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匈牙利的金卡公主嫁到波蘭前,國王問女兒希望置辦什么樣的嫁妝,女兒回答說希望能有一座鹽礦,因為波蘭沒有鹽礦, 鹽礦會給波蘭人帶去幸福和安樂。國王點頭應允,公主當即摘下訂婚戒指拋向當地的鹽礦。公主來到波蘭成婚后,派人去維利奇卡開礦取鹽,在人們的半信半疑中,奇跡發生了!人們
在維利奇卡不僅掘出了鹽,還在第一塊鹽巖中發現了公主拋出的戒指。

波蘭皇家古都克拉科夫擁有很多歷經戰亂而保存完好的名勝古跡,而位于老城南郊的維利奇卡鹽礦(Wieliczka)博物館聞名遐邇,其神奇瑰麗讓人嘆為觀止!
鹽礦的開采已歷經千年,向來是克拉科夫地區的經濟基石,也是這里紛爭不斷的緣由。克拉科夫在幾個世紀里都曾是歐洲最富庶的城市。當年俄普奧三國發動瓜分波蘭的戰爭,奧國就覬覦這只會下金蛋的母雞。到了1978年,鹽礦被列入首批世界遺產。
從鹽礦地面上的主樓入口,走下相當于四五十層的樓梯,才發現這里簡直是一座用礦鹽建成的超級城市。最大的宴會廳以波蘭命名、可容納800人同時就餐。在游覽的必經之路上,幾乎每天都在舉行婚宴,來自波蘭和世界各地的新人,在此接受著全球游客的祝福。最令人驚嘆的是,大廳上方華麗的吊燈,并非玻璃水晶,居然是鹽做成的。
鹽礦深處巷道縱橫交錯,全長300多公里。如今從地面到地底的深度327米,超過臺北101的高度。327米的地底別有洞天,時間仿佛倒流回13世紀,700多年前的開采作業流程一一呈現眼前。在游客參觀的地道里,從礦工采鹽、手車推鹽、木桶裝鹽、馬車運鹽、礦井取水等作業景象,都用鹽雕呈現眼前。此外,這里還保留著數百年前的運鹽軌道和礦工作業的隧道。
走在巨大的鹽池旁,所有人都想發現公主那枚投入池中的戒指,但能看到的只有白花花的礦鹽。不過,工作人員似乎并不害怕游客會掉落鹽池——反正掉進去也無礙,這兒的鹽度比死海還要高得多!雖然鹽礦在1995年便結束了開采,但為了保持鹽礦內的干燥,現在每年仍要出產1.5萬噸鹽。除了食用、浴用,就是用于雕刻各種燈具、首飾和玩具,只要你能忍住不去舔它,都可以成為傳家之寶。
圣金加公主教堂是鹽礦中最壯觀的禮拜堂。波蘭電影配樂大師普瑞斯納(Zbigniew Preisner)曾在這里錄制過專輯,人們常說這里的小教堂有歐洲最好的音響效果。3位礦工,歷時67年,完成了這座富麗堂皇、氣勢非凡的地下宮殿。無論祭臺的設計、圣像的雕刻,還是四周墻壁的名人像,每件作品都是精雕細琢、栩栩如生,讓人不禁贊嘆數百年前波蘭人民的智慧和精湛的手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