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即指在看中讀,在讀中看。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關系到每位語文教師語文教學的成功與否,因此,教師要重視和加強語文的閱讀教學。新的《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小學生要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傳統的閱讀法曾一度被老師和學生所親睞,其結果是老師教學生在“讀書”,而不是在“看書”。伴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新的教學理念開始滲透到語文老師的執教思維中,“快速閱讀”以其講究高效率,符合人的思維特征,節省視力和腦力,有利于記憶,受到師生們的極力推崇。作為學生快速閱讀的引路人——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快速閱讀的教學。
一、多角度、多途徑去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人們所有行為的內在動力,也是人產生活動行為的意識源。快速閱讀作為一種高效率的閱讀形式,同樣需要興趣的助推力。在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盡可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最大的閱讀量?
1.教師應有較高的業務素質
教師要具有極其淵博的文學知識,讓學生意識到學習是永無止境的。教師還要對學生要閱讀的內容有較強的駕馭能力,隨時應對學生的疑問,果斷地答疑解惑。
2.導語設計要精心,閱讀問題要巧設
要想讓學生能快速閱讀,導語的“導入”作用切不能忽視,它可以把學生快速地帶進閱讀內容的情境中。如:進行《陶罐和鐵罐》一課的快速閱讀時,給學生布置了以下問題。“從課文中找出描寫陶罐和鐵罐動作、神態的詞句,從中看出陶罐和鐵罐有什么不同?”“從神態、動作的描寫中你明白了什么?”問題的設計,大大節省了學生閱讀的時間,縮短了閱讀的繁瑣過程,輕輕松松地完成閱讀任務。
3.讓形式多樣的活動助推閱讀能力的培養。如:搜集與閱讀內容相關的資料;小組合作探究;扮演角色等,通過活動地開展,滿足了學生快速閱讀優越性的表現欲望,讓學生易動的天性得到充分地釋放,達到快速閱讀的目的。
二、提高閱讀的速度
快速閱讀是一種“眼腦直映”式的閱讀形式,它是將書面的文字信息對眼睛產生光學刺激之后所產生的整體文字圖像,直接傳送到右腦,以圖像的形式記憶住,之后再由大腦將文字圖像解析出來的閱讀形式。閱讀的方法決定著閱讀的速度。
1.在閱讀中選擇文本
這是快速閱讀的一種形式,這種閱讀方法用來讀文章里的部分章節。教師應讓學生全文有了整體感知,再把閱讀的注意力集中到所要闡述的章節上。如:進行《趙州橋》一課教學時,我讓學生找出文中的過渡句,學生已經了解了課文內容,他就不必從頭到尾地逐句逐段的去找了,眼睛會直接定格到相關的段落,把精力放在主要的段落中,這樣,閱讀的速度就會顯著提升。
2.在閱讀中質疑
這種閱讀方法,就是在閱讀時,有目的、有意識地設計問題質疑,然后讓學生從文章中尋求答案。這種方法為更多的老師所掌握。如:進行《富饒的西沙群島》一課教學時,可以設計出以下問題:“富饒”是什么意思?課文從哪幾個方面寫出了西沙群島的富饒?又是課文中的哪些語句讓你感到西沙群島的富饒?課文的結構方式是什么等問題,學生在閱讀時,大腦的注意力便會集中,帶著問題迅速從文中找出答案。
3.閱讀中音讀變意讀
音讀是學生常用的閱讀方法,逐字、逐句、逐段地去讀,對閱讀的內容雖有了詳細了解,可卻超支了時間。用意讀法去閱讀,文字符號就可以不經過聲音這一媒介而通過視覺直接反映到中樞神經,形成整體反映某一概念。
三、培養學生的良好的閱讀習慣
1.集中注意力
在閱讀的過程中,如果學生的注意力時而集中,時而分散,那他在閱讀時就會干到枯燥無味,對閱讀的完了內容記憶中只會知之甚少,甚至不會留下一點蛛絲馬跡,浪費了時間,耗費了精力一場空。相反的,集中注意力,則會使其的月度目標更明朗,閱讀的興趣會顯著增強,尤其遇到難懂的而又枯燥無味的內容時,更應加倍集中注意力,學生便會享受到“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由此,閱讀時集中注意力是多么的重要。
2.采用多種形式的閱讀
由于課文的題材、內容、篇幅長短各不相同,因此,可引導學生采用形式多樣的閱讀。如:重點比較集中的課文可以把注意力放在重點段上去選讀;脈絡比較清晰的課文可抓住關鍵的句子或詞語去理解;對于篇幅較長的課文,在學生感知了全文的內容后可以適當采用跳讀的方法,即把與問題無關的內容跳躍過去,目標直擊問題答案的章節。即使在同一篇文章中,不同章節亦可以采用不同的閱讀形式來提高閱讀的速度。
3.擴大視野角度和范圍
傳統的閱讀方法停留在逐字去讀上,眼球更多的時間處于橫向掃描,往往事倍功半。快速閱讀應使學生眼球在閱讀時不停地上下、左右、斜線移動,一目十行,把握字詞句段的意思。
四、要重視學生快速閱讀能力的培養
《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小學生應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為此,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訓練學生快速閱讀,培養學生的快速閱讀能力,目的在于讓學生對課上所要閱讀的內容理解的基礎上找到自信,饒有興趣地投入到對課外讀物的閱讀中。作為語文教師,要時刻牢記“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句話的真諦。在快速閱讀的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快速閱讀能力可以從以下幾步進行。
1.把簡單的字、詞、句、圖片作為培養快速閱讀能力的切入點
小學生的閱讀大多數采用傳統閱讀方法,逐字逐句消耗時間。從傳統閱讀轉變到快速閱讀,不能一蹴而就。因為快速閱讀對小學生而言是處于起步階段。作為老師,可以把握住字、詞、句、圖片,因勢利導。
2.解答問題要設定時間
學生對字、詞、句、圖片有了一定的理解,此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自己試著進行快速閱讀地訓練。由于學生還是初試,還要有老師的輔助和指導。老師可以根據閱讀的內容的特點設計一些有助于學生快速閱讀的問題,讓他們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解疑。
3.速讀中把握文章的主旨
學生全面了解了閱讀內容之后,為鞏固其閱讀成果,教師可回過頭來再要求學生去快速精讀突出文章主旨的章節,做到眼到、手到、心到。讓學生在快速閱讀中學會獨立思考,提高閱讀效率。
快速閱讀是提高閱讀效益,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有效方法。它不僅為學生涉獵課外讀物,開闊視野,啟迪思維,增長知識,打開方便之門,而且為語文教學適應改革的需要添上了翅膀,實踐證明,它是優化語文教學的重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