕松愉悅地去學習新知識并加強自身思想品德素養,最終成為對國家,對人民有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