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性格特點,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愛好取向,從上小學起,我們就走自己的喜歡與不喜歡,那么分層教學將起到相當大的作用。分層教學,也就是“因材施教”,小學語文老師講課的內容,一部分是給基礎成績差的同學聽,可以讓他們鞏固基礎,然后去吸收更多的知識,另一部分給成績優異的同學講,可以讓他們“吃的飽”。所以分層教學方法的應用,是提高全班平均成績的良方。
關鍵詞:分層教學;小學語文;因材施教
一、分層教學
1.分層教學的起源
分層教學起源與美國20世紀初,面對大量涌入的背景能力不同的兒童,教育官員認為有必要將他們分層,根據他們能力的大小和成績的優良差將他們分在不同層次,讓他們接受不同的教育。到50年代初,英國將所有的中小學生都分到了不同的層,并且將他們放到同一個班里教學。然而確受到了各個地方的非議,他們認為這是人與人的不平等,是歧視,同時由于分層,增加了同學之間的隔閡,造成非常不好的社會影響,從此,分層教學陷入低谷。1957年,前蘇聯人造衛星上天,西方各國尤其是美國,對思想進行了抨擊個改造,通過實驗,研究,再實驗,再研究,達到了分層教學的高潮。到了90年代,由于美國政府對精英人才個學術成就的重視,分層教學重新回到重要的位置。這就是分層教學的起源,然而在20世紀80年代,中國引進了分層教學的概念,有成功也有失敗的案例,此后,分層教學的方法逐漸被引入各個中小學中。
2.分層教學的含義
分層教學作為一種剛剛興起而且逐漸發展起來的教學方法,對學生個性的差異相當重視,它根據學生學習能力,心里處境,學習狀態等多個方面進行劃分,并以此為依據進行差異性的輔導,讓不同的學生可以吸收到自己需要的知識,讓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激發,從而可以讓學生們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培養學習熱情,樹立學習信心,使課堂教學效果以及學生的素養得到提升。
二、分層教學對小學語文課程的重要性
分層教學模式對小學語文課堂有鮮明的重要性,其一。尊重了學生的個性差異。根據不同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案,使每一個同學都可以增長不同的知識,在課堂上充分吸收,不浪費分秒。如此一來,學生便不會有優等生和差等生之分,每個人有每個人的長處,對差等生也不會有不同的眼光,也不會打擊他們的自信心,同時提高了他們的學習效率,使整個班級有非常好的學習氛圍。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質,充分發展學生個性特長。分層教學打開了每個同學的思維,讓語文課生動有趣,不再乏味,讓學生有力去探索新的東西。 其二,提高了小學語文教學效率。語文課不再是讀,聽,背,這三個步驟,一節課講一首詩,而是通過教師充分考慮在各層出現的問題,通過設計不同的教學目標和練習,為每一個同學量身打造教學方案,并做好充足的準備,使得學生可以從一首詩中學到多個不同類的知識點,有利于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每一個學生都能積極地參與整個教學過程,也真正的體現了我們分層教學的指導思想:能跑則跑,能飛則飛,學生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
三、分層教學課程的應用與實施
1.學生分層
小學語文老師首先要全面了解自己的學生,這是分層教學的關鍵。分層之前,應對所有的學生進行測驗,根據學生學習語文的接受能力,認知能力和發展能力等差異性,把班里的同學分為A,B,C三層,分層時要考慮到學生的心里素質,避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同時,教師在分層教學過程中要平等對待,ABC三層分別表示優秀,良好,一般,三層能力不同的學生,各有長處,每個人都是彼此的老師。大家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另外,在分層教學過程中,讓不同能力水平的同學都能積極參與其中,從而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最后,教師還應該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布置作業,可以他們自由發揮,鼓勵并創造條件讓他們一起合作探究,在活動中突破自我,向更高一層次的學習目標努力。
2.因材施教,讓不同的學生展示自己
教師要在課堂分層教學中,駕馭課堂的每一個環節,一個十分重要的前提就是課前必須分層備課。教師必須對班里的每一個同學有深入的了解,采取什么樣的教學手段,如何應對課堂上可能出現的種種情況,并且要加以引導,這都是需要教室在備課時精心準備的。備課時,老師要轉變角色,要處處為學生著想,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到每個學生的個性差異個學習基礎,最大限度的讓課堂成為學生的舞臺,真正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課后,教師可以進行分層輔導,給ABC三層的同學講解他們的疑惑,針對課堂上大多數同學感到困難的重點問題,仔細加以解決,個別輔導個別同學,讓他們能趕上大家的步伐,共同進步。同時,我們把學習和完成學習作業當成是一個游戲,既然是游戲,那必定是有游戲規則的,在學習過程中過完成作業時,我們都要遵守這個規則,比如說,積極參與課堂活動,課下認真完成作業,我們都會獎勵,如果沒有像上述所說的一樣,就會受到懲罰。這樣每組間就會存在競爭,激勵大家學習的積極性,從而達到讓每個同學都可以展示自己的效果,促進大家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3.科學評價,共同發展
一個好的教師,不只是知道在教學上怎么尊重學生的差異,在評價上也要謹慎,用科學的方法評價不同層次的學生。比如,對于優秀的學生來說,教師應該讓他們知道自己的不足,激勵他們做到更好,最好,鼓勵他們自己勇于探索,發現。對于中等的學生來說,教師要肯定他們的付出與成績,引導他們設定自己的小目標,每天進步一點點,讓他們對學習有信心,提高發展。對于成績較差的同學來說,要給于更多的關注,讓他們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在大家面前有自信,對這門課程有信心,努力向中等生和優秀生靠近。
參考文獻:
[1]周亞萍.淺談小學語文有效開展分層教學的實施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08,(08).
[2]陳文藝.對小學語文“分層教學”實踐探索[J].科技信息,2006,(S4).
[3]李甲.淺談小學語文分層教學[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1,(03).
[4]于世文.語文“分層教學”結構模式的實踐與思考[J].語文學刊,2008,(12).
[5]趙秀敏.淺析小學語文分層教學[J].新課程(小學版),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