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亞歐金融合作 助力“一帶一路”建設 博鰲亞洲論壇金融合作會議在倫敦召開
2015年11月8日—10日,博鰲亞洲論壇金融合作會議在倫敦召開。來自亞歐兩大洲22個國家和地區的400多位政、商、學各界人士,以“亞歐金融互聯新藍圖”為主題,圍繞世界經濟和金融形勢、“一帶一路”與亞歐金融合作新契機、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全球金融治理和國際貨幣體系改革等問題,進行深入探討和交流。博鰲亞洲論壇副理事長曾培炎在開幕式上發表主旨演講。
博鰲亞洲論壇成立金融合作專家委員會
2015年11月8日,博鰲亞洲論壇成立金融合作專家委員會。博鰲亞洲論壇副理事長、中國國務院原副總理曾培炎為博鰲亞洲論壇金融專家委員會召集人頒發證書,秘書長周文重宣布博鰲亞洲論壇金融合作專家委員會正式成立。
委員會由巴基斯坦前總理阿齊茲,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前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吳曉靈擔任共同召集人。專家委員會成立以后,將著手研究亞洲金融合作的各種可能方案及可行性。
中方委員包括:中央匯金副董事長、經濟學家李劍閣,中國進出口銀行原董事長、行長李若谷,銀監會前副主席蔡鄂生,永隆銀行前董事長、招商銀行前行長馬蔚華,中國人民保險集團公司(PICC)副董事長、總裁王銀成,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中投原副董事長、總經理高西慶。
外方委員包括:香港地區金融發展局主席史美倫,日本金融廳長官森信親,澳新銀行新南威爾士州和首都特區董事長 Warwick SMITH,新加坡淡馬錫國際私人有限公司高級董事總經理吳亦兵,英國泰豐資本董事長、首席投資官葛涵思(Guy HANDS)。曾培炎: 亞歐實現金融互聯互通勢在必行
博鰲亞洲論壇副理事長、中國國務院原副總理曾培炎在開幕式上發表主旨演講。曾培炎在演講中表示:由于諸多結構性矛盾的疊加效應,全球經濟正面臨著進入低增長陷阱的風險。在國際金融體系中,亞洲和歐洲具有現實的互補性。在經濟全球化趨勢下,未來亞歐實現金融互聯互通是必然的。
曾培炎還指出,推動亞歐金融合作,對亞洲和歐洲實現強勁復蘇,促進跨區域經濟整合,重塑經濟發展活力,都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推動亞歐金融合作,可以有效降低融資成本、提高金融系統整體效率,為亞歐之間持續擴大貿易和投資創造更加便利的條件。金立群: 亞投行最大特色為“國際最佳準則”
會議舉行了“對話亞投行”分論壇。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候任行長金立群出席會議,并與英國《金融時報》首席經濟評論員馬丁·沃爾夫展開對話。
金立群稱,亞投行創始成員國已經基本完成該機構的章程及其它相關政策文件的簽署,預計在今年年底可以投入運營,并于明年第二季度開始發放貸款,初始項目將重點集中在電力、交通和供水等基礎設施領域。
金立群表示,作為一個新的多邊金融機構,亞投行將按照高標準和最佳國際準則來創建和運營。但他強調最佳的國際準則并不等同于西方準則,二者不可混為一談。為達到“精干、廉潔、綠色”的目標,金立群稱亞投行將設立一個類似紀律監督委員會的部門,負責人將由外籍高管出任,他將有權監督行長的職業操守,直接向董事會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