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評價課堂教學的成功與否,已經從過去關注教師的“教”轉向關注學生的“學”。如何上好一節小學數學課,很多人都會覺得特別簡單,沒有談論的必要。如果你也是這樣想的,那你就大錯特錯了。別小看一節小學數學科,里面的奧妙可深著呢?課堂是教學的靈魂,上好一堂好的小學數學課是一個數學老師畢生的追求。當然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面對不同的年級,不同的學生群體,使用的方法也是不同的。在這里我也將自己的教學經驗和所得給各位分享一下,希望對各位有所啟發。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材
好的小學數學課與課下老師的備課緊密相連,俗話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這話說的一點都不夸張。首先就是備課,其次教案的編寫。
一、備課(三備):鉆研教材、了解學生、設計教法
(一)鉆研教材,教師就應該鉆研全冊教材,領會編輯意圖,熟悉知識范圍;明確各個單元的目的要求以及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同時掌握重點,分清主次,作出課時劃分。明確教材的邏輯系統,知道它是在什么基礎上被提出來的,它又能為后面的哪些教材作好準備。如果備一節,講一節,不僅不能全面掌握教材的編排體系,更不能貫穿教材的內在聯系。因此,鉆研教材是掌握知識系統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
(二)了解學生,教師要了解學生必須分析學生的年齡特點,興趣愛好,性格特點,生活習慣,家庭自然狀況,學習態度、學習能力,身體狀況等。教師通過對學生的了解和分析,從中發現問題,掌握學生階段性的和暫時性的生理和心理的變化,從而能夠把握學生某一階段和某一時期、甚至某一時刻的興奮中心和興奮點,因材施教。
(三)教師在熟悉教材、了解學生的基礎上,還要進一步研究教法。因為只有通過恰當的方法把學生教會,才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要從實際出發,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還要創造新的教學方法,以適應時代的要求。
二、教案的編寫
(一)明確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即這一節課所講的內容。好課必須在教學內容上下最大的功夫,要注意教學內容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使其產生興趣、迷惑、求解的問題,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落實教學的三維目標
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核心和靈魂,要按照課程改革的要求做到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目標的內在統一,備課與上課時,不能只考慮“知識目標”,眼中只有“知識點”,而應充分挖掘教學內容中蘊含的,并且要重“過程”與“方法”的設計,最后達到數學課和生活實際相聯系,讓學生感覺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從而讓學生愛上數學課。
(三)把握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就是學生必須掌握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如意義、法則、性質、計算方法還包括數量關系、解決問題的策略等 。
教學難點,一般指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說是理解和掌握起來感覺比較困難的關鍵性的知識點或容易出現混淆、錯誤的問題。
一堂課上的好不好,關鍵看教師是否正確地講解了教材的基本內容,是否突破了教材的重點及解決了教材的難點,使學生真正地理解和掌握了教材的基本知識。教師在教學中能否抓住重點、突破難點,是做好教學工作的基本條件,也是教師能力的表現。
(四)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時引發學習興趣。導人新課是一節課的重要環節,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為此,我經常從教材的特點出發,通過組織有趣的小游戲,講述生動的小故事,或提出一個激起思維的數學問題等方法導入新課。
2.講授新課時保持學習興趣。學習本身就是一項艱苦的腦力勞動。在學習過程中,既需要學生的自身努力,也需要對學習過程產生興趣。即變“苦學”為“樂學”,變“要我學”為“我要學”。為了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我的做法是:(l)重視運用教具、學具和電化教學手段,讓學生的多種感官都參與到教學活動之中。(2)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學習。(3)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通過富有啟發性的問題,通過組織學生相互交流,通過讓學生不斷體驗到成功的歡樂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
3.鞏固練習時提高學習興趣。鞏固練習是幫助學生掌握新知、形成技能、發展智力、培養能力的重要手段。心理實驗表明:學生經過近30分鐘的緊張學習之后,注意力已經渡過了最佳時期。此時,學生易疲勞,學習興趣降低,學困生的表現尤為明顯。為了保持較好的學習狀態,提高學生的練習興趣;除了注意練習的目的性、典型性、層次性和針對性以外,我們還要特別注意練習形式的設計。
(五)教學反思
任何一堂課,教學反思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當你課后反思的時候,總會覺得有一些不足和遺憾。而你的教學藝術水平正是在不斷解決不足和遺憾的過程中得到了提升。所以有人說,“教學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
教學準備完成后,進入的就是教學階段。教案中的教學過程部分已明確教學的主要內容和環節。教學過程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起主導作用。
1.教學要為學生創設學習情境,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小學數學教學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小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
2.教師在課堂上要提出富有挑戰性的、可引發思維的問題,學生是知識的主動建構者,通過自主的知識建構活動,學生的創造力、潛力得以開發,情感、態度、價值觀得到陶冶,個性得以張揚。學生對知識的建構,必須要與學生原有的認識有較高水平,引起思維的碰撞。
3.教學要以學生為中心學生是課堂的主體,老師是數學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數學新課程提倡在課堂上,生與生師與生之間交往互動、共同發展。
4.課堂上應多討論、合作、交流討論、合作是學生商討、分工完成學習任務的手段,而交流則促進學生智慧(成果)共享。
5.讓課堂教學充滿活力,使學生真正得到發展。《課標》指出:學生的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主動的、富有個性的過程,如何讓課堂充滿活力,使學生得到發展。教師要讓學生腦子里有問題,再去思考,這就是培養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以上就是我對于如何上好一節小學數學課的一些所感、所得,微不足道的經驗,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淺談如何上好一堂小學數學課 于洪燦 《學周刊》.