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眾所周知,“猴”與“侯”諧音,而“侯”為中國古代的爵位之一。西漢戴圣所著《禮記·王制》中載有“王者之祿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自此五爵雖有變化,但歷代皆有侯爵。到唐宋以后,傳統民俗常以猴為吉祥、顯貴、驅邪納福的象征,希望加官封侯。
今年是中國農歷生肖猴年,中國是瓷器的故鄉,瓷器的發明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偉大貢獻,在此筆者精選古今猴題材瓷器若干,以示吉祥獻瑞。
明萬歷青花爵祿封侯紋盤(圖1)
直徑32厘米。2012年北京保利拍品。此盤器大形規,為敞口,弧壁淺腹,矮圈足。整器施白釉,釉面肥潤,白中微微泛青,胎體堅致,施釉明潤。盤內外滿工,青花繪萬歷典型紋飾圖案,色澤青翠溫潤,藍中泛紫。盤心雙弦紋內繪飾圖景:山石樹林之間,猿猴或攀爬坐于松枝,或嬉戲躲于山石之后;小鹿靜駐小憩,或前視或回望;一對喜鵲斂翼停歇于枝頭,靈動機警;樹干枝頭間又懸有一蜂房,成群的蜜蜂飛繞其旁。其間又輔以花卉靈芝,松樹祥云,寓有長壽之美好愿望。外壁亦以青花繪喜鵲、猿猴、瑞鹿及蜜蜂,“喜蜂猴,鹿銜芝”,此四種動物組成的圖案寓“爵祿封侯”之意,為傳統吉祥紋樣。爵祿,即爵位及俸祿。封侯,謂被封為侯爵。爵祿封侯,意即受封侯爵,并得到更高的俸祿。紋樣以鵲、鹿、蜂、猴等組合構成,以運用“鵲”與“爵”、“鹿”與“祿”、“蜂”與“封”、“猴”與“侯”同音,以示寓意。
盤底心青花雙圈內書“萬歷年制、純忠堂用”八字雙行楷書款,字體工整,筆劃轉折有力,字型較瘦,頗近顏體,屬于萬歷朝早期寫款方式。萬歷朝很少用“萬歷年制”四字款,官窯器大多用兩行六字楷書“大明萬歷年制”青花雙圈款,所見有和其他字句合用的早期字體較為勁瘦,晚期逐漸肥厚。
明青花五彩封侯圖盤(圖2)
直徑20.5厘米。2009年遼寧中正拍品。扳沿口,淺腹,圈足,扳沿處繪花卉紋一周,盤心開光以青花五彩繪樹下一只猴,一只梅花鹿,一只喜鵲,兩只蜜蜂,寓意封侯。盤底書“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楷書款。此盤畫面感很強,應為觀賞器。
清乾隆粉彩百猴圖瓶(圖3)
高28厘米。著錄于2008年文物出版社《陶成雅器—德善堂藏珍》圖28。撇口,長頸,溜肩,鼓腹,圈足。外口沿粉彩分別繪蟠桃紋,器身通景粉彩繪百猴圖:蒼翠秀潤、峰巒疊起的高巔之間,瀑布飛澗,古松參天,傲然挺拔,潺溪縈繞,平湖溪岸;百猴聚居,或奔跑或嬉戲,或相偎,或覓食采桃,悠然自得。足墻繪回紋,外底礬紅書“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
此瓶端莊規整,繪制精致,構圖巧密,遠近相映,色彩濃郁。筆繪生動細膩,紋飾寓意吉祥,堪稱乾隆粉彩器的精品。
清嘉慶青花粉彩百猴山水圖雙耳瓶(圖4)
高35.8厘米,口徑9.2厘米。2003年上海崇源拍品。頸部兩側各置一耳。胎精形正,亮青釉潤澤。瓶體以青花粉彩兼繪,口沿下飾如意紋,雙耳礬紅地描金,脛足墻飾蕉葉與回紋,頸及腹通景繪整座花果山。草木、水、石及漫山遍野的大小各色,動姿各異的猿猴,筆觸細膩,布局繁密,熱鬧非凡,充滿生機。底書“大清嘉慶年制”六字三行青花篆書款。
此瓶青花釉色鮮艷,粉彩豐富,斑斕絢麗,精美絕倫。在承繼乾隆官窯彩器技法上,有過之而無不及。猴與“侯”諧音,“侯”古有爵位之人,桃為“壽果”,白猴有“白猿通天”典故,滿目青山有“江山永固”之意。
清嘉慶青花粉彩百猴圖瓶(圖5)
高35.8厘米。2001年中國嘉德拍品??谘赝夥?,束頸雙耳,燈籠形腹圈足,器型俊秀。外口沿繪粉彩如意云頭圖案,腹部繪青花粉彩百猴圖。群猴相戲山間,姿態各異,繪畫生動,為嘉慶朝青花粉彩器之佳作。底書“大清嘉慶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
清道光米色地粉彩封侯掛印碗(圖6)
直徑14.5厘米。2013年北京華辰拍品。敞口外撇,腹壁斜收,腹底圜收,矮直圈足。瓷質,胎色乳白,胎質細膩致密。器外壁滿施米色釉為地,其上繪制粉彩“封侯掛印”紋樣,松樹下雙猴欲摘取松枝上的掛印,寓為“授印高升”,意即古時帝王賜爵授印予臣下;其下怪石兀立,靈芝瑞草叢生。底書“大清道光年制”款識。整器色調鮮艷明快,所繪小猴憨態可掬,米色釉繪彩更顯樸拙可愛。
清咸豐粉彩封侯報喜杯碟(圖7)
直徑13厘米,高7厘米。2011年北京東方藝都拍品。此杯為仰鐘式杯,施彩鮮艷,繪畫細膩。猴子爬在松樹枝上目光注視一只蜜蜂,寓意“封侯報喜”。山石之下又有鹿銜靈芝,底下有一托盤,足內書寫“咸豐年製”四字篆書款。器型規整,較為難得。
清粉彩花卉代代封侯蓋缸(圖8)
高15.8厘米。2006年無錫文苑拍品。圓體,蓋缸。胎體勻稱,釉色白潤。蓋內、缸內均施松石綠彩,蓋鈕和合仙子,蓋面、缸壁粉彩繪牡丹、果樹,果樹上攀靈猴、懸蜂窩、掛彩袋,寓意“代代封侯”。
清光緒粉彩百猴圖賞瓶(圖9)
高38.5厘米,口徑11.4厘米,底徑11.9厘米。2007年北京中拍拍品。瓶口繪一圈壽桃紋。瓶頸及瓶身繪“百猴圖”:群猴嬉戲于青山之間,山中草木茂盛,又有桃樹果實豐碩。足墻繪藍色回紋及紫紅卷草紋各一周。底款為無框雙行楷體“大清光緒年制”。此瓶圖案寓意吉祥,繪畫風格以及粉彩色澤都符合清末特征。
清粉彩靈猴獻壽紋小鼓凳(圖10)
高25厘米。2007年香港淳浩拍品。鼓凳即像鼓一樣的凳子,為漢族傳統家具之一。因其在凳的四周用絲繡一樣的圖畫做裝飾,亦稱“繡墩”。其圓形會給居室里增添視覺變化,是臨時性家具。自古桃為五木之精、天上神物、增壽瑞果,此鼓凳凳面、鼓腹通景繪猴與桃,實為“靈猴獻壽”作吉祥寓意。
民國松猴紋觀音瓶(圖11)
高36厘米,口徑9.5厘米,底徑9厘米。此瓶敞口,束頸,直腹,至底微收,圈足。釉面肥厚,溫潤細膩,色澤柔美。器型秀美端莊,紋飾出神入化,淡雅清新。呈現眼前的是兩只活潑的猴子,線條流暢,筆筆到位。樹木茂盛,枝繁葉茂,刻畫到位,纏枝交錯,與猴子玩耍添了幾分藝術感染力,頗具情趣。底書“畢淵明”款。
此瓶造型完美大方,畫工精美細致,整體做工精良,觀賞價值和陳設價值很高,是一件不可多得的佳品,亦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畢淵明(1907—1991),別號“至樂老人”,安徽黟縣人,“珠山八友”畢伯濤之子,中國陶瓷美術大師。
民國粉彩靈猴獻壽紋燈籠瓶(圖12)
高18.8厘米。2014年中國嘉德拍品。此瓶造型敦厚穩重,瓶口外撇、短頸、豐肩、長圓腹、圈足。頸部黃地粉彩繪纏枝花卉紋,肩部大小如意頭紋,錯落有致。瓶身繪有多只翩翩起舞的蝴蝶,姿態優美,側旁洞石之上立一棕色靈猴,靈猴一只手臂置于額前,做探望狀,神情好奇,眺望遠方一蟈蟈。底書“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
燈籠瓶又稱燈籠尊,是仿自燈籠的造型而得名。而以靈猴作為題材的瓷器作品,不為多見。本品巧思立意,殊為難得。整體圖案布局疏朗有致,構思巧妙,色調考究,繪畫精細入微,是不可多得的民國粉彩精品。
民國粉彩封侯圖蓋盒(圖13)
寬19.5厘米。2012年北京保利拍品。銀錠式,分上下兩部分,盒蓋中心開光,繪一猿猴于松樹之上,一周藍料錢紋繪邊,外側繪粉彩,對鳳纏枝牡丹紋,此紋飾亦繪于下部盒身一周。底書“畢淵明”款。
自古吉祥圖案是中國裝飾藝術中的一個重要門類,淵源久遠,內涵豐富,善禱善頌,為人民大眾喜聞樂見,顯示出蓬勃的生命力。封侯圖,圖中“猴”與“侯”同音雙關。猴子騎于樹干之上,這里泛指達官權貴。此圖寓意官職步步高升,功名指日可待。
當代輩輩封侯瓷塑(圖14)
高20厘米。2014年河南原田拍品。此瓷塑有兩猴背靠背造型,寓意“輩輩封侯”。作者韓美林作為中國當代極具影響力的天才造型藝術家,在繪畫、書法、雕塑、陶瓷、設計等諸多藝術領域都有很高造詣。此瓷塑即是體現其具有現代審美理念和國際通行語匯的藝術作品。
當代松上雙猴粉彩瓷板(圖15)
長44.5厘米。2012年北京隆榮拍品。作者畢淵明作為江西景德鎮藝術瓷廠陶瓷美術家,長期從事金石、詩、書、畫和陶瓷美術創作研究,擅長畫走獸、花卉、翎毛。尤擅畫虎、猴。此板畫繪松樹,枝干上爬扶一只猴,另一只猴一手抓枝干,呈躍下狀態,畫面繪制精細,猴子的毛發依稀可見,整個畫面動靜結合,是畢淵明瓷板畫精品之作。
當代釉上彩《夜景猴》瓷板(圖16)
112×56厘米。北京萬隆拍品。瓷板表現朦朧月色下清冷、詩意的山林和戲猴。在朗朗月光純凈的迷幻境界,夜色空濛迷離的仙境以及迷戀。其中的戲猴,讓人顯露出超然物外、沉浸自然的心境。
整幅作品用墨清潤、畫風灑脫、格調秀逸,篤實處見質感,虛略處顯厚重,空疏里透遼闊,滿密中現豐富,動靜相宜,對比強烈,畫面的組織呈現一派形式美感。
作品繪樹木與戲猴,意境清冷,用墨濃厚,張力十足,戲猴在濃重的筆墨下顯得飽滿、真實;極盡茂盛的樹木描繪得精致傳神,給觀者以強烈的感染力,“氣韻”生動。畫面左側的一輪寒月,與右側的五只戲猴呼應,戲猴或坐或立,或互相嬉戲,讓畫面顯得非?;顫?。作品意境深遠,絕妙至極。作品創造出單純而純凈的審美境界,呈現出一種獨特的寧靜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