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素描的作用是鍛煉學生的造型能力,在美術教學中是一個基本訓練,主要是訓練和培養學生正確的觀察方法和寫實能力。
關鍵詞:素描;訓練;觀察;寫實;造型
素描的作用是鍛煉學生的造型能力,因此它是美術教學中最基礎的部分。在近幾年的素描教學中,我有以下兩點體會,和同志們共同探討。
一、基本訓練與個性發展
素描在美術教學中是一個基本訓練,主要是訓練和培養正確的觀察方法和寫實能力。如果訓練中(特別是初期),不強調嚴格的寫實能力的基本訓練,那么也就失去素描教學的意義。在素描教學的某些時期內,學生模擬老師的畫法,而導致全班作業大多相似,我認為是教學中的正常現象。在教學中過早強調個性、提倡風格,對培養學生造型能力是弊多利少,而且也不利于學生的個性發展和風格形成。我們現在看到許多大畫家的早期素描習作,也都是樸實嚴謹的風格居多,而且重視形體的刻劃,并不都是“遺貌取神”,也不追求怪異風格。就連畢加索、馬蒂斯的初期習作,也都是那么嚴謹,可見早期嚴格的基本訓練,并不妨礙和束縛畫家的個性發展和藝術的創造才能。
當然,即使教學初期,指導老師的畫法和選擇的示范畫,也不是強求每個學生必須效法的模式,因為學生的天賦、理解與接受能力、繪畫基礎都存在種種差別。特別對個別學生在入學前已進行過某種畫法的訓練,而且造型能力比較強,又有明顯個性,則不必勉強他們改變原來的畫法,只能引導他們造型能力和藝術表現力的進一步發展提高。但是,對個別學生在學習中怕吃苦,企圖投機取巧,以追求所謂“個性”、“風格”為借口。而忽視基本形體的準確性的學生,不能聽之任之。所以在素描教學中既要堅持循序漸進的教學規律,又要掌握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這樣,才能使學生的個性發展與基本訓練統一起來。
俗話說:“師傅引進門,修行在個人”。用這兩句話來說明素描教學的全過程,是十分恰當的。前一句話是教學的啟蒙階段,后一句話是教學的逐步深入階段。在這個階段中隨著學生的造型能力的提高,教師則需要根據學生的水平,采用多種方法來引導學生作一些藝術的探求,教師可以介紹國外素描流派,讓學生多看一些不同風格的素描作品,結合欣賞也可以講講素描與其它畫種,素描與學生選擇的專業、素描與將來從事教學等方面的關系,讓學生開拓眼界,同時強調“修行在個人”,努力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促使他們對自己的造型能力作進一步追求。這時老師布置速寫作業,明確提出可以根據自己的感受,采用不同工具,運用不同方法來作畫。這樣做教師可以進一步掌握學生的興趣和追求,并且鼓勵他們對藝術進行探索。經過這樣一個階段的練習,在素描作品中也就自然而然地改變了教學初期全班學生干篇一律的現象。
二、概括與深入
在素描教學中,寫生的要求是如實地藝術地再現對象。我在教學中著重引導學生運用整體與局部相結合的觀察方法,在表現上主要強調概括與深入相結合的藝術手段。
一般講“深入”就是畫得精細,“概括”就是畫得單純。但這不是深入與概括的全部涵義。我認為“深入”是要求能認識和表現出物象的表象與本質,形體與結構等正確關系,“概括”也不是簡單化,而是一種藝術取舍,是削弱次要部分,強調突出主要部分,是在深入的基礎上進行藝術概括。這樣達到的單純才富有表現力。同樣在概括的基礎上進行深入才富有整體感。因此正確理解和處理概括與深入的問題是素描教學中的關鍵。我在素描教學中始終抓住這個關鍵,在認識上引導學生整體觀察,在藝術表現上要求概括而深入。在表現形體過程中我一般指導學生從作畫開始,就要把握住對象的整體,來進行概括。例如:畫頭像,在對對象作詳細觀察之后,先免去細節,抓住大體動勢,把頭部概括地當作卵形來觀察和表現,然后用簡單的線條決定顏面部與顱頂的大體關系和眼、鼻、嘴的位置,然后逐步深入。這些用以概括的線條,必須是基本正確的能表現出形體的簡化形,否則轉入細部的刻劃,會導致錯誤而失敗。對不同的頭形與動勢,可以用不同的卵形概括,也可以圓形、方形、三角形等幾何形,這完全根據對象的特點來決定。在明暗的處理上,也需要注意概括與深入的問題。有些學生在深入中越畫越黑,其主要原因就是企圖畫出對象種種細微層次,結果事與愿違。教師應當指導學生明確,自然界物象的色調是可以無限地分下去的,但對繪畫來說,并無必要,也不可能。而且畫得一模一樣的也不是繪畫的根本要求。素描主要根據形體結構,概括成有限的必要的色調層次,通過比較,調整好明部、暗部、灰色、高光等層次關系。哪些地方應當加強,哪些地方應當削弱,這是素描練習的重要方面。在教學中用幾何形體上的色調層次,來啟發學生概括同一側面的色調和區別其他面的色調,通過明暗對比搞好整體色調關系。只有這樣才能把握住明暗、黑白、虛實等關系。
當學生作業層層深入畫到最后階段,教師仍然需要提醒學生進行整體調整,不能忘記概括。例如,為了畫出空間,就必須對深處形體進行概括,這樣來突出前面的形體。為了表現頭部,對衣領、頸子也必須處理得概括些,否則不能突出面部的深入與概括是互相依賴,互相襯托的。沒有概括,也就無所謂深入。在作畫時要注意深入要恰當,概括也要,恰當,同時兩者要協調,把明部刻劃得深入細致,而暗部卻畫成平涂一片,結果明暗脫節,這就破壞了畫面的整體性、立體性。因此,概括到空洞無物時,必然破壞了深入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