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時間5月19日凌晨1點(美國當地時間5月18日上午10點),谷歌在其總部所在地加利福尼亞州山景城舉辦了一年一度的I/O大會,重頭戲是人工智能,而萬眾期待的無人駕駛汽車卻始終未登臺。
而在地球的另一端,5月18日,四維圖新聯合聯發科、騰訊召開發布會,四維圖新正式宣布以38.75億元人民幣收購聯發科旗下子公司杰發科技,并與聯發科達成戰略合作。杰發科技主要從事汽車電子芯片的研發和設計,主要產品為車載信息娛樂系統芯片及解決方案。在此次收購中,值得注意的一個細節是,騰訊作為四維圖新第二大股東不僅參與出資,同時還深度參與了并購之后兩家企業的運營設計。
四維圖新智能汽車版圖布局投下重要一子
在戰略入股滴滴出行、四維圖新,自行嘗試推出了OBD產品路寶盒子,車聯網平臺“騰訊車聯”和以及車聯網ROM之后,又聯合了富士康布局智能汽車制造,加之此次騰訊系的四維圖新收購杰發科技,騰訊系在出行市場的布局正在打通整個鏈條。至此,通過四維圖新在無人駕駛技術方面的布局,騰訊智能汽車生態的雛形已經初顯。
不僅如此,在發布會后之后的專訪環節,在回答記者提問時,四維圖新的總裁程鵬表示,盡管四維圖新不直接造車,但會為合作車企推出的無人駕駛汽車提供高精度地圖、算法和系統平臺,甚至是芯片,并樂觀的預估了四維圖新提供高精度地圖、算法等服務的國內無人駕駛汽車的落地時間:在高速公路上實現無人駕駛的時間在2019年,而在普通道路上實現無人駕駛汽車落地的時間則需要推后3-4年(即2022年-2023年之間)。但當筆者問到四維圖新具體實在和哪些車企合作推進無人駕駛汽車時,程鵬表示目前不方便透露,但是相關工作已經在推進和實施中。
騰訊系的四維圖新憑什么如此有底氣,2019年能實現無人駕駛汽車落地?
無人駕駛汽車作為一個高大上、高逼格的代名詞實際上融合了汽車和科技,或者說無人駕駛汽車將汽車和科技的邊界模糊化了,未來的汽車就是目前的汽車界和科技界的融合。四維圖新早有涉足自動駕駛的野心,從Google、特斯拉等涉足自動駕駛的企業發展來看,所擁有的基礎業務有所區分,但幾乎都無法繞過傳感器、芯片、算法以及動力控制等。如谷歌目前的模式是:傳感器+新品+算法+動力控制+整車制造;特斯拉模式為:算法+動力控制+整車制造;NVIDIA是:芯片+算法;Mobileye則是:傳感器+芯片+算法。
而在完成收購杰發科技后,四維圖新獲得原聯發科目前國內汽車電子芯片研發能力最強的團隊,填補四維在硬件終端和新品研發方面的能力,實現從芯片到地圖數據,到導航軟件、手機車聯,進而到車載語音、內容服務和車聯網數據云的全產業鏈布局,形成“地圖+芯片+算法+系統平臺”的核心能力。
國內首先完成“地圖+芯片+算法+系統平臺”產業布局
程鵬在回答記者提問時特別強調,四維圖新在無人駕駛汽車領域擁有極強的大數據和計算能力,一直為百度地圖、滴滴出行和Uber等數10億級的出行用戶提供基礎的地圖和計算服務。
在數據積累領域,四維圖新和騰訊系已經具備足夠實力,但實際上不僅如此,在中國特色的出行市場上,除了APP等以調用API接口數據的形式獲取數據之外,還有大量的車載設備存在,比如車載導航、0BD盒子、后視鏡導航等等,每年的出貨量數據都能遠超千萬級,加之存量市場,則直接過億。
而在此市場,比較中國特色的是,前裝和后裝市場各有千秋,甚至后裝市場的出貨量遠超于前裝車企。在前裝車企領域,騰訊系的四維圖新和阿里系的高德不分伯仲,而收購杰發科技之后,四維圖新可能能在后裝市場引來新的爆發點。盡管在后裝市場,四維圖新通過全資收購的圖吧進軍了后裝導航市場,為后裝提供地圖服務,并且通過高性價比以及切入后視鏡導航為突破口,取得了一定的市場占有率,但目前在后裝領域的量遠不及友商凱立德和美行地圖。
但收購杰發科技之后,可能會迎來一個轉折點。畢竟杰發科技在后裝導航市場的芯片領域占有過半的市場占有率(官方數據是60%),完全可以憑借杰發科技在后裝市場深厚的客戶資源,來推自己的地圖服務,甚至可以實現芯片和地圖的深度整合,來實現更優的服務。
車載設備獲取的數據同APP獲取的數據,價值是有不同的,車載設備會作為汽車的一個配件,是汽車的一個整體,可以通過車企授權或者破解的形式,直接獲取CAN總線的數據,數據量和精準度肯定會優于APP。
更有趣的是,四維圖新提到了一個細節,四維圖新認為后裝車載設備制造業在未來可能扮演“管道”的角色,即類似四維圖新這樣的企業要獲取和接觸用戶是離不開“管道”的,但至于此“管道”同國內另一赫赫有名的企業華為所提及的“管道”模式差異幾何,筆者未可知。但筆者倒是有一個有意思的猜想,目前后裝車載制造業面臨極其嚴峻的價格戰和轉型,遲遲沒有好的思路和辦法,四維圖新提及的“管道”其實是一個思路,做好“管道”,服務好用戶之后形成了客戶規模,“管道”也是可以參與分潤的,后裝則可以借此擺脫單純的制造業角色,扮演一定的生態鏈角色。在商業領域,利潤是第一位的,畢竟只有利益才能將聯盟或者產業鏈捆得更緊密。倘若能成,數百數千的后裝車載設備制造企業是愿意跟著騰訊系跟著四維圖新的。
至此,騰訊系的四維圖新很可能實現前裝和后裝,以及整個產業鏈“地圖+芯片+算法+系統平臺”打通和整合。所以前文提到的,四維圖新總裁程鵬的樂觀預測,2019年國內的無人駕駛汽車可以在高速公路落地,應該是靠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