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龐大的汽車消費市場,目前中國的汽車保有量已經達到1.79億,并且繼續呈現快速增長趨勢。可以預測,未來幾年中國對汽車零部件以及售后服務市場的需求將顯著增加,而汽車照明市場也存在著巨大的發展潛力。然而,中國汽車照明行業起步相較于歐美發達國家晚,且從鹵素燈到HID氙氣燈再到新興的LED和激光大燈,產品的核心技術一直被歐美幾個國家所掌控,加上市場變化快,很多制度和標準跟不上,市場也缺少必要的監管與約束力,消費者車燈安全意識薄弱,不得不說中國汽車照明行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路漫漫其修遠兮,車燈照明廠商當下應該做的是什么?筆者覺得焦點不該是爭論HID氙氣燈和LED燈,誰會是未來的主角,LED是否會取代HID云云,而應將更多的重心放在產品本身,放在設法提升消費者的車燈安全意識等,只有消費者意識提升了,這個市場才可能做得更大,市場才會慢慢的成熟和規范起來。
有調研數據表明,中國每年有16萬人因車禍身亡,夜間交通事故是白天的3倍,而照明不良時,事故率再提升3倍。年齡超過5年的車,年審通過率不足10%,車燈亮度不足,車燈光焦點偏離等,這是十分危險的。為什么會出現這樣可怕的現象?車主的車燈安全意識不強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而這就需要上游廠商、店家、車主的共同努力。
HID和LED市場此消彼長,各有優勢
4月19日,《九州快訊》“企業+”欄目進行了一次汽車照明的沙龍活動。正如沙龍上,北京正麗同創科技的鄭方超所言:“HID和LED的存在是產品的互補,不存在取代之說,消費者的喜好不一樣,對產品的選擇也不一樣。”確實如此,想必一個普通車主很少會關心,到底將來HID燈是否會被LED燈所取代,他們關心的是什么車燈更安全,更有性價比。
誠然,目前HID車燈,甚至是鹵素燈占據市場主流,但主打環保、節能甚至智能化理念的LED燈,會更加符合未來產品發展的趨勢。對此,廣州光為照明科技的周檀煜表示,“未來LED是一個趨勢,這并不說它改變了行業的什么,而是它滿足了消費者的使用需求,因而LED是未來汽車照明發展的趨勢。”
就目前而言,LED車燈由于成本較高,主要是豪車的專享,中低端車仍然以鹵素燈和HID車燈為主。而HID車燈發展這么久以來,技術、消費者的接受度都相對更高,HID處于穩健發展中,市場仍有增量。據鄭總介紹:從2004年汽車車燈改裝行業興起,到2008年,全國專業的車燈改裝店有200多家,而到了2010年了,這個數量增長了10倍,有2000多家。到2012年,這個行業就開始爆發式增長,達到了3000多家。而到現在,在冊的店家已經達到5000多家。其它改裝店做車燈改裝的約3000家,另外店中店有改裝車燈項目的則更多。由此可知,汽車車燈改裝行業一直處于高速發展之中,而這個階段也可以說是HID車燈改裝市場的爆發期。HID氙氣燈相較于傳統的鹵素燈,它亮度更高,照射時間更長,穩定性好,并且更加節約耗電。
而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的追求也越來越高,節能、環保也成了時代主題,由此便催生了LED燈和激光大燈的市場需求。其實LED在汽車上的應用比氙氣燈要早,但主要用于奢華的日間行車燈,極少作為汽車前檔大燈使用,近年來人們開始尋求更完美的車燈解決方案,于是試圖挖掘LED光源的更多可能性。因為,LED燈相較于其他更節能、環保,使用壽命更長,響應速度快,也更加穩定。
但總體而言,LED車燈將來會有更多的可能性,但目前LED在技術層面上還有很多的限制,民用推廣受阻。LED車燈在智能變色溫、對人的情緒的影響以及互聯網應用方面會有更廣泛的價值。
車燈改裝需要正確引導
某種程度上來說汽車車燈改裝和音響改裝存在著共通之處,音響改裝喇叭、功放的安裝并不難,真正的精妙之處在于調音;而車燈改裝同樣如此,它的關鍵點在于怎樣讓燈發出的光源,通過燈的反光杯,能讓燈光100%照射到路面去。然而,目前市面上對于車燈的改裝正確的引導太少。
很多車主認為,原車的車燈應該是最好的,對于車燈對于駕駛安全的影響也不太清楚,加上市場發展不規范,假冒偽劣產品多,不專業的改裝店也多,導致消費者不會不敢輕易對車燈進行改裝,以至于很多時候因為車燈出現安全問題,才去維修。
正如“企業+”沙龍上,一合汽車光源的林良算先生說的那樣:消費者不懂產品,也不會分析產品,但汽車車燈是關乎安全性的東西,美觀、節能、使用壽命等這些都是次要的,現階段的發展關鍵是向消費者作更多有關產品的普及,讓技術普及到消費者,提升消費者安全意識和消費意識此外。此外,廠商應該更加關注產品本身,加大研發投入,做好產品質量和服務,這樣市場才能逐漸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