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文教學是“聽”、“說”、“讀”、“寫”綜合能力的培養。筆者試結合自己的語文教學實際,談談對于作文描寫教學中關于“多形式細節描寫”的思考。要將細節描寫落到實處,這就需要我們有一套綜合、有效的訓練模式:指導學生尋找素材的方法;上好幾堂輔導課;課堂中積極滲透“細節描寫”的賞讀;積極練好隨筆;開放作文展示平臺等。
關鍵詞:指導尋找素材的方法;幾堂輔導課;課堂“細節描寫”的賞讀;練好隨筆;作文展示平臺等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和發展”,而“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語文教學是“聽”、“說”、“讀”、“寫”綜合能力的培養。疏忽其中的任何一個方面,這樣的教學都是不完整的。然而在實際工作中如何去權衡這方方面面,特別是作文教學,對于這樣一個古老而又日益求新的教學領域,每一位語文老師都在積極尋找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然而,參差不齊的學習水平,新課程大膽、開放型的綜合性學習模式,讓眾多老師把握不住作文的方向,缺少規范、系統的教學方式,因而也就忽略了對作文輔導的深入探究。
在農村中學,由于諸多因素制約,學生作文能力較差,所寫的文章缺乏深度,結構混亂,更是缺乏富有感染力的細節描寫,所呈現的多是流水賬。而要使之改變,需要諸多方面的齊心協力,作為一個教者,我認為不妨先在細節描寫中大下功夫,因為一旦有了較為生動的描寫,文章才不顯枯燥,語言才會靈動,才會讓人覺得有可讀性。筆者試結合自己的語文教學實際,談談對于“多形式細節描寫”的思考。
一、明確“細節描寫”之重要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多角度地觀察生活,發現生活的豐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創意地表達。”“運用聯想和想象,豐富表達的內容。”由此可見,一篇好的作文必須是內容豐富的,能抓住人與物的特征的,能表達真情實感的,這就必然要求我們能進行細致入微的細節描寫,將描寫絲絲入扣,筆筆生動,給人以深刻的印象
細節描寫是指對人物某些細小的舉止行動或對細微事物的描寫。也有人把不為人注意的自然環境描寫和社會環境描寫視作細節描寫。它著眼于細小,卻是刻畫人物形象、推動事件發展、烘托文章主題的重要手段,是優秀記敘文和文學作品不可或缺的部分。
二、探究“多形式細節描寫”教學的方法,形成一套操作性強,實用性強的教學方法
(一)指導學生尋找素材的方法
素材的尋找是進行作文細節描寫的前提,如何引導學生尋找素材是作文教學的一個重要內容。
1.指導學生關注生活細節。
要使得描寫生動形象,在觀察事物過程中,我們要調動自己的各種感官,對事物作非常細致的觀察。寫人是這樣,寫景、狀物也是如此,我們要通過仔細的觀察把握住景物的特征和變化(從聲、形、色、味多角度去觀察)。
2.學生作文也是不錯的素材
平日里,每位教師都會布置一定量的作文,那么,我們就可以在修改中大做文章。文章中,那些人物,景物或場面的描寫,很多時候會呈現枯燥的文字,缺乏生動的描寫和細致入微的刻畫,使得形象不夠鮮明,感染力不夠。那便是我們練習的契機。
(二)上好幾堂輔導課
1.幾堂技法輔導課:
教師首先要給學生寫作的摹本,或者說是方向,讓學生明白怎樣的文章才是好文章,怎樣的描寫才是出色的,并交給他們一定的方法。本人在作文教學中就怎樣寫好人物的語言、神態及外貌、動作做了專項輔導,讓學生對人物描寫有了一個全面的認識,收效是比較理想的。
歸納語言描寫、神態描寫的注意點:語言描寫應注意以下幾方面: 要有必要的交待,如什么人談話及他們之間的關系等; 要根據需要恰當運用直接引用與轉述; 人物語言要切合人物身份,年齡職業、性別;力求生動、精煉、形象。 神態描寫:神態描寫要表現人物性格特征 ;要集中筆墨,要面面俱到;要注意細致觀察,用心揣摩。
2.幾堂作文修改輔導課
在幾堂課的積累,交給學生一定的寫作技法后,接下來就得轉向綜合的實踐。具體操作步驟可以由以下幾步:⑴課前布置一片段的主題,并讓學生寫作完成。⑵給出一典型文章,大家點評。⑶出示一優秀范例。讓學生品讀,欣賞,在此基礎上對之前的典型文章進行再修改。⑷最后請學生修改自己的文章。這樣的幾個步驟,能讓學生進一步明了怎樣的描寫才出色的,該怎樣修改自己的文章,學生大都有話可寫,而且素材也呈現了豐富性。
幾堂作文課給了學生一個可以模仿,點亮思維的作用,學生大都有話可寫,而且素材也呈現了豐富性。在寫作中我不斷提醒學生注意細節,抓住重點,以上兩篇質量較高,細節描寫落實也較好。
3.平日的輔導,始終貫穿
在平時的講評作文中,我也會重視對細節描寫技法的指導,如:(1)引導學生合理聯想。文章是講究藝術的,可以在真實的基礎上做藝術的加工。比如:我們既要觀察說話人的神態,語氣等,我們也要揣摩他的心理,諸如此類等等。(2)詳略有致。細節,從塑造人物形象,表現生活的真實的實際需要出發,有時可以寫得詳細,有時可以寫得簡略。有時有致的細節安排,才使故事懸念迭生,情節波瀾起伏,人物性格鮮明生動。
(三)課堂中積極滲透“細節描寫”的賞讀
在拜讀了陳秋燕的論文《細節讓作品開出更美的花》后,我深刻地意識到,要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僅靠幾堂作文輔導課是遠遠不夠的,課堂上對文本的深入解讀才是起到細水長流、潛移默化的作用,于是,我將課備得更細致,更加重視學生對語言文字的認識、賞析。
中學課本選了許多文質兼美的文學名篇。其中精彩的細節描寫絲絲入扣,筆筆生動,給人的印象深刻。能喚起學生的美好回憶,能讓他們體驗細節描寫給文學作品帶來的恒久魅力,因此在教學中我們得認真落實對于細節的賞析。
(四)積極練好隨筆
學生對于細節描寫的把握,并非是一蹴而就的事,這需要不斷的指導,更需要不斷的練習。于是我們必須要求學生寫些隨筆,練筆中要突出對細節的描寫。對于好的片段教師要及時表揚;也可及時在“作文展示平臺”上展出,促進大家的交流、學習。
(五)開放作文展示平臺
為了調動學生的寫作熱情,也為了學生之間更好的交流,我開放了作文展示平臺。其實也就是十分簡單的地在教室的后方用漂亮的彩紙布置一下,并讓畫畫水平比較高的學生給美化一下。適時找出一個好的描寫片段,將它們粘貼上去。并在旁邊留有余地讓其他學生寫點讀后感或修改意見。如此一來,這里也聚了不少人氣,好文共賞,共同切磋,也不亦樂乎。
參考文獻:
[1]《嘉圖期刊網》的《寫作指導》,2009年7月.
[2]《中學作文教學研究》2009年8月.
[3]《中學語文通訊》2009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