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認為,藝術品創作時間越早其價格越高,這主要是因為其歷史價值越古老越有研究意義,也因為越老的東西越稀缺,當然就越值錢!對于印象派作品的價格低于后來的現代主義藝術品的原因,中央美術學院的馬向東博士是這樣看的:“印象派價格標準化,現代藝術流派多,大師多,市場板塊多,很多還有增長潛力。現代主義也變成經典了,誰有價值看得很清楚了。”
現當代藝術離當代人比較近,對于許多人來說,現當代藝術品的風格和特點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現當代藝術家更容易獲得高知名度;其次,由于現當代作品數量大,便于投資者進行囤積和炒作;第三,投資藝術品一定會著眼于藝術品的稀缺性,但價格一定是與“相對稀缺度”相對應的。同樣是藝術品,其存世量代表了“絕對稀缺度”,而當與喜好人群的多少相比較時形成“相對稀缺度”。也許印象派作品相比現代主義藝術品是處在“絕對稀缺”,而當更多的美國以及國際上的收藏者關注和喜歡現代主義藝術時,現、當代藝術品“相對稀缺度”就會超過印象派作品!而“相對稀缺度”最終決定市場價格!
(季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