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葉圣陶是我國偉大的教育家,其教學思想在教育界是一大瑰寶,值得后人受用。其作文教育思想內容豐富,我們在各篇文章中隨處可見,值得我們從中借鑒。其中他主張學生要寫出自己的真實生活,講真話,做真人。我是一名中學生,以下是我站在中學生的立場對其進行的學習心得。
關鍵詞:葉圣陶;作文思想;中學生;寫作;啟示
從當前的教育發展狀況來看,很多學生將寫作看作是學習上的一大攔路虎,一遇到作文,就會出現“無話可說”,其實作文不是用來阻攔學生的學習,反而是幫助學生更加清醒地認識一些社會現象,從每次的考試中,我們可以看出,中學生的作文更加傾向于漫畫作文,而漫畫中的內容是對現實生活中的一些社會現象的真實反映,這是回歸生活的一大趨勢,所以我們更應該從生活的角度來寫作文,作文這個模塊并沒有固定的答卷,更重要的是抒發己見,用自己的正能量來引導社會的正方向。
一、綜述葉圣陶作文教學思想
葉圣陶老先生是一位值得我們每個人尊敬的教育家,最近我拜讀了他的很多作品,對他的作文教學思想有所了解:
1.作文“是生活中間的一個項目”,“是應付實際需要的一件事情”
自隋唐以來,我國開啟了科舉考試的時代,學者往往以一紙文章而飛黃騰達,可見寫作的重要性,但是在歷史的后來發展軌跡中,八股文給學者帶來很大的迫害,可見固定的寫作框架限制了學生們的思想,致使文章千篇一律,難以選拔到真正的人才。而葉圣陶的寫作思想更多的提倡我們把它當做一件小事,如同我們的生活之需,這在很大程度上減弱了學生對文章的畏懼感,讓學生更加輕松自由灑潑文墨,一展文采。
2.寫真實的自己的話
在課堂上,老師經常教育我們要在文章中流露真實情感,這樣更加能夠打動人。葉圣陶先生主張寫真實的自己的話,其一,要忠實于自己的實際生活,其二要求作者的寫作態度誠懇、真誠。很多學生覺得作文題材不夠,以至于東拼西湊,這寫出來的文章反而會雜亂無章,更是給讀者一種平淡無奇、枯燥乏味之感。我們每個人自幼都生活在社會這個大集體中,很多事情耳濡目染,只要我們稍加留意,便可以成為我們寫作的題材,但是取材內容要積極樂觀,所以我們在生活中要做一個正能量的人,這樣子我們的生活才會充滿正能量。寫作如同做人,踏踏實實做事,老老實實做人。
3.明確作文與閱讀、說話的關系
(1)作文與說話的關系
首先我們要怎么說話就怎么寫,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其屬于我們每個人的真情實感,使我們內心真正想說的話,不會出現無話可說的,并且融入了我們每個人的真實情感,再者這樣子可以使一篇文章讀起來順暢,這也是幫助我們減少語病的方法之一。
(2)作文與閱讀的關系
閱讀是寫作的基礎,閱讀的目的不是為了模仿寫作,而是為了內化知識,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我們在廣泛閱讀的過程中,會不知不覺地領悟到文章的寫作手法、寫作的情感基調,這些不是教師教學可以實現的,最主要的是學生們的“學”,長時間堅持閱讀,會不斷提升學生的寫作技巧。
4.作文無定法
教師在教學中不要刻意限制學生的寫作方法,因為寫作本無法,寫作是學生們抒發情感,自抒己見的載體,寫作并沒有什么真正意義上的方法,反而我們要衷于作者本人,讓學生自己自由發揮,打動自己才可能打動別人,文章的最終目的是感染別人,寫作不講究過程而是注重結果。
5.修改的優先權屬于作文本人
葉圣陶先生主張修改權優先于作者本人,這是培養學生自我反省、自我修改的能力,這對學生將會受用終生,在實際生活中每個人都會犯錯,知錯能改善莫大焉,改正錯誤是取得進步的重要途徑,只有發現錯誤、改正錯誤,才有可能實現完美。
二、葉圣陶作文教學思想對中學生寫作的啟示
我通過學習葉圣陶老先生的寫作教學思想,我對寫作有了一個新的感悟。寫作不再是我學習中的一大苦惱,反而我開始喜歡寫作,首先我們要善于走入生活,善于發現生活中的美,然后用自己手中的筆將這種美勾勒出來,讓更多的人發現這份美;其次,廣泛閱讀一些積極上升的書,感受作者的精美語言,領悟作者傳達出的一些情感,然后與自己的情感相比,進而實現升華;再者,不要拘泥平時的作文模式,在寫作的時候,拋棄頭腦中的條條框框,衷于自己的真情實感;此外,在寫完之后善于閱讀自己的文章,然后進行修改,在不斷地修改中,完善自己的作文;最后,要用自己的真情實感打動自己,,只有打動了自己,才可能打動別人。
三、結束語
學無止境,寫作不可能一蹴而就,更重要的是長時間的積攢的過程。葉圣陶是值得我們每個人尊敬的大教育家,我們應該虛心向他學習,不斷壯大我們的成長之路,幫助我們在今后的學習生涯中能夠越走越遠、越走越好,通過每一次的學習之旅,我們都會有或多或少的收獲,我會將每一份收獲用于自己的學習和生活中,以此來幫助我取得更優異的成績。
參考文獻:
[1]劉增人,馮光廉;《葉圣陶研究資料》[M];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1988年.
[2]任衍立,孟繁兵;《論葉圣陶早期中學教育》[J];中小學教育;1999年2月.
[3]顧振彪;《如何根除學生作文中的假話》[J];中學語文教學;1999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